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至2023年,我國電解鋁產量穩步上漲,2023年增至4159.4萬噸,同比增長3.61%。中國鋁業是我國鋁行業的龍頭企業,電解鋁產量遠超其他企業,2022年產量為688萬噸,2023年上半年產量也超過了300萬噸。
估計2023年國內冷鏈需求總量達到3.5億噸,同比增長6.1%;估計冷鏈運輸市場規模達到5170億元,同比增長5.2%。
相較于我國,國外有著優質的葡萄的品種和源源不斷的供貨資源,而且也擁有著精良的釀造紅酒的技術,還有獨特的適于葡萄種植的氣候,其生產的葡萄酒也受到我國消費者的青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葡萄酒產量同比下降33.18%至14.3萬千升。
2023年全年中國鋰電池電解液出貨量達到114萬噸,同比增長27.72%。現階段,中國電解液行業面臨著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國內電解液生產企業數量眾多,競爭激烈,導致產品價格普遍較低,企業利潤受到擠壓。借此,政府推出政策,加強電解液企業與鋰電池制造商和新能源汽車廠商的合作,共同推動行業的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2023年中國商業健康險保費收入為9035億元,同比增長4.41%,增速較2022年提高了將近2個百分點。
2022年我國木材產量為12210萬立方米,同比增長5.36%。我國政策鼓勵企業打造木材“采伐-加工-精深加工”的跨境產業鏈,本土木材企業將有更多機會與國際同行進行合作與交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自身的國際競爭力。
歐盟等地有立法要求一定的生物柴油共混比例,因此消耗量較大,我國生物柴油產品目前以出口歐盟為主,2023年國內生物柴油出口量為195.0萬噸,同比增長8.7%。
2022年,我國肉雞出欄量增至118.54億只,同比增長0.2%。其中白羽雞出欄量為60.9億只,占比為51.35%,是我國最主要的肉雞消費品種;黃羽雞出欄量為37.3億只,占比31.45%;肉雜雞出欄量為20.4億只,占比17.2%。
我國復合調味料市場規模穩步上漲,2022年市場規模為1800億元,同比增長8.6%。目前行業內的大規模企業數量不多,從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來看,頤海國際和天味食品的規模優勢較為突出,都超過10億元,尤其頤海國際營收達到26.16億元。
近年來,由于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和服務器的需求上升,疊加汽車電氣化、能源清潔化不斷發展,全球芯片市場規模呈現波動上漲的趨勢。2022年全球芯片市場規模已達5430.1億美元。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化、信息化不斷推進,發達國家集成電路產業鏈逐漸向發展中國家不斷轉移,促使我國成為重要的主流市場之一,集成電路國產替代趨勢明顯。2023年我國集成電路產量為3514.4億塊,同比增長6.9%。
目前,我國在高性能復雜大型金屬承力構件增材制造等部分技術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功研制出光固化、選區激光燒結、選區激光熔融、激光近凈成形、熔融沉積成形、電子束熔化成形等適用于多種場景的3D打印機,市場應用領域有望進一步擴大。
2022年在我國制氫工藝的結構占比中,化石能源制氫的占比達到67%,工業副產氫的占比在30%左右,預計到2030年我國工業副產氫的占比預計會下降到23%。
2023年我國電網工程完成投資5275億元,同比增長5.4%。
截至2022年6月底,全國279個城市,104個縣,累計開工建設管廊項目1647個。2023年以來,隨著國內經濟的穩步復蘇,國家和政府部門積極推動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地下綜合管廊作為一種集約化、高效化的市政基礎設施,在政府部門的扶持下,得到快速發展。
大米最主要的消費需求是用于日常飲食,2022年我國74.46%的大米用于食用消費,其次是飼用消費,占比為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