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艾草因特有的藥用、保健價值,在“治未病”中醫保健文化影響下,艾茶、艾皂、艾絨、艾條、精油、艾灸貼等艾制品近年來市場需求大幅攀升,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3年我國艾草(干)市場規模達9.12億元,同比增長11.36%。
一、定義及分類
艾草是菊科蒿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具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近年來,隨人們的保健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注重保健、養生,艾草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包括藥用、灸用、食用、日用等領域,按下游應用領域不同,艾草可以分為藥用艾草、灸用艾草、食用艾草等類型。
二、行業政策
1、行業主管部門、監管體制及自律組織
艾草作為中藥材流通與銷售,主管部門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及各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行業自律組織主要包括中國中藥協會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要負責起草食品安全、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草案,擬訂政策規劃,制定部門規章,組織制定、公布國家藥典等藥品和醫療器械標準、分類管理制度并監督實施。
中國中藥協會于2000年12月18日經民政部批準成立,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光英、彭佩云等領導親臨成立大會。是我國中藥行業唯一一家“中國”字頭的全國性社團組織。目前,協會擁有企業會員558家,理事110家,常務理事51家,包括從事中藥材種植養殖、中藥飲片和中成藥生產經營等骨干企業(集團)、中藥科研院所、大專院校、臨床醫療機構、地方醫藥行業協會。71家分支機構服務范圍覆蓋中藥材種子種苗、中藥材種植養殖、中藥飲片、中成藥、藥食同源大健康產品、中西醫臨床醫療機構等,形成了中藥行業的全產業鏈及供應鏈服務體系。
2、行業相關政策
這年來,我國相關部門出臺眾多政策,大力地支持包含艾草在內的民族傳統中藥材產業發展,如:2024年1月,黃岡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黃岡市“我艾健康”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指出: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協調發展,實現艾健康文化扎根黃岡、立足湖北、走向全國。到2025年全市公民艾健康文化素養水平提升至60%,全市公立醫療機構使用艾灸技術全覆蓋,全市新增標準化艾灸館力爭達到300家。
三、發展歷程
我國艾草行業經歷了從傳統到現代的發展過程,在醫藥、保健品、文化傳承等領域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來,我國艾草企業紛紛推出更加便捷、高效的艾草產品,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未來,隨著人們對中醫藥和自然療法的關注增加,艾草行業有望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四、行業壁壘
1、政策準入壁壘
由于藥品的藥效直接影響人民的身體健康,國家在醫藥行業實行嚴格的行業準入政策,從生產經營方面以及藥品質量規范等多方面進行監督。當前我國的中藥材生產和銷售都實行許可證制度,艾草產品的生產、銷售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監管,必須符合國家的藥品監管規定,取得相應的生產許可和銷售許可才能進入艾草市場,因此,新進入企業要面對很高的行業政策壁壘。
2、技術壁壘
合理利用好艾草資源,推出具有高端科技含量的艾草深加工產品是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在一這趨勢下,從艾草優質原產地的選擇,到艾草的種植管理,再到艾草深加工產品種類開發、功效提升、生產技術的研發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業內綜合實力較強的企業會形成一定的技術優勢,從而形成行業內的技術壁壘。
3、品牌壁壘
由于艾草與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密切相關,因而消費者非常關注艾草質量和安全,具有較高知名度的老字號企業、品牌企業更受消費者的信賴。先進入市場的艾草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由于產品療效穩定及產品定位適當等已經培育了一定的忠實客戶,借助用戶的口碑宣傳,形成良好的企業形象,建立較高的知名度,從而在市場中具有優勢。新進入者往往缺乏品牌知名度,很難短期內獲得消費者認可。
五、產業鏈
艾草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艾草種植(包括選種、育苗、田間管理、采收等環節)、化肥、農業機械、包裝材料等,下游為應用領域,主要包括藥用、灸用、食用、日用等領域,其中,灸用領域占比超70%。






































六、行業現狀
艾草因特有的藥用、保健價值,在“治未病”中醫保健文化影響下,艾茶、艾皂、艾絨、艾條、精油、艾灸貼等艾制品近年來市場需求大幅攀升,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3年我國艾草(干)市場規模達9.12億元,同比增長11.36%,未來,隨著艾草生產加工技術的不斷進步,對艾草活性成分的研究、新產品的開發不斷推進,艾草將在中醫藥、保健品、艾灸等領域持續發展壯大,艾草行業也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七、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國家政策支持行業發展
近年來艾草產業得到了越來越多地方政府的重視,被作為鄉村振興、精準扶貧、健康扶貧等重要方式之一,同時,也作為區域級經濟增長中的新亮點,我國相關部分發布《“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關于進一步加強中藥科學監管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若干措施》、《關于組建中藥材GAP專家工作組的通知》、《關于組建珍稀瀕危中藥材替代品監管政策與技術要求研究專家工作組的通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等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勵和規范行業發展,為艾草行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2)國民健康意識不斷提升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傳統的自然療法,艾草含有多糖、黃酮類、萜類、苯丙素類、甾體類、脂肪酸類等多種活性成分,具有治療潰瘍、活血、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癌和免疫調節等生物活性,在“治未病”中醫保健文化影響下,艾茶、艾皂、艾絨、艾條、精油、艾灸貼等艾制品近年來市場需求迅速增長。
(3)人口老齡化為行業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
近年來中國老齡化程度日益加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止2023年末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達21676萬人,同比增長3.33%,占全國人口總人數的15.38%,老年人常常有關節炎、慢性疼痛等各種健康問題,艾葉作為一種傳統中藥材,在中醫理療等領域廣泛應用,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對艾葉產品的需求也隨之擴大。
2、不利因素
(1)產品同質化嚴重,質量參差不齊
艾草行業雖然有著巨大的市場容量,但隨著越來越多競爭者的進入,產品同質化問題也日益嚴重。越來越多規模較小、品控能力較弱的企業開始模仿行業龍頭的創新,經營同質化的產品,對消費者體驗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一些企業可能專注于以降低成本的方式來提高利潤。由此帶來的后果是,市場上開始出現質量參差不齊的產品,損害消費者的利益,進而破壞了行業整體的發展環境。
(2)科研投入不足,產品附加值較低
一直以來,由于艾草資源可持續利用方面科研投入不足,導致對艾草有效成分、人工培育、資源狀況、與環境的關系以及在促進產地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等方面研究較少,而關于艾草資源管理、政策以及市場貿易方面的研究則更少,使得艾草的產業化發展緩慢,產品附加值較低。
(3)缺乏國際性知名大企業
目前的艾草行業雖然產值不小、企業很多,但是多數企業不僅沒有實質性的科技創新能力,而且缺乏與科研機構的密切合作,從而導致在我國未能形成國際性知名大企業,整個行業缺乏開拓創新精神。
八、競爭格局
我國艾草產業發展迅速,到目前為止,已有上千家艾草相關企業,企業雖多但不強,存在“小、散、亂”的現象,缺乏領導企業和在國際市場有影響力的品牌,專業企業較少,行業集中度不高。從區域分布來看,目前我國有湖北蘄春和河南南陽兩大艾草產業集聚區,兩地政府均出臺了相關政策從補貼、技術等方面助力艾草全產業鏈發展,培育了一批艾草領先企業,圍繞地方品牌建設,鼓勵線上線下齊發力。
九、發展趨勢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和個性化,艾草產品也將向多元化、個性化方向發展,針對不同人群和不同需求,推出具有特色的艾草產品,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此外,隨著競爭的加劇,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將成為艾草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建立知名品牌,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通過多樣化的市場營銷手段,拓展銷售渠道,開拓新的消費群體,將有助于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2024年中國艾草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市場需求推動行業增長,相關企業以小規模為主[圖]](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408/55d853aceb464ffcf6fad7c27bbd7795797b1b5a.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4年中國艾草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市場需求推動行業增長,相關企業以小規模為主[圖]
艾草一般指艾,是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物。主根明顯,略粗長,側根多,地下根狀莖橫臥;莖單生或少數,植株有濃烈香氣;葉被有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點與小凹點;頭狀花序橢圓形,無梗或近無梗。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