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以來,國家和政府持續加大電網工程的投資力度,重點投資特高壓和配電網兩大主要方向。在特高壓領域,持續加強以特高壓直流為主的跨省跨區輸電,提升新能源大基地的送出效率;在配電網領域,加強配電網產業建設,提升“源荷互動”能力,進而較好地滿足分布式電源發展、電動汽車接入等方面的市場需求。2023年我國電網工程完成投資5275億元,同比增長5.4%。
一、定義及分類
電網是電力系統中各種電壓的變電所及輸配電線路組成的整體,包含發電、變電、輸電、配電四個環節。其中發電環節負責電能的產生,主要涉及電站的建設和運營;輸電環節負責將電能從發電廠傳輸到用戶,包括高壓輸電線路的建設和運營;變電環節負責將高壓電轉變為適合用戶使用的低壓電,涉及變電站的建設和運營;配電環節負責將電能配送到用戶,包括配電網的建設和運營。
二、行業政策
1、主管部門和監管體制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對電網行業進行產業宏觀規劃方面的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要負責貫徹新發展理念,審訂或審核電力行業的發展戰略規劃和改革發展相關重大政策,核準重大投資項目,實施宏觀管理和監督。國家能源局主要負責擬訂能源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提出能源體制改革建議,實施電力監管;南方電網和國家電網負責制定電網建設規劃并組織實施。
電網行業全國性的自律組織為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主要負責提出電力改革和發展的政策建議,參與電力行業立法、規劃、產業政策、行業準入條件制定,監督執行行業規約,維護行業秩序等。
2、行業相關政策
隨著電力行業技術發展和對電力安全、可靠、綠色、高效等要求越來越高,電網形態向智能電網轉型發展,國家和有關部門陸續制定了一系列的產業政策支持電力行業發展和智能電網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作為一種新型的能源綜合利用方式,對于我國電網建設和能源轉型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提升電網接納能力,適應分布式光伏快速發展需要,2023年6月,國家能源局出臺《分布式光伏接入電網承載力及提升措施評估試點實施方案》,提出在開展分布式光伏接網工作中,各部門要秉持促進發展、科學合理等工作原則,開展小范圍試點工作,持續完善評估標準,為全面推廣奠定基礎。
三、行業壁壘
1、資金壁壘
電網項目的實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包括設備采購、軟件開發、系統集成、安裝調試、售后服務等多個環節的資金支出,尤其是對于一些大型的電網項目,資金需求量更大,只有具備充足資金的企業才能承擔。同時,由于電網項目的投資回收期較長,且存在一定的風險,使得一些企業難以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支持,增加企業融資的難度。對于新進入的企業來說,需要具備充足的資金實力和融資能力,才能在電網行業穩健發展。
2、管理壁壘
電網項目通常涉及多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術,需要跨部門、跨領域的協作,項目管理需要具備高度的組織協調和溝通能力,以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此外,電網行業對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有非常高的要求,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也需要其具備相應的質量檢測和認證能力。
3、技術壁壘
智能電網需要各種智能電力設備作為支撐,如智能電表、智能傳感器、智能開關等,這些設備需要具備高度自動化、智能化、安全可靠等特性,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對于新進入的企業,需要具備相應的技術實力和研發能力,才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此外,智能電網的核心在于數據分析,通過收集和分析電網運行過程中的各種數據,實現電網的優化運行和能源的高效利用,這需要企業具備強大的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能夠對海量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為決策提供支持。
四、發展歷程
我國電網行業的發展歷程是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從解決電能供給不足的問題到大規模的電網建設,再到堅強智能電網的全面建設階段,電網的規模越來越大,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對電力的需求。同時,能源結構的轉型和升級也在不斷推動著電網行業的發展。除此之外,數字化轉型作為電網發展的重要趨勢,未來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和電網行業的協同發展下,將進一步優化我國電網的產業結構,加速推進電網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五、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電網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發電設備和原材料供應。其中,發電設備是電力生產的核心,包括各種類型的發電機組、變壓器、斷路器等。原材料供應方面,主要是鋼鐵、銅、鋁等金屬材料,用于制造電網設備和線路。中國電網行業產業鏈如下圖所示:
























電網產業鏈中游包括電網的建設和運營,涉及輸電、變電、配電等環節。現階段,在5G、AI、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持續賦能下,智能電網得到快速發展,推動我國電力系統多能互補聯合調度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電網產業鏈下游包括用電與智能調度系統,根據行業用電性質可劃分為工業用電、商業服務用電、居民用電和其他類用電等。未來,電網企業將持續加強市場研究和創新,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滿足用戶的需求。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許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許繼電氣成立于1993年,是我國電力裝備行業的領先企業。許繼電氣產品體系不斷完善,現階段企業的產品主要分為智能變配電系統、直流輸電系統等多個類別。在智能變配電系統領域,許繼電氣充分利用云計算、移動互聯等新興信息技術,為電網等領域提供解決方案和成套設備,助力電網行業高質量發展。
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穩步推進下,許繼電氣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推動產品和技術研發,逐漸形成了以信息化自動化控制技術等三大核心基礎技術為載體的產業研發體系,為企業的經營和發展提供充足的發展動能。2018-2021年,許繼電氣的研發費用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平均增速達到22%以上,2022年以來,隨著企業各類研發項目逐步落地,研發投入增幅放緩,但仍保持增長態勢。2023年1-9月,許繼電氣研發費用共計4.95億元,同比增長10.99%。
(2)河南平高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平高電氣作為我國重大技術裝備制造企業,是全國三大高壓開關設備研發和制造基地之一。公司的經營業務涵蓋輸配電設備及核心零部件、智慧電網裝備、電力工程總承包等,其核心業務為中壓、高壓、超高壓、特高壓交直流的開關設備研發和生產,產品包括氣體絕緣封閉式組合電器、罐式斷路器、交流隔離接地開關等多個品類。
2022年以來,平高電氣持續完善企業發展布局,推動裝備制造產業提檔升級,同時不斷深化電網高壓開關業務,電網市場新簽合同同比出現大幅增長,推動企業產品產銷量止跌回升。2022年平高電氣中低壓及配網板塊的產品銷量同比增長了7.96%,高壓板塊受市場需求影響出現一定下跌。2023年期間,平高電氣持續推進生產流程數智化,以及智能化產品的開發工作,助力企業生產經營提質增效。
六、行業現狀
在我國能源保供的發展中,電網占據著重要的市場地位。國家通過電網合理、高效的配置電力資源,助力實現電力資源的共享互濟,電網行業的發展,對于保障電力供應、服務經濟社會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為加快電網產業的發展,近年來,國家和政府持續推進電網工程的發展,工程投資完成額總體維持較高水平。
2023年以來,國家和政府持續加大電網工程的投資力度,重點投資特高壓和配電網兩大主要方向。在特高壓領域,持續加強以特高壓直流為主的跨省跨區輸電,提升新能源大基地的送出效率;在配電網領域,加強配電網產業建設,提升“源荷互動”能力,進而較好地滿足分布式電源發展、電動汽車接入等方面的市場需求。2023年我國電網工程完成投資5275億元,同比增長5.4%。
七、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利好政策頻出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占電力能源結構比重的提升以及電網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需求的增長,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電力行業發展和轉型升級,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政策環境對電網相關企業盈利能力和成長性有著積極的影響。尤其是隨著“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承諾的提出和智能電網的快速發展,電力能源領域技術服務和智能設備未來的市場容量巨大,發展前景廣闊。
(2)智能電網建設進程加快
智能電網領域是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規定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中“重要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的組成部分,也是國民經濟實現快速健康發展的重點建設領域。近年來,在數字化、智能化新興技術的持續賦能下,電網加快智能化轉型升級,未來,隨著各企業不斷加大數字化技術探索和應用,在行業利好政策的扶持下,電網行業將得到快速發展,加速實現電網智能化轉型。
(3)分布式智能電網發展提速
分布式智能電網,也稱微電網,是由分布式電源、儲能裝置、負荷等多個設備組成的小型發配電系統,是實現主動式配電網的一種有效方式。近兩年來,在清潔能源利用技術的應用下,電網行業逐漸形成了“大電網”和“分布式”兼容并存的發展格局,未來,隨著我國分布式智能電網的加速發展,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將得到大幅提升,推動經濟運行和生產成本不斷下降,助力行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為行業發展創造更多可能性。
2、不利因素
(1)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不利影響
電網相關產品的原材料包括儲能電池、儲能各種配件、變壓器、斷路器等。近年來,隨著電網行業的快速發展,各企業為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持續加大原材料采購力度,致使原材料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持續提升。如果未來出現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同時企業不能及時有效地將原材料價格波動壓力轉移,或通過技術手段替代其帶來的不利影響,那么就會對企業的毛利率造成較大影響,進而影響企業整體的盈利水平。
(2)部分地區電網配套設備落后
我國現階段主要以大規模集中開發、遠距離輸送的發展模式為主。風電、光伏作為清潔能源,在我國能源結構調整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大多位于電網末端,經濟欠發達地區,當地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后,電網結構普遍比較薄弱。
(3)農村地區電網設施尚未完善
隨著我國經濟的平穩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農村居民用電量需求越來越大,冰箱、洗衣機、空調、微波爐等各類家用電器逐步進入農村家庭,在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時,對于電力資源的依賴程度也在不斷提升。農村電網處于電網體系的末端,存在電網長期性低壓運行的問題,制約了農村地區的發展。
八、競爭格局
我國電網行業的競爭格局呈現出多元化、層次化的特點,依據企業的規模、技術實力、市場份額等,可以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主要以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大型央企為主,這類企業在電網行業中占據著主導地位,擁有完善的電網基礎設施和龐大的用戶群體,具備較強的市場支配力和抗風險能力。第二梯隊是地方性電網企業,如廣東電網、江蘇電網等,這類企業在區域內擁有較為完善的電網基礎設施和一定的市場份額,在各地經營地區有著較強的品牌影響力,但在全國范圍內影響力較小。第三梯隊則是新興的智能電網企業、分布式能源企業,這類企業以技術創新和智能化為特點,具有較強的市場敏感度和靈活性。
九、發展趨勢
現階段,我國電網行業正處于數字化、智能化快速發展階段,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隨著我國對于清潔能源使用需求的不斷增加,數字化、智能化電網將會加速促進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高效利用,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同時,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加速應用下,電網在運行過程中,能夠更為準確地預測和應對電力的負荷波動,進一步提升電網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