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范圍內,鎢礦資源的分布并不均衡。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2023年全球已探測到的鎢儲量達到440萬金屬噸,同比增長15.79%。其中,中國的鎢資源儲量位居世界首位,高達230萬金屬噸,占全球總儲量的52.27%。除中國外,鎢資源較為分散。這種資源分布格局直接影響了全球鎢的生產格局。2023年,全球鎢產量為7.8萬噸,同比下降7.14%;而中國,作為鎢資源儲量大國,其鎢產量為6.3萬噸,同比下降11.27%,占據全球鎢產量的80.77%,充分表明了中國在全球鎢產業鏈中的主導地位。
一、定義及分類
鎢是一種金屬元素,單質為銀白色有光澤的金屬,硬度高,熔點高,常溫下不受空氣侵蝕,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主要用來制造燈絲和高速切削合金鋼、超硬模具,也用于光學儀器,化學儀器。我國鎢礦主要分為黑鎢礦和白鎢礦兩種。
二、行業政策
1、主管部門和監管體制
鎢礦行業主管部門包括國土資源部等。國土資源部為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的監督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的監督管理工作。
鎢礦行業協會為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下轄的中國鎢業協會,中國鎢業協會的主要職能是開展行業調查,研究制訂我國鎢行業發展戰略和策略;積極向政府有關決策部門提出建議;開展信息、技術咨詢服務,提供行業的國內外經濟技術情報和有關信息,組織經濟技術交流等。
2、行業相關政策
鑒于鎢資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中國政府積極推動鎢礦產業鏈發展。2023年8月,工信部等七部門印發《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提出科學調控稀土、鎢等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規模,有效保障國內市場供應。培育鎢等重要有色金屬產業鏈“鏈主”企業,從資源配置、品牌價值、創新能力、國際化程度等方面與世界一流企業對標對表,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
三、發展歷程
中國鎢礦行業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1970年至1989年的萌芽期。該階段行業還未形成明顯的市場競爭,主要的影響是政府的決策和支持,奠定了后續發展的基礎。鎢資源的發現奠定了行業的未來增長潛力。1990年至1999年的啟動期。中國鎢行業的產能迅速擴大,中國成為全球鎢礦的主要生產國。這一時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產量的迅速增長和國際市場的供應增加。行業開始引起國際關注。2000年至今的高速發展期,鎢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大型企業的規模優勢開始顯現,技術創新加速了產業鏈發展。中國成為全球鎢市場的主導力量,國際市場依賴中國供應。
四、行業壁壘
1、不可再生
鎢作為一種稀缺性較強且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由于鎢礦的形成需要經過數億年的地質作用,其再生周期非常長,無法通過人為手段迅速補充。目前,隨著全球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高科技領域的發展,對鎢制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導致鎢礦供應與需求之間的緊張局勢。這種不可再生性使得鎢礦行業面臨著資源枯竭和供應風險的威脅。
2、市場準入門檻高
政府對于鎢礦資源的開采和利用都有著嚴格的管控和管理制度,需要符合一系列的環保、安全、規劃等政策要求。具體而言,包括生產能力、生產規模、資源回收利用及能耗、產品質量、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等多方面的準入門檻。同時,還需要面對著可能存在的國際貿易限制、出口配額等政策風險。這些政策性的門檻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和經營風險,使得新進入者難以適應和生存于該行業。
3、技術門檻
鎢礦的開采和加工需要先進的采選、冶煉和加工技術,涉及到地質勘探、礦山開發、礦石選礦、冶煉提純等多個環節。尤其是在提煉出高純度的鎢制品時,對技術水平要求更加嚴格。這意味著進入鎢礦行業的企業需要具備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專業人才,缺乏相關技術支持的企業很難順利進入和生存于該行業。
五、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鎢礦產業鏈上游主要為鎢礦的勘探設備、開采設備和選礦設備;鎢礦產業鏈中游為鎢礦擁有商;鎢礦下游主要為鎢材、鎢絲、硬質合金等深加工產品的制造,該產品廣泛應用于切削工具、耐磨工具、礦用工具等領域;鎢礦終端應用于石化、采礦、能源、軍工、汽車、機械等領域。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鎢鉬、稀土和能源新材料三大核心業務,并構建了從前段鎢礦山采選,中端鎢鉬冶煉及鎢鉬粉末生產,到后端硬質合金、鎢鉬絲材制品、切削工具、礦用工程工具等高端深加工應用及回收全產業鏈。同時,公司擁有三家在產鎢礦企業(洛陽豫鷺,寧化行洛坑,都昌金鼎)和一家在建鎢礦企業(博白巨典)。2023年廈門鎢業鎢鉬等有色金屬營業收入為123.78億元,同比增長25.55%。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公司鎢鉬業務深加工產品的產銷和盈利的持續增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光伏用細鎢絲產品領域展現了卓越的技術、質量和規模優勢,其產銷量迅速增長,成為推動公司業績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
2017-2023年前三季度廈門鎢業鎢鉬等有色金屬經營情況
(2)崇義章源鎢業股份有限公司
崇義章源鎢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鎢精礦的采選及以鎢為原料的仲鎢酸銨(APT)、氧化鎢、鎢粉、碳化鎢粉、熱噴涂粉、硬質合金的生產及銷售。公司建立了從鎢上游探礦、采礦、選礦,中游冶煉、制粉,下游精深加工的一體化生產體系,是國內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廠商之一。公司擁有8個探礦權礦區,6座采礦權礦山。2023年前三季度,章源鎢業營業收入為25億元,同比增長0.49%;歸母凈利潤為1億元,同比下降38.03%。由于鎢上游主要原料鎢精礦(WO3≥65%)供應趨緊,鎢精礦(WO3≥65%)價格上漲,帶動公司營收攀升。同時,鎢下游市場呈弱復蘇態勢,需求低于預期,影響公司利潤水平。
2017-2023年前三季度章源鎢業經營情況(單位:億元)
六、行業現狀
全球范圍內,鎢礦資源的分布并不均衡。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2023年全球已探測到的鎢儲量達到440萬金屬噸,同比增長15.79%。其中,中國的鎢資源儲量位居世界首位,高達230萬金屬噸,占全球總儲量的52.27%。除中國外,鎢資源較為分散。這種資源分布格局直接影響了全球鎢的生產格局。2023年,全球鎢產量為7.8萬噸,同比下降7.14%;而中國,作為鎢資源儲量大國,其鎢產量為6.3萬噸,同比下降11.27%,占據全球鎢產量的80.77%,充分表明了中國在全球鎢產業鏈中的主導地位。
2015-2023年全球及中國鎢產量情況
七、發展因素
1、機遇
(1)增長穩定的市場需求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高科技領域的蓬勃發展,對鎢制品的需求逐年增加。鎢在許多行業中具有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國防軍工、汽車制造、電子通信、能源等領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車、5G通信、高溫合金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對鎢的需求將持續增長。作為全球最大的鎢礦資源擁有國,中國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還能出口到其他國家,因此中國鎢礦行業將受益于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
(2)技術創新與升級
在科技不斷進步的背景下,鎢礦行業正面臨著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機遇。通過引進先進技術、提高產品附加值、優化產業結構,鎢礦企業能夠提升整體競爭力。例如,利用地質雷達等勘探設備,可以提高鎢礦資源的勘探精度和效率,降低開采成本。同時,開發鎢材、鎢絲等深加工產品,能夠拓寬應用領域,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此外,加強與國際先進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引進外資和技術,也是推動鎢礦行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有效途徑。
(3)政策支持和國際合作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鎢礦資源國,政府對鎢礦行業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部署,鎢礦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政府通過出臺一系列政策,如《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旨在科學調控鎢等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規模,有效保障國內市場供應。同時,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推進,鎢產品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為鎢礦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2、挑戰
(1)資源枯竭與開采成本上升
中國鎢礦資源雖然豐富,但經過多年的開采,優質礦藏逐漸減少,資源枯竭問題日益突出。這導致開采成本不斷上升,企業利潤空間受到壓縮。同時,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企業需投入更多資金用于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進一步增加了運營成本。因此,如何在資源枯竭和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保持競爭力,是鎢礦企業需要面對的重要挑戰。
(2)宏觀經濟波動風險
鎢礦行業的景氣度與全球經濟走勢緊密相關,全球經濟的波動將鎢產品的價格和下游需求,特別是出口需求,進而導致鎢礦企業的收入和利潤產生波動。如全球經濟下行等外部因素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將影響鎢下游市場需求并可能導致鎢礦企業經營業績發生較大波動。
(3)產業升級與結構調整的壓力
面對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和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鎢礦行業需要加快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的步伐。然而,由于歷史原因和體制機制等因素的制約,鎢礦行業在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方面面臨著諸多壓力。企業需要加大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推動產品升級換代;同時,還需要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提高整體產業競爭力。此外,人才培養和引進也是鎢礦行業在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過程中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
八、競爭格局
鎢礦市場具有高準入門檻和行業集中度高的特點。頭部企業不僅擁有完整的鎢工業產業鏈,還具備從開采鎢原礦、冶煉鎢礦到生產銷售下游深加工產品的全方位能力。然而,在鎢礦下游深加工系列產品的銷售中,各企業表現各有千秋。目前,鎢礦行業的龍頭企業主要包括央企國資背景的中鎢高新和民營領軍企業廈門鎢業。這些企業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引領著行業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中國鎢礦資源的分布呈現出明顯的不均衡性。江西、湖南、廣西等省份的少數企業掌握了大部分的鎢礦開采權,這使得這些地區在鎢礦行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九、發展趨勢
1、技術升級與綠色發展
隨著科技進步和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中國鎢礦行業將積極推動技術升級和綠色發展。一方面,行業將加大對環保技術和裝備的研發和應用,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例如,引入先進的礦石選礦技術、高效的礦山智能化系統,實現礦石的精細分離和資源循環利用。另一方面,行業將推動綠色礦山建設,采用低碳、清潔的生產工藝,減少廢棄物和尾礦的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通過技術升級和綠色發展,中國鎢礦行業將實現可持續發展,并提升國際競爭力。
2、產業鏈延伸與多元化發展
中國鎢礦行業將積極推動產業鏈的延伸和多元化發展。傳統的鎢礦行業主要集中在礦石開采和初加工環節,而未來將更加注重價值鏈的延伸和拓展。一方面,行業將加強深加工環節的發展,提高鎢制品的附加值。例如,通過進一步提高鎢制品的質量和技術含量,拓展高端市場,滿足不同領域的需求。另一方面,行業將積極推動與相關產業的合作,實現產業鏈的協同發展。例如,與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電子通信等行業展開合作,提供定制化的鎢制品解決方案。通過產業鏈延伸和多元化發展,中國鎢礦行業將實現轉型升級和全面發展。
3、國際化戰略與市場拓展
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和貿易自由化的推進,中國鎢礦行業將更加注重國際化戰略和市場拓展。一方面,行業將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資源合作,共享優勢資源,實現互利共贏。例如,通過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與沿線國家的合作,形成資源互補和市場融合。另一方面,行業將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在國際市場上樹立中國鎢礦行業的品牌形象。通過提高產品質量、加強市場營銷和服務,積極開拓新興市場,擴大出口規模。通過國際合作與市場拓展,中國鎢礦行業將實現全球資源優勢的最大化,提升國際競爭力。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