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重和慢性病患者數量不斷增多,醫療服務需求呈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尤其是后疫情時代,居民健康觀念的轉變進一步提高了醫療服務的需求。這種需求的增加進一步刺激了醫療設備需求的增長,而昂貴的購置成本和維護費用則成了醫療機構的一大經濟負擔。因此,醫療設備租賃作為一種靈活、經濟的解決方案,快速獲得市場的歡迎。與此同時,國家政策對醫療設備租賃的支持也進一步推動行業發展。在政策及市場雙重驅動下,我國醫療設備租賃服務需求不斷擴大,加速推動了國內醫療設備經營租賃行業發展。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醫療設備融資租賃額已從2017年770億元增長至1796.6億元。
一、定義及分類
醫療設備經營租賃是指將醫療設備提供給醫療機構或個人使用的一種商業模式。這種方式使得醫療機構或個人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靈活選擇使用醫療器械,而無需承擔購買的高額成本。在租賃期滿后,出租人與承租人之間可以通過協議約定器械的最后處置方式,如退還給出租人、按約定價格購買或續租等。目前,常見的醫療設備經營租賃模式主要包括實物租賃和融資租賃兩種。
二、行業政策
近年來,我國政府對醫療健康產業的高度重視日益提高,各級政府陸續頒布政策指出,鼓勵醫療設備租賃服務的快速發展,以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為醫療租賃市場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很好的宏觀環境。例如,廣東省發布《關于在我省衛生健康領域開展設備租賃試點的工作方案》,于2023年開始推行醫療設備租賃,實施范圍包括省級財政撥款(補助)購置的CT、MRI、DR等醫療設備,并計劃在2024年全面推廣至全省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這些政策落地實施,為我國醫療設備經營租賃市場的井噴式增長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行業壁壘
1、政策及監管壁壘
我國醫療設備經營租賃行業受政策與監管環境的高度影響,盡管近年來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但行業仍面臨一定的政策不確定性。例如,融資租賃行業的監管政策,如《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對租賃物的權屬登記、價值評估和合規性提出了嚴格要求,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與合規壓力。此外,醫療設備的采購與使用需符合國家醫療設備管理法規,如《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租賃企業需確保設備符合相關標準,并承擔設備使用中的法律責任。政策落地差異,例如地方財政支持力度不一,也容易導致基層醫療租賃項目回款周期長、壞賬風險高,進一步加大了企業經營壓力。
2、資金及融資壁壘
醫療設備經營租賃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企業需具備強大的資金實力以支持設備采購、運營維護和市場拓展。然而,行業融資渠道相對有限,尤其是中小型租賃企業難以獲得低成本資金支持。盡管政策鼓勵綠色債券、碳減排支持工具等綠色金融工具支持醫療設備租賃,但實際操作中,金融機構對租賃企業的資質審核嚴格,融資門檻較高。此外,醫療設備租賃項目回款周期長,尤其是基層醫療項目,企業需承擔較高的資金周轉壓力。資金壁壘不僅限制了企業的規模擴張,也影響了其在高端設備租賃市場的競爭力。
3、人才與管理壁壘
醫療設備經營租賃行業對專業化人才的需求較高,涉及醫療設備技術、融資租賃業務、風險控制等多個領域。然而,行業人才儲備不足,尤其是兼具醫療與金融背景的復合型人才稀缺,限制了企業的業務拓展與創新能力。此外,醫療設備租賃業務鏈條長,涵蓋設備采購、租賃方案設計、客戶服務、設備維護等多個環節,企業需建立高效的管理體系以協調各方資源。管理能力的不足可能導致運營效率低下、客戶滿意度下降,進而影響企業市場競爭力。在行業監管趨嚴、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人才與管理壁壘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挑戰。
四、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醫療設備經營租賃行業產業鏈上游包括醫療設備制造商和供應商。這些企業負責生產各類醫療設備,包括診斷設備、治療設備、手術器械等,為醫療設備租賃市場提供豐富的產品選擇。同時,他們還需要確保產品質量和性能,以滿足醫療機構和患者的需求。產業鏈中游是指醫療設備經營租賃服務商,即通過購買或租賃上游供應商的產品,將其出租給醫療機構或個人使用。在租賃過程中,租賃企業需要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務,包括設備的安裝、調試、維修和保養等。此外,他們還需要與醫療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確保設備的穩定供應和及時更換。產業鏈下游是指醫療機構和個人用戶。醫療機構是醫療設備租賃市場的主要需求方。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醫療需求的不斷增長,醫療機構對高品質、先進的醫療設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通過租賃方式,醫療機構可以更加靈活地配置設備資源,提高醫療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海通恒信國際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
海通恒信國際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7月,2019年6月3日成功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成為境內首家上市的券商背景融資租賃公司,股票簡稱“海通恒信”。海通恒信主營業務包括融資租賃、經營性租賃、保理和咨詢業務等。目前公司業務服務范圍以覆蓋先進制造、能源環保、工程建設、城市公用、交通物流、醫療健康、文化旅游等多個行業,旗下醫療健康事業部可為各級公立醫院、民營綜合醫院、專科醫療服務機構、制藥行業、醫療器械企業、養老機構、康復醫院等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海通恒信營業收入為45.7億元,同比下降18.93%。
(2)中關村科技租賃股份有限公司
中關村科技租賃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1月27日,2020年1月21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票簡稱“中關村科技租賃”。中關村科技租賃專注于為中國高成長的科創企業提供租賃、投資和產融結合解決方案,主營業務包括融資租賃、經營性租賃、保理和咨詢業務四個部分。在醫療設備融資租賃業務方面,中關村科技租賃于2015年成立了大健康事業部,專門負責大健康領域的融資租賃業務,主要聚焦醫療健康領域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并沿著行業中的技術發展路線進行細分領域挖掘與布局,致力于支持具備新技術新市場的潛力企業。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關村科技租賃營業收入為6.39億元,同比增長3.97%。
五、行業現狀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重和慢性病患者數量不斷增多,醫療服務需求呈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尤其是后疫情時代,居民健康觀念的轉變進一步提高了醫療服務的需求。這種需求的增加進一步刺激了醫療設備需求的增長,而昂貴的購置成本和維護費用則成了醫療機構的一大經濟負擔。因此,醫療設備租賃作為一種靈活、經濟的解決方案,快速獲得市場的歡迎。與此同時,國家政策對醫療設備租賃的支持也進一步推動行業發展。在政策及市場雙重驅動下,我國醫療設備租賃服務需求不斷擴大,加速推動了國內醫療設備經營租賃行業發展。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醫療設備融資租賃額已從2017年770億元增長至1796.6億元,該商業模式在全國醫療設備銷售市場的滲透率達38.2%。
六、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國產醫療設備崛起
近年來,以聯影、邁瑞為代表的國產設備制造商在影像設備、體外診斷等領域取得技術突破,產品性能接近甚至超越進口品牌,價格更具競爭力。《政府采購進口產品審核指導標準》等政策鼓勵優先采購國產設備,進一步推動了國產設備在租賃市場的滲透率提升。租賃企業通過與國產設備制造商合作,不僅降低了設備采購成本,還獲得了設備回購、聯合營銷等更靈活的合作模式。國產設備的崛起為租賃行業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設備選擇,增強了其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力。
(2)政策利好,市場需求旺盛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明確提出加快醫療設備更新換代,鼓勵通過租賃模式降低醫療機構采購成本。同時,“千縣工程”等基層醫療能力提升政策推動縣域醫院設備配置需求激增,為租賃行業提供了廣闊市場空間。此外,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和醫療消費升級,CT、MRI、手術機器人等高端設備需求持續增長,租賃模式因其靈活性和低成本優勢,成為醫療機構的重要選擇。政策紅利與市場需求的疊加,為醫療設備經營租賃行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3)企業融資渠道多元化,經營成本下降
隨著金融政策的優化與創新,醫療設備經營租賃行業的融資渠道逐步多元化,融資成本呈現下降趨勢。首先是,國家鼓勵綠色債券、碳減排支持工具等綠色金融工具支持醫療設備租賃,為行業提供了低成本資金支持。此外,《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等融資租賃公司監管政策的完善,提升了行業透明度與規范性,增強了金融機構對租賃企業的信任度。資本市場對醫療健康行業的關注度提升,也為租賃企業提供了更多融資選擇(如上市融資、資產證券化)。融資環境的改善降低了企業的資金壓力,支持其擴大業務規模與市場覆蓋。
2、不利因素
(1)技術迭代與設備殘值風險
醫療設備行業技術更新速度快,特別是CT、MRI、手術機器人等高端設備的生命周期較短,租賃企業需動態評估設備殘值,以避免因技術過時導致的資產貶值風險。然而,設備殘值評估缺乏統一標準,且受市場需求波動影響較大,增加了企業的經營不確定性。此外,國產設備在影像算法、精密制造等核心技術方面仍與進口設備存在差距,租賃企業在高端市場面臨技術壁壘。技術迭代與設備殘值風險不僅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還可能限制其在高端設備租賃市場的競爭力。
(2)資金壓力與融資成本高企
醫療設備經營租賃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企業需具備強大的資金實力以支持設備采購、運營維護和市場拓展。然而,行業融資渠道相對有限,尤其是中小型租賃企業難以獲得低成本資金支持。盡管政策鼓勵綠色金融工具支持醫療設備租賃,但實際操作中,金融機構對租賃企業的資質審核嚴格,融資門檻較高。此外,醫療設備租賃項目回款周期長,尤其是基層醫療項目,使得醫療設備經營租賃企業需承擔較高的資金周轉壓力。資金壓力與融資成本高企不僅限制了企業的規模擴張,也影響了其在高端設備租賃市場的競爭力。
(3)市場競爭加劇與客戶需求分化
醫療設備經營租賃行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外資租賃企業(如GE Capital、西門子金融)憑借技術優勢與品牌影響力占據高端市場,而國內租賃企業則在中低端市場展開激烈競爭。價格戰與同質化服務導致行業利潤率下降,企業需通過差異化服務(如設備升級支持、定制化租賃方案)提升競爭力,但這進一步增加了運營成本與復雜性。此外,客戶需求日益分化,公立醫院傾向于通過政府采購或自有資金購置設備,對租賃模式的接受度較低;民營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雖有租賃需求,但普遍資金實力較弱,信用風險較高。市場競爭加劇與客戶需求分化對企業的市場開拓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七、競爭格局
從市場競爭情況看,我國醫療設備經營租賃行業總體呈現出“外資主導高端+本土企業崛起+區域市場分化”的競爭格局。其中,GE Capital、西門子金融等外資租賃企業憑借技術優勢、品牌影響力和全球化服務網絡,長期在國內高端醫療設備租賃市場主導地位。而遠東宏信、平安租賃等本土醫療設備經營租賃企業則通過政策支持與國產設備崛起,在中低端市場和基層醫療領域快速擴張,尤其在縣域醫療設備配置中占據重要份額。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醫療設備經營租賃行業區域市場分化日益明顯,其中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城市,不僅企業間競爭激烈,而且主要是外資與本土企業都在加速爭奪高端市場,以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而中西部地區則大多以本土企業為主,聚焦基層醫療需求。
八、發展趨勢
1、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需求驅動顯著增強
當前,我國醫療設備經營租賃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和醫療服務需求的不斷增長,醫療機構對高品質、先進的醫療設備需求日益迫切。然而,高昂的購置成本和維護費用成為醫療機構的一大負擔。因此,租賃成為醫療機構獲取醫療設備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國醫療設備租賃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預計未來幾年仍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醫療政策的逐步完善,醫療設備租賃市場需求將進一步釋放,為行業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2、租賃模式不斷創新,服務內容日益豐富
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醫療設備租賃模式也在不斷創新和多樣化。除了傳統的長期租賃模式外,短期租賃、共享租賃、融資租賃等新模式逐漸興起。這些新模式不僅滿足了醫療機構對醫療設備的多樣化需求,還提高了設備的使用效率和經濟效益。同時,租賃企業也在不斷拓展服務內容,提供設備安裝、調試、維修、保養等一站式服務,降低了醫療機構的運營成本和時間成本。未來,隨著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醫療設備租賃服務將更加便捷、高效。
3、競爭格局日益激烈,企業實力成為關鍵
醫療設備租賃市場的參與者眾多,包括大型醫療設備制造商的租賃部門、專業的醫療設備租賃公司以及一些具備資源優勢的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在規模、品牌、技術、服務等方面存在差異,共同構成了多元化的競爭格局。未來,隨著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和競爭的加劇,企業需要不斷提升自身實力和服務水平,以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具備強大資金實力、技術研發能力、品牌影響力和優質服務的企業將更具競爭力。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