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居民財富管理與資產管理的需求也逐步增多,在《資管新規》整體規范之后,我國各類資管產品也已進入了快速規范發展的新時代。截至2023年末,我國資產管理行業管理資產規模(重合部分未剔除)約為140.64萬億元,同比增加約3.10%;剔除重合部分的資管規模為138.38萬億元。分資管產品類別來看,2023年末,公募基金凈值為27.60萬億元,銀行理財產品規模26.80萬億元,信托資產規模23.92萬億元,私募基金產品規模20.32萬億元、私募資管產品規模12.41萬億元、資產證券化行業產品規模1.92萬億元,保險資金運用余額27.67萬億元。
移動支付
目前,移動支付在中國已經成為主流支付方式,滲透率達到85%,并且在全球范圍內具有領先地位。根據數據統計,2024年上半年,超過500萬入境人員使用移動支付,同比增長4倍,交易金額達到140多億元。在國慶假期期間,入境游客使用支付寶的消費金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約120%,顯示出移動支付在國際旅游消費中的重要作用。同時,隨著中國政府對移動支付的支持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移動支付得以快速發展。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中國移動支付業務量達443.32億筆,總支付金額為152.0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38%和5.17%。
綠色信貸
自2016年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來,我國綠色信貸市場持續增長,并逐漸成為我國綠色金融體系中體系化建設最為完善的領域。2023年監管部門繼續優化綠色信貸政策保障體系,從產業指導目錄更新、信貸支持配套政策完善等角度推動綠色信貸市場有序發展。更多銀行機構開始從戰略層面發展綠色金融,并積極加入國際原則。截至2023年末我國人民幣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達30.08萬億元,同比增長36.5%,比上年末低2個百分點,高于各項貸款增速26.4個百分點;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全國綠色貸款余額達34.76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8.5%。
綠色金融
綠色金融的核心理念,就是通過金融手段推動環境保護和資源高效利用,形式涵蓋綠色債券、綠色信貸、綠色基金和綠色保險等。綠色金融不僅為環保及可持續項目提供了穩定的資金來源,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安全、可持續的投資選擇。近年來,在政策支持下,我國綠色債券、碳配額交易、綠色貸款規模不斷擴大,全國綠色金融規模日益增長。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30.08萬億元,同比增長36.5%,高于各項貸款增速26.4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8.48萬億元;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綠色貸款余額是34.76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