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自然資源部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銀礦儲量為7.03萬噸,同比下降2.09%。縱觀全國,銀礦的分布呈現出相對集中的特點,主要富集于內蒙古、云南、江西、廣東等省份。
2023年我國國內原料黃金產量為375.155噸,其中礦產金產量為297.26噸。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為7469.80萬噸,同比增長7.1%。其中原鋁產量4159.4萬噸,同比增長3.7%;精煉銅產量1298.8萬噸,同比增長13.5%。
近年來,隨著下游房地產、建材、包裝、機械制造等傳統行業穩步發展,以及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航空航天等高科技產業高速發展,我國鋁產品消費日益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鋁材生產總量已增長達6303.4萬噸,同比增長5.7%。
總體來看,與前期相比,焦煤的整體供給緊張局面已有所緩解。這種變化也反映在了市場價格上,2024年2月10日,中國焦煤市場價為2375元/噸,同比下降1.04%。
近年來我國石灰石行業市場規模整體呈現出波動變化趨勢,2022年中國石灰石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723.2億元,同比減少14.14%。
我國石英砂行業產量整體呈現增長態勢,從2017年的7786萬噸增長到了2021年的9123萬噸,2022年中國石英砂產量達到9407萬噸。
2017年我國大理石行業產量約1193.9萬噸,到2022年國內大理石行業產量達到了1665.9萬噸;2017年我國大理石行業消費量2034.2萬噸,到2022年大理石行業消費量達到了2111.7萬噸,其中,建材領域消費量1206萬噸,家具及裝飾領域250.2萬噸,雕像和其他藝術品及其他655.5萬噸。
2017-2023年我國高嶺土進出口數量具有一定波動性,截至2023年我國高嶺土進口量為66.02萬噸,同比增長4.13%,出口量為102.37萬噸,同比下降7.77%。
2023年以來,全球經濟發展環境逐步改善,油氣行業活躍度提升,疊加海上油氣勘探資本支出保持增長,全球油田服務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油田服務市場規模為3063億美元,同比增長12.40%,油田服務市場持續復蘇。
2023年,全球鎢產量為7.8萬噸,同比下降7.14%;而中國,作為鎢資源儲量大國,其鎢產量為6.3萬噸,同比下降11.27%,占據全球鎢產量的80.77%,充分表明了中國在全球鎢產業鏈中的主導地位。
數據顯示,2017-2023年,我國液化天然氣產量整體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2023年我國液化天然氣產量為2037.1萬噸,較2022年增長16.89%。
2020年以來我國稀土及其制品出口數量持續上漲,不過近兩年增速明顯放緩。2023年我國稀土及其制品出口數量為11.43萬噸,同比增長1.28%。
我國鋁土礦儲量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其中廣西省占比最高,2022年儲量為20268.72萬噸,占全國鋁土礦總儲量的30%。其次是河南省和貴州省分別占比24.43%、24.1%。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鐵礦石原礦產量為99055.5萬噸,同比增長2.34%。我國鐵礦石依賴度高達80%,且主要從四大主流礦商采購。
根據世界能源統計年鑒來看,2022年中國煤炭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51.79%,同比增加1.30個百分點,中國煤炭產量已超全球煤炭產量半數之多。2023年我國煤炭產量為46.58億噸,同比增長2.17%,我國煤炭產量增速放緩,主要受到下游市場需求低迷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