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中國鱷梨進出口貿易總量為6.56萬噸,其中,進口量為65626.96噸、出口量為3.87噸;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51億美元,其中,進口金額為15130.2萬美元、出口金額為0.73萬美元。與2015年相比,中國鱷梨進出口貿易總量增長了4.96萬噸,增幅約為310.47%,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9.31%;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長了1.06億美元,增幅約為234.99%,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6.31%。整體來看,2019年至2023年,中國鱷梨進出口貿易單價均呈下降趨勢。
一、行業定義
鱷梨也稱牛油果、油梨、酪梨、幸福果,為樟棵鱷梨屬常綠喬木。其果實大小不一,形態包括梨形、卵形和球形,青綠色或紅棕色,外果皮比較堅硬,外觀墨綠色或者黑色,表面凹凸不平,類似鱷魚的皮膚,故取名鱷梨。兼具果、糧、油性質,營養價值高,有著“森林奶油”的稱號,原產于拉丁美洲,是一種重要的熱帶、亞熱帶水果。
牛油果常見品種
二、行業政策
近幾年國家對農業的發展改革推行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如《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2023-2030年)》等,提出要推進農業加快改革創新,構建依托強大國內市場的新發展格局,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農葉經濟體系優化升級。目前鱷梨作為小品種熱帶果樹,政府對鱷梨產業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相應政策支持。
三、行業壁壘
1、資金壁壘
鱷梨產業涵蓋了從種植、采摘、加工到銷售的完整鏈條,每個環節都伴隨著顯著的資金投入。在種植階段,鱷梨的栽培需要大面積的土地作為生長基礎,這不僅是購買或租賃土地的成本,還包括土地的改良與整理費用。同時,鱷梨的生長對水源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水源的獲取、儲存和灌溉設施的建設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此外,農業設備的購置和維護,如拖拉機、收割機等,也是種植過程中的必要投入。鱷梨樹的生長周期較長,這意味著從種植到果實成熟需要長時間的等待。在這一過程中,為了確保果樹的健康成長和高產,種植者需要進行定期的養護工作,如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等,這些都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
2、技術壁壘
鱷梨的種植技術,作為行業進入的關鍵因素,涵蓋了多個專業技術層面。在種植環節,土壤管理尤為關鍵,涉及土壤改良、肥力提升以及酸堿度調節等多個方面,以確保鱷梨樹能在最佳的生長環境中茁壯成長。病蟲害防治同樣是種植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種植者需要掌握病蟲害的識別與防治方法,以確保果樹健康,避免產量損失。此外,果實品質提升技術也至關重要,通過科學的施肥、灌溉和修剪等手段,能夠提升鱷梨的口感、色澤和營養價值,從而增強市場競爭力。
3、市場壁壘
鱷梨市場呈現出激烈的競爭態勢,新進入者無疑需要應對來自現有企業的強大競爭壓力。在這個市場中,各大企業紛紛通過優化種植技術、提升加工效率、加強市場營銷等手段來鞏固自身地位并拓展市場份額。對于新進入者而言,要在這樣的環境下站穩腳跟并非易事。與此同時,消費者對于鱷梨的品質和口感要求日益提高。他們不僅關注鱷梨的外觀、口感和營養價值,還對其新鮮度、安全性等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因此,新進入者必須致力于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水平,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四、產業鏈
鱷梨產業鏈涵蓋了從種植、加工到銷售等多個環節。上游環節主要包括種植原料和種植戶。種植原料如種苗、化肥、農藥和營養補充劑等,是鱷梨生長和品質保障的基礎。種植戶則負責在適宜的土壤和氣候條件下進行鱷梨的種植和管理,包括土地選擇、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等工作。他們的努力直接影響到鱷梨的產量和品質,是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中游環節則主要關注鱷梨的加工和包裝。加工企業負責將采摘下來的鱷梨進行清洗、切割、去皮去核等處理,制成各種產品,如鱷梨泥、鱷梨醬、鱷梨干等。下游環節則是銷售渠道和終端用戶。銷售渠道包括線下大型商超、水果店以及線上生鮮電商和零售電商等,這些渠道將鱷梨產品傳遞給消費者。終端用戶則是最終購買和食用鱷梨的消費者,他們的需求和偏好直接影響著鱷梨市場的規模和發展方向。
















五、行業現狀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鱷梨進出口貿易總量為6.56萬噸,其中,進口量為65626.96噸、出口量為3.87噸;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51億美元,其中,進口金額為15130.2萬美元、出口金額為0.73萬美元。與2015年相比,中國鱷梨進出口貿易總量增長了4.96萬噸,增幅約為310.47%,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9.31%;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長了1.06億美元,增幅約為234.99%,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6.31%。整體來看,2019年至2023年,中國鱷梨進出口貿易單價均呈下降趨勢。
從進口國家來看,2023年中國從秘魯、智利、肯尼亞、墨西哥、新西蘭、菲律賓、哥倫比亞、美國、越南等9個國家/地區進口鱷梨;中國鱷梨進口金額排名前三的省域依次是上海、廣東、浙江。截至2023年9月,菲律賓、肯尼亞、美國、墨西哥、多米尼加、秘魯、哥倫比亞、智利、新西蘭、坦桑尼亞、南非、委內瑞拉等12個國家/地區獲得中國鮮食鱷梨檢驗檢疫準入資格。此外,澳大利亞、越南也與中國相關部門商議了鱷梨輸華事宜。
六、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我國擁有生產鱷梨適宜的自然條件
我國地域遼闊,不少地區優越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合鱷梨的種植,從多年的引種試栽可以看出,鱷梨可以在我國臺灣、海南、廣東、廣西、福建、云南的大部分地區以及貴州、四川等地的部分亞熱帶山地種植。以云南省為例,孟連縣屬典型南亞熱帶氣候類型,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19.6℃,平均年降水量1373mm,平均年日照時數2048.6h,南河兩岸松紅壤pH值5.5-6.5,排水良好,十分符合鱷梨根系“需要水分但不能積水”的種植要求。經過專家考證,孟連縣獨特的小氣候環境與具有“世界牛油果之都”美譽的墨西哥米卻肯州非常類似,有望發展成為“亞洲牛油果之都”,目前正在努力向著這一目標發展。
(2)鱷梨綜合利用價值廣泛
鱷梨擁有較高的綜合利用價值,包括營養價值、藥用價值、加工價值和經濟價值。鱷梨營養豐富,多含不飽和脂肪酸,極易為人體所吸收,富含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等,且不含膽固醇、含糖量低,是老幼皆宜的高檔水果。鱷梨也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在治療高膽固醇血癥、高血壓、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具有一定的作用。加工利用方面,鱷梨被廣泛應用于化妝品行業,鱷梨脂可作為基質用于護膚霜、防曬乳液、發用制品以及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化妝品中,起到美容與保健的雙重功效。因市場價格較高,鱷梨也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甚至被墨西哥人稱作綠色黃金。
(3)國內鱷梨消費市場廣闊
鱷梨在食品、化妝品、醫藥和保健品行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較大的發展潛力,而我國人口眾多,消費市場廣闊。目前鱷梨在美國、墨西哥等主要生產國受到消費者廣泛青睞,如墨西哥鱷梨的人均消費量在10kg以上,盡管近年來國內對鱷梨的需求不斷增加,鱷梨消費市場日趨火爆,但與食用習慣相對成熟的國家相比,我國人均鱷梨消費量仍處于低位,產品未來的發展潛力仍十分巨大。隨著國內消費者對鱷梨認知度的不斷提升,以及越來越多有消費能力的人更加看重健康并樂于嘗試和接受異國飲食文化,國內水果消費市場對鱷梨的需求必將大幅增長,只要我國鱷梨產業朝著綠色、優質、健康的方向發展,鱷梨產業肯定會擁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和空間。
2、不利因素
(1)單產水平較低
我國鱷梨的單產水平較低且多年來停滯不前,一直在6.30~6.75t/hm2的范圍內波動,但是與此同時,作為世界上頭號鱷梨生產國的墨西哥,其單產水平卻在不斷提升,已達到10.67t/hm2,此外,與世界鱷梨的平均單產水平相比,我國鱷梨的單產水平也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世界鱷梨的平均單產水平達到9.98t/hm2,是當年我國鱷梨單產水平的1.5倍。我國鱷梨的單產水平較低主要是由于國內鱷梨規模化生產還處于起步階段,與墨西哥等鱷梨生產大國相比,我國在生產種植方面還缺乏先進的生產經營經驗,科技支撐水平也有待提高。
(2)產業基礎薄弱
由于我國鱷梨種植規模小、種植時間短、積累經驗少、科技支撐弱等原因,我國鱷梨產業基礎相對較薄弱,鱷梨產業化步伐明顯滯后于市場需求。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其一,我國鱷梨產業還缺乏相關的各類組織和產業協會,鱷梨研究、推廣、服務等方面相關人才短缺;其二,生產、加工、保鮮等技術相對滯后,比如鱷梨在貯藏運輸過程中需要低溫保存,但是由于我國貯藏保鮮技術研究還不成熟,冷鏈設施建設還不完善,離產地越遠,產品品質下降就越多;其三,鱷梨具有較高的加工價值,可加工成多種產品,像化妝品、保健品行業都是收益較高的領域,但是目前國內鱷梨產量較小,且大部分鱷梨都作為水果銷售,鱷梨加工方面發展滯后,仍然以單一的初級產品為主,未形成深加工產業鏈,附加值較低。
(3)消費者接受度不高
與蘋果、柑橘等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并被人所熟知的水果不同,國內消費者對鱷梨的普遍認識和接受度還不夠。主要原因有以下4個方面:其一,我國是蘋果、柑橘等水果的主產國,種植歷史悠久,但是我國本土鱷梨產業起步較晚,產量較低,國內消費者對鱷梨的認識和消費基本始于進口鱷梨;其二,消費者對鱷梨的綜合價值,尤其是對它的營養價值的了解還不夠,還未真正意識到鱷梨的健康益處;其三,國內外飲食習慣差異較大,國外消費者把鱷梨當作輔食,而國內消費者往往把鱷梨看作水果直接食用,其油膩的口感導致消費者不太能接受;其四,鱷梨起初是作為一種進口水果逐漸在國內流行起來,因此,相對其他水果而言,鱷梨更偏向于水果中的高端進口產品,在一些傳統的水果銷售市場較為少見,價格也相對較高,偏離了大多數消費者的消費能力。
七、競爭格局
目前,我國油梨廣泛種植于廣西、海南、廣東、福建、四川、云南、浙江、貴州、湖南等省(區),廣西和海南成為我國重要的油梨生產基地。油梨種植企業有普洱綠銀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牛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其中普洱綠銀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油梨育苗及種植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企業,在普洱市孟連縣建成國際先進水平的油梨種植核心示范園,研究篩選出抗病性強、豐產穩產的油梨砧木品種9個和12個早中晚熟油梨品種。
八、發展趨勢
1、標準化生產,創新鱷梨生產模式
加強鱷梨果園標準化建設,針對鱷梨樹體高大、郁閉程度高等問題,開展整形修剪控制高度,矮化密植,采用肥水一體化灌溉系統,種植效率得到提高,保證產量,降低生產成本,促進提高生產提質增效。嘗試產業多種發展及合作模式,包括“農戶+村委會”“農戶+合作社”“農戶+企業”“農戶+企業+科研單位”“政府+企業+科研單位”“企業+高校+科研單位”“高校+政府+企業+科研單位”等,根據不同地區選擇適宜當地的發展模式,促進產業化。
2、品種優良化,提高果品質量和效益
品種優良化和栽培區域化是品種表現最優化、地區發揮特色化的必要保證。應繼續加強鱷梨產業發展的市場調研,以市場為導向,結合地區生態氣候和區位優勢,根據市場需求實施鱷梨品種優良化,提高果品質量和效益。在品種上,要加強品種培優,加快自主品種的培育和優特新品種的引進,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調整不同熟期鱷梨品種結構配置,應由少數品種占主導向早、中、晚品種搭配方向轉變,實現良種化和品種多元化栽培,延長鮮果供應期。
3、營銷加劇化,消費者認知得到提高
消費者對鱷梨缺乏認識不利于鱷梨在國內市場的推廣,因此,國內鱷梨果產業發展必須從根本上提高國內消費者對鱷梨的認識度和接受度。加強鱷梨的銷售引導和推廣力度,多途徑宣傳鱷梨,科普相關知識,突出鱷梨的營養與保健功能,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鱷梨的健康益處。不斷擴大鱷梨的消費群體,目前一二線城市是鱷梨消費主力,但許多中小城市也具有消費鱷梨的潛力,要不斷挖掘其消費潛力。最后,針對目前鱷梨銷售點少,只在一些高端場所售賣的情況,要依托互聯網和現代科學技術,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銷售流通平臺,拓寬銷售渠道,拓展鱷梨市場影響力。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