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23年中國航空緊急救援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5億元增長至11.35億元,其中,航空醫療緊急救援規模從2015年的0.37億元增長至1.75億元,其他航空緊急救援規模從2015年的4.63億元增長至9.6億元。
據統計,2018年中國同位素與輻射技術行業年產值已達到近3000億元的規模,涉及20多個行業領域,總體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23年中國同位素與輻射技術行業年產值約為6863.3億元。
錫礦是我國優勢礦產之一,儲量居世界之首。根據自然資源部發布的《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1年我國錫礦儲量達113.07萬噸,2022年我國錫礦儲量有所下降,儲量為100.49萬噸。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近年來,我國石棉進口金額和出口金額逐漸增加,2022年我國石棉進口金額為5512.02萬美元,出口金額為1361.83萬美元。2023年我國石棉進口金額達5580.23萬美元,出口金額達3021.39萬美元。2024年1-2月,石棉進口金額為629.78萬美元,出口金額為409.68萬美元。
近年來,我國燃料乙醇產量呈波動態勢,2020年我國燃料乙醇產量為274萬噸,到2021年,下降至257.26萬噸。2022年,我國燃料乙醇產量較2021年有所上升,產量達270萬噸。
摘要:根據自然資源部發布的《中國礦產資源報告》,近年來,我國鉛礦儲量逐年上漲,2021年我國鉛礦儲量為2040.81萬噸,同比增長66.86%。2022年我國鉛礦儲量為2186.5萬噸。
根據自然資源部《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1年我國鎳礦儲量為422.04萬噸,到2022年,我國鎳礦儲量上升至434.65萬噸。甘肅省鎳礦儲量為249.13萬噸,占全國儲量的57.3%。其次鎳資源也分布在青海(87.98萬噸),新疆(40.50萬噸),云南(19.78萬噸)等地。
根據自然資源部發布的《中國礦產資源報告》,近年來,我國鋰礦儲量逐年上漲,2021年我國鋰礦儲量為404.68萬噸(氧化物),到2022年,我國鋰礦儲量上漲至635.27萬噸(氧化物),同比上漲56.98%。
根據自然資源部發布的《中國礦產資源報告》,我國已探明鈷礦儲量逐年上漲,2021年,我國已探明鈷礦產量為13.86萬噸,到2022年,已探明鈷礦儲量達15.87萬噸,同比增長14.5%。國內鈷礦行業的企業數量眾多,但規模大小不一。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2022年,我國成品糖產量逐年增加,2022年我國成品糖產量達1486.75萬噸,到2023年,我國成品糖產量下降至1270.6萬噸。雖然2023年全年產量有所減少,但2024年1-2月,我國成品糖產量同比增長2.9%,顯示出行業正在逐步恢復。
根據《2022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22年年末全國共有就業訓練中心623所,民辦培訓機構31765所,全年共組織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228萬人次。其中,培訓企業職工1148萬人次,培訓失業人員90萬人次。
2022年中國文化藝術培訓市場規模約為461億元。其中,音樂培訓占29.05%,舞蹈培訓占26.62%,美術培訓占23.77%,是我國文化藝術培訓最重要的三個部分。
相比歐美發達國家,我國絕緣制品行業起步時間相對較晚,但發展速度較快。得益于化工產業的支撐,我國絕緣制品已經形成一個產品種類比較齊全、配套比較完備、具有相當生產規模和科研實力的工業體系,成為全球最大的絕緣制品市場。2022年我國絕緣制品市場規模達733.6億元,同比增長3.57%。
盡管國產高端機床數控系統與國外相比在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但近年來在多軸聯動控制、功能復合化、網絡化、智能化和開放性等領域也取得了一定成績,市場規模持續上漲。2023年我國機床數控系統市場規模達144.83億元,同比增長4.66%。
近年來,我國縫合線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由2015年的43.9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86.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0.12%。
2022年我國粉末高溫合金需求量高達4606噸;但2022年我國粉末高溫合金產量僅為921噸,仍有大量產品依靠進口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