近年來中國紅棗產量呈現出總體增長的趨勢,也伴隨著一定的波動,主要受到氣候條件、種植技術、市場需求和政策引導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特別是近年來,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和紅棗種植結構的優化,紅棗的產量和質量均得到了顯著提升。到2022年,中國紅棗產量達到747.24萬噸,這一數據表明紅棗產業依然保持著穩健的發展態勢??紤]到氣候變化、市場競爭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預計未來幾年紅棗產量的短期趨勢可能會出現小幅波動。
近年來,受氣候變化、種植技術改進以及市場需求波動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西瓜產量和種植面積呈現了一定的波動。具體而言,2022年我國西瓜產量達到6302.31萬噸,種植面積則為1484.82萬畝,顯示出西瓜產業仍維持著較高的生產規模。未來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和農業政策的優化,預計西瓜產量將保持穩定增長,種植面積可能會根據市場需求和種植效益的變化而有所調整。同時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品質要求的提高,西瓜種植結構可能會進一步優化,以滿足市場多元化的需求。
云南三七以其獨特的生長環境和精細的加工工藝,保證了其獨特的藥效和品質,贏得了國內外市場的廣泛認可。云南省三七種植現狀而言,從2018年到2022年的數據可以看出,雖然在地面積在2022年略有回升,但采收面積從2019年的峰值逐年減少,至2022年僅為4.9萬畝,同時產量也從2019年的高點19676噸下降至9729噸。
黃芪分為綿芪和鐵芪兩種,在市場上為主流商品,市場長期收購。黃芪作為中藥材大宗品種之一,年需量近7萬噸。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們對健康養生方面的注重,市場消耗端對黃芪的需求整體趨向穩步增加。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黃芪產量和需求量分別為7.81萬噸和7.34萬噸,市場規模達15.78億元,較2021年增長3.2%。
隨著國內外市場對中藥材需求的增加,岷縣的當歸種植戶積極擴大種植面積,同時采用先進的農業技術提高產量。具體來看,從2015年到2020年,當歸的產量和種植面積均穩步增長,盡管期間有所波動,但整體趨勢向上。特別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當歸的產量和種植面積均出現顯著增長,主要歸因于當年種植面積的大幅提升,從17.746萬畝猛增到31萬畝。進入2022年,盡管種植面積略有減少,但當歸產量仍保持增長態勢,達到5.76萬噸,種植面積穩定在28.38萬畝。
金針菇以其菇蓋滑嫩、柄脆、營養豐富、味美適口而著稱于世,特別是火鍋、麻辣燙和涼拌菜的上好食材,我國栽培金針菇的歷史悠久,北起黑龍江,南至云南,東起江蘇,西至新疆都適合金針菇生長,是我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中技術最完善的品種之一,但近兩年我國金針菇產量有所下滑,據中國食用菌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金針菇產量共計完成202.54萬噸,同比減少5.61%。
2023年我國冬蟲夏草出口量達2.83噸,出口額達4736.29萬美元,出口均價達1676.56萬美元/噸,從出口目的地來看,我國冬蟲夏草主要出口至日本、新加坡、中國澳門、泰國、新西蘭、美國、加拿大等地。
艾草因特有的藥用、保健價值,在“治未病”中醫保健文化影響下,艾茶、艾皂、艾絨、艾條、精油、艾灸貼等艾制品近年來市場需求大幅攀升,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3年我國艾草(干)市場規模達9.12億元,同比增長11.36%。
2022年4月份生姜種植開始以來,主產區極端天氣較多,導致生姜單產普遍減少。主產區姜苗整體長勢不佳,比如山東安丘姜苗生長過程中出現缺苗現象,老小苗、烤苗現象也時有發生。同時由于種植利潤虧損,種植戶種植投入、管理也不及往年,疊加強降雨也導致主產區部分姜地積水成澇,部分地塊絕產,同時也增加了姜苗得爛脖病及根腐病的概率。以上因素導致去年新季產量減少超出前期預期,減產幅度明顯。2022年國內生姜市場產量為617萬噸。
我國煙葉行業近年來發展呈現一定波動,數據顯示,2011年至2022年間,煙葉總產量雖有起伏,但整體呈下降趨勢,2022年產量為218.8萬噸。其中烤煙葉產量也呈現相似趨勢,2022年產量為208萬噸,主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政策調控對煙葉行業的影響顯著,國家為控制煙草消費、保障人民健康,實施了一系列嚴格的煙草控制政策,限制了煙葉的生產和銷售。其次市場需求的變化也影響了煙葉行業的發展。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煙草消費逐漸減少,導致煙葉市場需求下降。
我國對于灰樹花的馴化栽培起步較早,近幾年隨著人們對其藥用價值的認知不斷提高,產業逐步發展壯大,產量快速增長,2022年我國灰樹花產量達4.87萬噸,同比增長4.26%,目前,我國灰樹花產區主要集中在河北、浙江、湖南等地,2022年上述三省占比超80%,其中,河北占比高達47.6%。
2023年中國鱷梨進出口貿易總量為6.56萬噸,其中,進口量為65626.96噸、出口量為3.87噸;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51億美元,其中,進口金額為15130.2萬美元、出口金額為0.73萬美元。
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1-2月,我國西洋參進口總數量達1212.91噸,同比增長10.47%;行業進口總額達1996.78萬美元,同比增長34.68%。
2021年受北方天氣原因等原因影響,葵花籽產量繼續下滑,僅215.4萬噸,同比下降16.2%。2022年中國葵花籽行業產量約為190萬噸。
數據顯示,2022年產量約為590.06萬噸,同比增長9.2%,需求量約為582.05萬噸,同比增長9.8%。
我國開心果產量在2011至2022年間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尤其自2014年起,年產量均保持在7萬噸以上。至2022年,開心果產量已達到8.17萬噸,反映了我國開心果產業的蓬勃發展,主要得益于技術進步、種植規模擴大以及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