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電磁屏蔽膜行業正經歷著技術上的顯著革新與進步,這些變革不僅推動了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滿足了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傳統上,該行業主要依賴多層復合屏蔽技術,但近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演進,納米復合屏蔽技術和柔性屏蔽技術逐漸成為主流。納米復合屏蔽技術通過在基材中巧妙地融入納米材料,不僅顯著提升了屏蔽效能和產品的耐久性,還使得部分產品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與此同時,柔性屏蔽技術的出現,則完美契合了當前電子設備輕薄化、柔性化的發展趨勢,為電磁屏蔽膜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這些技術上的突破,恰逢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蓬勃發展,這些新興技術對于高性能電子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從而進一步推動了電磁屏蔽薄膜市場的快速增長。
一、定義及分類
電磁屏蔽膜是一種能夠有效抑制電磁波傳播的材料,通常是通過真空濺射的方法,在透明聚酯膜片上沉積含銀、銅等金屬的高導電表面,可以直接貼覆在常規玻璃或有機玻璃表面,實現EMI(電磁干擾)屏蔽和電磁輻射防護。它能阻擋電磁波穿透玻璃,防止電磁輻射,保護電子信息不泄露,同時能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中保持性能。電磁屏蔽薄膜按結構分類可以分為導電膠型電磁屏蔽膜、金屬合金型電磁屏蔽膜、微針型電磁屏蔽膜。
二、行業政策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電子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和支持電子材料、電子元器件等制造業的升級和關鍵技術突破。2023年1月,工信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強調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有利于鼓勵FPC制造商加大對這些領域的高性能FPC產品的研發投入,間接促進FPC上游電磁屏蔽膜行業發展。
三、發展歷程
中國電磁屏蔽薄膜行業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2012年以前的早期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國電磁屏蔽薄膜行業處于起步階段,完全依賴進口。由于國內尚未掌握相關技術,電磁屏蔽薄膜主要來源于日本等發達國家。此時,中國電子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對電磁屏蔽薄膜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國內市場的供給卻嚴重不足。
2012年至2014年的初步產業化階段,從2012年開始,中國電磁屏蔽薄膜行業進入了初步產業化階段。在這一階段,國內企業開始嘗試研發和生產電磁屏蔽薄膜,并逐步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其中,方邦股份等國內企業成功研制并量產電磁屏蔽薄膜,為國產電磁屏蔽薄膜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此時,國產電磁屏蔽薄膜的市場占有率仍然較低,但已經初步形成了產業規模。
2015年至今的加速發展階段,自2015年以來,中國電磁屏蔽薄膜行業進入了加速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國內電磁屏蔽薄膜技術工藝不斷成熟,產品質量逐漸提升,獲得了下游客戶的廣泛認可。同時,隨著國內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電磁屏蔽薄膜的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國產電磁屏蔽薄膜的市場占有率也逐步提升。目前,國產電磁屏蔽薄膜已經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汽車電子、可穿戴設備等領域,成為這些領域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之一。
四、行業壁壘
1、技術壁壘
電磁屏蔽薄膜的生產需要高度專業化的技術和設備,涉及材料科學、電子工程等多個領域。國內企業在技術研發、生產工藝和質量控制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時,電磁屏蔽薄膜的性能要求極高,需要具備出色的導電性、屏蔽效果和穩定性。這些要求使得企業在技術上面臨較大的挑戰,需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優化,以滿足市場需求。此外,國際上的電磁屏蔽薄膜技術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國內企業需要緊跟技術潮流,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實力,以保持競爭優勢。
2、市場壁壘
電磁屏蔽薄膜的市場需求主要來自于電子產品、通信設備、汽車電子等領域。這些領域對電磁屏蔽薄膜的性能、質量和價格都有嚴格的要求。國內企業需要在滿足這些要求的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然而,國際上的電磁屏蔽薄膜品牌已經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國內企業需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時,國內市場的監管政策也在不斷完善,企業需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安全。
3、資金與規模壁壘
電磁屏蔽薄膜的生產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設備購置、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等方面。同時,生產規模的擴大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這使得一些規模較小、資金實力不足的企業難以進入市場或擴大生產規模。此外,電磁屏蔽薄膜行業的市場競爭激烈,企業需要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盈利能力。這需要企業具備較大的生產規模和先進的生產設備,以實現規模經濟和成本控制。
五、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電磁屏蔽薄膜行業產業鏈主要包括樹脂、橡膠、導電粒子、銅靶、聚酯薄膜(PET原膜和透明原膜)、膠水等基礎原材料。產業鏈下中游為電磁屏蔽薄膜的生產制造環節。產業鏈下游應用領域包括柔性電路板(FPC)、消費電子(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汽車電子、通信設備、家用電器等。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廣州方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方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首批、廣州市第一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也是國家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深耕高端電子材料領域,以電磁屏蔽膜業務起家,并不斷拓展業務鏈條。其主要產品包括電磁屏蔽膜、極薄撓性覆銅板、薄膜電阻、超薄可剝離銅箔、鋰電銅箔等,廣泛應用于5G通訊、芯片封裝、高能量密度鋰電池負極材料、汽車電子、高密度互連板(HDI)等領域。在電磁屏蔽薄膜領域,方邦股份具有顯著的技術優勢和市場地位。公司的電磁屏蔽膜產品主要用于貼合FPC屏蔽電磁波,可分為HSF6000和HSF-USB3兩大系列。其中,HSF-USB3系列是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電磁屏蔽膜,具有獨特的微針型結構,屏蔽效能高,同時能大幅降低信號傳輸損耗,降低傳輸信號的不完整性。2024年前三季度,方邦股份營業收入為2.42億元,同比下降10.30%;歸母凈利潤為-0.40億元,同比下降24.46%。
(2)廣東正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正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精密儀器設備及高端電子材料的集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于一體的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正業科技的電磁屏蔽膜產品主要用于撓性電路板(FPC),通過導電膠層與FPC的接地金面導通,用于屏蔽信號,防止FPC的線路及元器件在傳輸信號時受到外界干擾。該產品具有優良的耐熱性、屏蔽效能、耐化學性和高撓曲性能等特點。正業科技的電磁屏蔽膜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領域,并與多家知名品牌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隨著下游市場的不斷發展,公司有望繼續拓展市場份額并提高產品競爭力。2024年前三季度,正業科技營業收入為5.11億元,同比下降22.22%;歸母凈利潤為-1.14億元,同比增長60.35%。
六、行業現狀
中國電磁屏蔽膜行業正經歷著技術上的顯著革新與進步,這些變革不僅推動了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滿足了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傳統上,該行業主要依賴多層復合屏蔽技術,但近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演進,納米復合屏蔽技術和柔性屏蔽技術逐漸成為主流。納米復合屏蔽技術通過在基材中巧妙地融入納米材料,不僅顯著提升了屏蔽效能和產品的耐久性,還使得部分產品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與此同時,柔性屏蔽技術的出現,則完美契合了當前電子設備輕薄化、柔性化的發展趨勢,為電磁屏蔽膜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這些技術上的突破,恰逢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蓬勃發展,這些新興技術對于高性能電子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從而進一步推動了電磁屏蔽薄膜市場的快速增長。2023年中國電磁屏蔽薄膜行業市場規模為25.99億元,同比增長47.59%。
七、發展因素
1、機遇
(1)新興技術推動市場需求增長
隨著5G通信、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子設備的性能要求不斷提升,電磁屏蔽薄膜的市場需求也顯著增加。例如,5G通信的高頻段傳輸和設備的高密度集成,使得電磁干擾問題更加突出,從而對電磁屏蔽薄膜的屏蔽效能、輕薄化和柔韌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折疊手機、AI手機等新型消費電子產品的發展,也為電磁屏蔽薄膜帶來了新的應用場景。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趨勢也推動了電磁屏蔽薄膜在汽車電子領域的應用,進一步拓展了市場空間。
(2)政策支持與產業協同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為電磁屏蔽薄膜行業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例如,《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電子信息制造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明確了電磁屏蔽薄膜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地方政府也通過設立產業基金、提供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此外,隨著國內電子信息產業鏈的不斷完善,電磁屏蔽薄膜行業與上下游產業的協同效應日益增強,進一步推動了行業的發展。
(3)產業鏈協同發展
電磁屏蔽薄膜產業鏈包括上游原材料供應、中游產品生產及下游應用等多個環節。隨著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和協同發展,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日益緊密。這有助于電磁屏蔽薄膜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并推動整個產業鏈的升級和發展。同時,產業鏈協同發展也為電磁屏蔽薄膜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會和合作空間。
2、挑戰
(1)技術更新迅速,需持續創新
隨著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和技術的不斷進步,電磁屏蔽薄膜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國內企業需要緊跟技術潮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優化,以滿足市場需求。然而,技術創新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和人才支持,這使得一些企業面臨較大的壓力。同時,國際上的電磁屏蔽薄膜技術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國內企業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及時引進和消化新技術,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2)市場競爭加劇,需提升品牌知名度
國內企業需要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然而,國際上的電磁屏蔽薄膜品牌已經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國內企業需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這要求國內企業需要加強市場推廣和品牌建設,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企業還需要加強售后服務和技術支持,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3)高端產品依賴進口
盡管國內電磁屏蔽薄膜行業近年來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在高端產品領域,仍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差距。例如,在高頻段和微小孔徑的電磁屏蔽方面,國內產品的性能和穩定性仍有待提升。高端產品的核心技術仍掌握在少數發達國家企業手中,國內企業需要加大研發投入,突破技術瓶頸。此外,高端產品的市場需求增長迅速,國內企業需要加快技術升級,以滿足市場對高性能電磁屏蔽薄膜的需求。
八、競爭格局
中國電磁屏蔽薄膜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但市場競爭格局高度集中,呈現出明顯的梯隊分化。目前,全球超過70%的市場份額被日本拓自達和中國方邦股份占據。這種高度集中的競爭格局反映了行業較高的技術壁壘和市場門檻。第一梯隊的公司,除了日本拓自達和日本東洋科美外,中國的方邦股份也占據了一席之地。這些公司在技術研發、產品質量和市場占有率等方面均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方邦股份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據領先地位,其電磁屏蔽膜產品還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填補了國內高端市場的空白。第二梯隊包括山東勁拓、廣東中晨實業等企業。第三梯隊包括東莞航晨、杭州埃姆特等新興企業。
九、發展趨勢
1、高性能與多功能化
未來,電磁屏蔽薄膜將朝著高性能和多功能化的方向發展。隨著5G、物聯網等技術的普及,電磁屏蔽薄膜需要具備更高的屏蔽效能、更低的插入損耗以及更強的耐彎折性。同時,多功能化也成為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例如,兼具電磁屏蔽、導熱、防水等功能的復合材料型電磁屏蔽薄膜將逐漸成為市場主流。這不僅能滿足復雜電磁環境下的應用需求,還能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2、智能化與定制化
隨著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電磁屏蔽薄膜在智能化領域的應用需求不斷提升。未來,電磁屏蔽薄膜將更加注重與智能設備的適配性,例如,開發能夠實時監測電磁干擾強度并自動調整屏蔽性能的智能屏蔽膜。此外,針對不同應用場景的定制化產品將成為市場的重要增長點。例如,在通信基站、汽車電子等領域,對屏蔽膜的性能和功能要求各不相同,企業需要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差異化來滿足這些需求。
3、國際化與市場拓展
中國電磁屏蔽薄膜行業在國際市場上已占據一席之地,未來將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隨著“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推進,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有望在全球范圍內實現更廣泛的市場布局。同時,國內市場的持續增長也將為企業提供堅實的后盾,支持其在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方面的投入。未來,企業需要通過加強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提升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