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制造業
- 農副食品加工業
- 食品制造業
- 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
- 煙草制品業
- 紡織業
- 紡織服裝、服飾業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
- 家具制造業
- 造紙和紙制品業
- 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
- 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
-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 醫藥制造業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橡膠和塑料制品業
-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 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 金屬制品業
- 通用設備制造業
- 專用設備制造業
- 汽車制造業
-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
-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 儀器儀表制造業
- 其他制造業
-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
- 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動力煤
動力煤 2024-07-08 08:57:37
在“十三五”規劃期間,中國動力煤行業經歷了一系列深刻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量技術落后、效率低下的產能被淘汰,眾多中小煤礦被關閉或整合。這一過程中,政府加大了對煤炭企業的兼并重組力度,推動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這一系列改革舉措,顯著提高了煤炭產業的集中度,增強了主要煤炭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調控能力,為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然而,國際和國內動力煤市場的價格走勢,仍然受到供需關系、庫存水平、季節性變化以及國際市場波動等多重因素的綜合影響。2023年以來,西方國家普遍經歷了一個暖冬,導致煤炭需求相對不足,庫存水平居高不下。過剩的煤炭資源大量轉移到亞太市場,對國際煤炭價格形成了持續的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