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各國目前的國際儲備中,黃金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同時,隨著黃金現貨市場及期貨市場的活躍,黃金也成為重要的機構及個人投資工具。此外,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使黃金在工業領域方面的應用不斷擴大,并成為重要的工業金屬之一,被廣泛應用于電子計算機、通訊設備、宇航、飛機及牙科材料等領域。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國內原料黃金產量為375.155噸,其中礦產金產量為297.26噸。
一、定義及分類
在自然界中,金以單質的形式出現于巖石中的金塊或金粒、地下礦脈及沖積層中,能生產出金的天然或經加工的巖石、礦物或礦石聚集料即為金礦。金在室溫下為固體,密度高、柔軟、光亮、抗腐蝕,是展性最好的金屬,延性僅次于鉑,是延展性最好的金屬之一。我國金礦資源分為砂金礦和巖金礦兩大類。
二、商業模式
1、采購模式
金礦企業對外采購物資主要包括生產采剝服務、井巷工程建設服務等礦山服務以及火工材料、鋼球、浮選劑等生產物資。其中,炸藥、雷管等火工材料及氰化鈉等危險化學品在市場供應上受到嚴格管制,但供應相對穩定。企業在購買時按相關規定向屬地公安機關提出申請,獲批準后按規定程序到具有合法經營民爆用品器材資質的專賣公司購買并運輸入庫。其他輔料供應商市場集中度低,競爭較為充分,供需雙方采用市場化方式進行議價和批量化采購。
2、生產模式
在行業準入方面,我國對于金礦企業實行嚴格的行政許可制度,企業需依法取得《采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等相關資質后方能進行生產經營。金礦企業通常依據自身產能以及市場情況進行生產,行業內大部分企業已形成完整、成熟的工藝流程,建立了健全的生產組織管控體系,嚴格執行國家相關規定,確保持續穩定生產。
3、銷售模式
金礦企業生產的產品主要分為標準金和非標準金兩類。標準金由金礦企業直接通過金交所進行交易。非標準金由金礦企業銷售給具有《可提供標準金錠企業認定證書》的精煉加工企業,精煉加工企業將其提煉成標準金錠后可在金交所進行交易。
三、行業政策
1、主管部門和監管體制
金礦行業主管部門包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自然資源部、應急管理部、生態環境部等,行業自律組織為中國黃金協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要負責本行業發展規劃的研究、產業政策的制定、投資項目的核準和備案。自然資源部主要負責監督和管理全國的礦產資源勘查和開采,并依法對探礦權和采礦權的申請和轉讓進行管理和登記。應急管理部負責非煤礦礦山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的頒發和管理,并對非煤礦礦山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設計進行審查。生態環境部負責礦山開采環境監察、環境質量、污染源監測和相關排放物標準制定等管理工作;負責監督核查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等事項。
中國黃金協會是2001年經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和國家民政部正式批準和注冊登記的全國性社團組織,由黃金勘探、生產、加工、流通、投資企業、科研院所和黃金相關的企事業單位、社團組織等依法自愿組成。主要負責制定本行業的行規行約,維護企業公平競爭,保護行業整體利益,提高行業整體素質;接受政府委托,參與擬訂行業發展規劃,提出有關經濟政策、產業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參與制訂、修訂國家和本行業標準,組織貫徹實施并進行監督,幫助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根據授權參與行業統計,收集、分析、發布行業信息等。
2、行業相關政策
黃金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對金礦資源實行了保護性開采的政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礦產資源屬于國家所有,國家對礦產資源的勘查、開采實行許可證制度,勘查和開采礦產資源,必須依法申請登記,領取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等多項政策,科學研判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需求,結合生態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等,提出保證資源充足、穩定、可持續供應的路徑與舉措,鼓勵資源循環利用,推進資源有效保護、規模開發和集約利用,對我國金礦采選事業以及金礦企業發展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四、行業壁壘
1、行政許可壁壘
我國對開采黃金礦產實行嚴格的準入制度。按照規定,企業進行礦產勘查必須取得《勘查許可證》;申請從事黃金的采選及冶煉應符合黃金行業規劃、產業政策和國家有關投資項目核準、安全、環保等管理規定的要求,具有與開采金礦資源相適應的資質條件,并依法取得《采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涉及爆炸作業的企業需取得《爆破作業單位許可證》等許可文件。企業只能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進行采礦,并且要符合日益嚴格的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法規,成為行業進入的重要門檻之一。
2、資源壁壘
由于金礦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且相對稀缺,金礦資源儲量是金礦企業維持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導致金礦企業獲取金礦資源的競爭十分激烈。受資金等方面的約束,部分中小型企業占有的礦產資源相對較少,特別是對于未擁有獨立礦山的企業,產品供給的穩定性很難得到保障,而擁有大量優質資源儲備的企業將在行業競爭中占據先機。對于新的市場進入者,獲得優質的礦產資源成為其進入金礦行業的重要壁壘。
3、資金壁壘
金礦采選的各生產環節均需要購置大量的固定資產,礦區建設伴隨有交通、水、電等生產配套工程的建設,均對企業的資金實力提出了要求。隨著國家對礦山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要求的逐步提高,金礦企業在安全、環保方面的投資也將逐漸增大。此外,為保證礦產資源儲備,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資源勘查或者資源收購,從而形成較高的資金壁壘。
4、技術及人才壁壘
金礦勘探、開采、選礦等環節對企業的技術條件要求較高。通過技術創新,企業能夠有效地提高地質找礦能力、黃金礦石開采量、選礦處理能力等,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同時,金礦采選專業性要求較高,需要金礦企業外聘或培養具備較強專業能力的人才,形成較為完善的技術、管理團隊。因此,技術創新、具備專業技術人才成為潛在行業進入者的重要壁壘。
五、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金礦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金礦勘探以及采礦所需原材料,主要包括炸藥、雷管、鋼球及氰化鈉等。炸藥、雷管屬于民用爆破品,氰化鈉屬于危險化學品,在市場供應上受到嚴格監管,行業集中度高,產品質量以及市場價格均由相關監管部門把控。此外,其他輔料均屬于市場化產品,市場供應充足,且供應商市場集中度較低,價格波動幅度相對較小。
產業鏈下游為黃金冶煉以及黃金消費行業。黃金下游需求包括黃金飾品需求、投資用金需求、中央銀行需求、工業用金需求等,其中國內最主要的黃金消費需求為黃金首飾用金。多年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消費升級不斷推進,引起黃金首飾制品需求提升。同時,隨著科學技術進步,黃金在工業以及尖端科學領域的應用范圍擴大,也促進黃金消費量不斷提升。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全球范圍內從事銅、金、鋅、鋰等金屬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及工程設計、技術應用研究的大型跨國礦業集團,在全國17個?。▍^)和海外15個國家擁有重要礦業投資項目。2023年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加劇,推升黃金避險情緒,各國央行黃金配置熱潮延續,國際金價顯著上揚。紫金礦業緊抓市場機遇,加速項目推進,其中澳大利亞諾頓金田采選全線打通投產見效,山西紫金河灣斑巖型金礦全面建成投產,甘肅隴南紫金金山金礦開發有序推進。2023年紫金礦業礦產金產量為67.7噸,同比增長20%。
(2)山東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專業從事黃金生產的公司。山東黃金所轄礦山分布于中國山東、福建、內蒙、甘肅、新疆等地以及南美洲阿根廷、非洲加納等國家,形成了集黃金勘探、設計、研發、采礦、選礦、冶煉、黃金產品深加工和銷售、礦山裝備制造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并擁有行業領先的科技研發體系,以及礦業金融業務和資本投融資支撐平臺。2023年前三季度,山東黃金礦產金產量為29.71噸,同比下降1.97%。
六、行業現狀
自20世紀70年代黃金與美元脫鉤后,其貨幣職能有所減弱,但仍然是國際市場中重要的投資品。在各國目前的國際儲備中,黃金仍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同時,隨著黃金現貨市場及期貨市場的活躍,黃金也成為重要的機構及個人投資工具。此外,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使黃金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不斷擴大,并成為重要的工業金屬之一,被廣泛應用于電子計算機、通訊設備、宇航、飛機及牙科材料等領域。截至2022年底,我國金礦產量為3127.46噸。2023年我國黃金行業進一步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穩步推進黃金礦產資源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以資源并購等途徑加快增儲上產。據中國黃金協會數據,2023年我國國內原料黃金產量為375.15噸,其中礦產金產量為297.26噸。
七、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
近年來,金礦相關主管部門陸續發布一系列利好政策,明確金礦資源勘探、開采、選礦等方面具體要求。國家鼓勵開展跨地區、跨所有制的企業兼并重組和資源整合,推動先進技術商業化應用,以改造落后黃金采礦、選礦、冶煉生產能力,實現節能減排和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同時,自2002年起,國家在稅收政策上對金礦企業給予優惠待遇,為金礦采選行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2)下游需求旺盛
受文化、消費傳統以及黃金保值功能等因素影響,世界各國對于黃金首飾、黃金工藝品的消費需求持續旺盛。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發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購買力逐漸增強,下游黃金產品的民間消費需求也不斷增長。此外,我國工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工業用金量保持增長趨勢。
(3)技術水平持續提升
隨著金礦勘探、采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黃金利用范圍和利用效率不斷提高,我國金礦企業開采深度不斷增加,黃金回收率不斷提高,促使企業經營成本逐步下降。此外,信息技術的進步,促使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與金礦勘探、采選等環節逐步結合,助力智能礦山的建設,促進我國金礦事業可持續發展。
2、不利因素
(1)市場價格波動性大
目前,我國已探明金礦資源有限,金礦采選產品以及黃金產量難以實現高速增長。黃金產品高度同質化,其價格受全球黃金供需平衡狀況、全球宏觀經濟形勢及預期、全球重大政治事件、經濟事件以及市場投機等多種因素影響,價格具有波動性。當前全球經濟政治局勢錯綜復雜,黃金市場價格波動浮動較大,可能會對金礦企業的利潤水平、資金周轉帶來不利影響,影響金礦行業的穩定發展。
(2)采選難度加大
我國金礦以巖金礦為主,伴生金占有較大比重;且難選冶金礦資源比重較大,小型礦床多,大型、超大型礦床少。根據礦床賦存狀態不同,金礦開采方式分為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隨著行業發展,可供露天開采的金礦不斷減少,近年來我國金礦開采逐漸從露天開采向地下開采過渡。相較于露天開采,地下開采技術更為復雜,且伴隨塌陷、爆炸等風險。采選難度加大或將一定程度上影響黃金產品產量,易導致市場供需失衡。
(3)安全及環保支出增加
近年來,隨著我國推進產業轉型以及深化供給側改革,我國逐漸加大了對包括金礦企業在內的資源類企業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管理力度,使得金礦采選企業的安全及環保支出明顯增加。未來,我國將實施更為嚴格的環境保護及安全生產規定,金礦企業安全與環保方面的支出將持續增加,企業盈利空間將被壓縮。
八、競爭格局
近年來,我國黃金行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十二五”期間,我國形成了金礦勘查、礦山開采、選冶、深加工、批發零售、投資、交易市場等完整產業體系。“十三五”時期,國內金礦企業積極響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部分處于自然保護區內的礦山有序退出,部分技術裝備落后及不符合國家安全環保要求的礦山減產或關停整改,行業從規模速度型向高質量效益型的轉變。行業資源并購競爭激烈,各金礦企業力爭提升資源占有數量及質量,優勢資源進一步向大型企業集中。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金礦行業已經初步形成以紫金礦業、中金黃金、山東黃金等大型企業為主導,中小型企業并存的格局。
九、發展趨勢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數字化、自動化設備的不斷開發與應用,我國金礦采選技術和裝備水平將得到較大程度地提高,采礦的效率以及采礦回收率等指標也呈現出同步增長的態勢。同時,世界能源革命加速演進,綠色低碳轉型浪潮翻涌,全球競爭格局在信息化技術的進步中不斷重塑,推動著我國金礦產業向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方向發展。未來,隨著國內經濟穩定向好發展,我國將持續落實落后產能淘汰工作,強化金礦探勘、采選、冶煉等環節的規范化建設,聚攏優勢產能,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2024年全球及中國金礦市場供需及發展趨勢研判:全球黃金供需市場火熱,我國是黃金生產和消費大國 [圖]](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330/4279f04d08c7260a105d321a303d34a91af3a3d5.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4年全球及中國金礦市場供需及發展趨勢研判:全球黃金供需市場火熱,我國是黃金生產和消費大國 [圖]
金礦石是具有足夠含量黃金并可工業利用的礦物集合體。金礦山是通過采礦作業獲得黃金的場所,是通過成礦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可工業利用的金礦石堆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