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核技術應用在發達國家已形成較為龐大的產業鏈,已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生物、醫療健康、食品安全、環境保護、資源勘探和公眾安全等領域。雖然中國輻照技術發展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迅速。90年代以來,中國已成為輻照加工服務發展最為迅速的國家之一。據統計,2018年中國同位素與輻射技術行業年產值已達到近3000億元的規模,涉及20多個行業領域,總體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23年中國同位素與輻射技術行業年產值約為6863.3億元。目前,中國輻照技術成為當前經濟環境下新的增長熱點,中國民用核技術產業正在步入快速發展期。
一、定義及分類
輻照加工是利用電子加速器(0.2MeV-10MeV)產生的電子線(β射線)或放射性同位素(Cs-137或Co-60)產生的γ射線,對食品、農產品、藥品等進行輻射照射,射線使微生物細胞發生電離等效應而死亡,達到滅菌、保鮮、延長食用期的目的;或對工業產品進行輻射照射,使被輻照物質的物理性能和化學組成發生變化,達到改良產品性能的目的。整個過程能耗低、無殘留物、無環保問題,是清潔的加工技術。
輻照加工主要可以分為食品輻照加工、醫療器械滅菌、材料改性、環境治理、放射性廢物處理等。這些分類反映了輻照加工在不同領域的廣泛應用,以及其在食品安全、醫療衛生、材料科學、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行業政策
1、主管部門及監管體制
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輻照加工技術服務行業歸屬于“其他制造業(C41)”大類之“核輻射加工業(C4120)”。根據中國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輻照加工技術服務行業歸屬于“其他制造業”,行業代碼為C41。根據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輻照加工行業屬于“第一類鼓勵類”之“六、核能”中的“6、同位素、加速器及輻照應用技術開發”。
輻照加工行業的主要監督管理部門為生態環境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負責醫療保健產品生產的監督管理工作,以及醫療保健產品、食品輻照滅菌的有關標準、目錄和檢驗方法的制定。行業的自律性組織為中國同位素與輻射行業協會,協會由行業內從事生產、制造、供應的企業以及大學、研究機構和終端用戶組成。
2、相關政策
中國已將核技術產業確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從國家戰略高度予以大力支持,推進產業快速發展。隨著國家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日益重視和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日益期盼以及人民對生活品質提升的日益追求,醫療、藥品、食品等滅菌市場需求也在提升,而輻照加工行業作為健康服務企業,使命是“為人類健康提供安全保障”,良好的政策環境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
三、發展歷程
輻照加工行業的起源于1943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為美國軍方從事“射線對漢堡包處理”的研究。20世紀50年代,人們發現聚乙烯經過輻照交聯可以提高其性能后,輻照作為高分子材料改性的方法受到了廣泛關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應用領域不斷擴大,行業不斷發展壯大,輻照加工為推動產業升級、提升產品質量和保障公共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輻照加工行業發展歷程具體如下:
四、行業壁壘
輻照滅菌技術是輻照技術應用的主要內容,也是一種工業化消毒滅菌手段。隨著輻照應用市場的拓展,應用領域的進一步擴大,中國輻照加工用加速器裝備制造進入高速發展期,逐步成為輻照加工領域的主流裝備。中國輻照加工行業壁壘主要體現在技術、資金、客戶資源、資質、質量控制等方面。
五、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輻照加工產業鏈上游主要是鈷源供應商和電子加速器供應商,中游主要是同位素輻照加工站和電子加速器輻照加工站,下游主要是輻照加工的服務對象。
產業鏈上游中核集團制備的鈷60占據鈷源供應70%的市場份額,其余30%市場由加拿大、俄羅斯等國企業占據;電子加速器方面,85%電子輻照加速器為中廣核等國產企業供應,另有約15%為進口設備。
產業鏈中游的輻照加工站服務根據輻照所需劑量不同,不同產品收費差異較大;一般食品收費在600-1500元/噸,中成藥收費在1000-1500元/噸;若輻照加工站資本回收期為5年,每年需輻照加工產品6500噸,資本回收期若為10年,每年需輻照加工4300噸。
產業鏈下游的服務對象主體為產品需進行輻照加工的各類生產商及服務商,主要包括食品制造商、中成藥制造商、醫療器械制造商等,總體來說,中國食品、中成藥、醫療器械的輻照加工滲透率均較低。受下游需求驅動,未來中成藥、醫療器械的滲透率有望快速增長。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中金輻照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最早將輻照技術進行工業化應用的企業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在輻照裝置的應用技術、輻照自控系統與信息化技術、產品滅菌的開發和控制技術等方面形成了多項核心技術。目前,中金輻照已成為中國輻照加工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形成包括深圳、上海、天津、青島、武漢、成都和重慶等多地的全國性布局,擁有11座大型輻照裝置,是中國鈷源活度最高、網點布局最完善、覆蓋面最廣的專業化輻照滅菌企業,“中金輻照”、“金鵬源”已發展成為業內知名的品牌。2022年中金輻照營業總收入3.37億元,其中:輻照技術服務收入3.11億元,占92.23%;2023年上半年,中金輻照營業總收入1.70億元,其中:輻照技術服務收入1.56億元,占91.86%。
六、行業現狀
目前,核技術應用在發達國家已形成較為龐大的產業鏈,已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生物、醫療健康、食品安全、環境保護、資源勘探和公眾安全等領域。中國輻照技術發展起步較晚,80年代才開始規?;瘧糜诠I領域,但90年代以來,中國已成為輻照加工服務發展最為迅速的國家之一。
據統計,2018年中國同位素與輻射技術行業年產值已達到近3000億元的規模,涉及20多個行業領域,總體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23年中國同位素與輻射技術行業年產值約為6863.3億元。目前,中國輻照技術成為當前經濟環境下新的增長熱點,中國民用核技術產業正在步入快速發展期。
七、發展因素
1、機遇
輻照技術在工業、農業、醫療保健、環保等國民經濟領域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規?;瘧?。近年來,在國家產業政策、行業監管機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中國民用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和應用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為中國輻照加工行業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2、挑戰
近幾年,中國輻照產業雖然在裝置數量和輻照能力方面有了較大的提高,但由于核技術專業性強、相關知識缺乏科普宣傳,中國公眾對民用核技術以及輻照技術的認知仍然十分有限,此外,鈷源供應商相對集中,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國輻照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整體上來看,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輻照技術服務行業無論是技術水平、下游領域的產品范圍還是專業性都存在著一定差距。
八、競爭格局
1、全球
全球輻照加工行業在食品、醫療和科研等領域都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未來有望繼續保持快速發展。輻照加工行業的競爭格局與技術創新密切相關。具有先進技術和設備的企業能夠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輻照加工服務,從而在市場上占據優勢。目前,全球輻照加工市場主要企業包括Steris(思泰瑞)、Sterigenics(施潔)、比利時IonBeam ApplicationsS.A.(IBA)、Scan TechSciencesInc.、NordionInc.、Reviss ServicesLtd.等。
2、國內
中國輻照加工行業的競爭格局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技術、市場份額、品牌影響力、價格競爭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一個相對復雜的競爭環境。目前,國內輻照加工行業主要企業包括中金輻照、中廣核技、中國同輻、鴻儀四方、中核輻照、同方輻照、藍孚高能、中金輻照等等。
國內除以上主要企業外,輻照加工行業在國內還有華大生物、金核輻照、戈瑞輻照、中核華東、上海輻新、藍孚輻照、金核輻照、四川同輻等區域性競爭企業。
九、發展趨勢
近幾年,中國輻照加工行業保持較快的增長,特別是輻照滅菌服務將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趨勢,未來將成為國民經濟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中國輻照加工行業也將面臨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但隨著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的不斷提升,行業有望保持穩健發展,并在國際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中國輻照加工行業將朝著多區域經營網點布局、向綜合性滅菌商、規?;铡I化服務、產業整合趨勢發展。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