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資項目應具備哪些基本條件,審批流程是什么?
政府投資項目一般是指使用財政性資金,以及用財政性資金作為還款來源或還款擔保的借貸性資金投資建設的基礎性和公益性項目,包括新建、擴建、改建、技術改造等類型的項目。政府投資以非經營性項目為主,投向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社會公益服務、公共基礎設施、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重大科技進步、社會管理、國家安全等公共領域。
特許經營正不斷成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隨著政企合作新機制政策體系的完善,支撐新機制的“四梁八柱”已經建立了起來,聚焦于使用者付費的特許經營成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本級國企參與、民營企業參與、項目經濟可行性是新規下特許經營項目實操的核心關鍵點,本文根據特許經營新規并結合項目經驗梳理了在新規下特許經營項目必須了解的幾個要點。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業務開展方法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是指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決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工程建設項目、與社會公共秩序相關的重大活動等重大事項在制定出臺、組織實施或審批審核前,對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開展系統的調查,科學的預測、分析和評估,制定風險應對策略和預案。目的是有效規避、預防、控制重大事項實施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社會穩定風險,從而更好地保障重大事項順利實施。
可行性研究報告重要之處及應用
在投資決策的前期,進行一項全面的可行性研究是至關重要的。這一過程涉及到深入的調查和實用的預測方法,以確保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全面的評估,并提前識別潛在的風險。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科學地預測項目的未來潛力,并為投資決策提供堅實的基礎。
可行性研究報告類型及要求
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從事一種經濟活動(投資)之前,企業從國家政策、市場形勢、建設方案、生產工藝、設備選型、投資估算、投資風險等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確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判斷項目是否可行,估計成功率大小、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決策者和主管機關審批的上報文件。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與審批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是確定建設項目之前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工作,是在投資決策上的合理性,技術上的先進性和適應性以及建設條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從而為投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可行性研究可分為投資機會研究、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及項目申請報告這四個階段。
國企投資項目可研的重要性及意義
國企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簡稱“可研”)是指在國有企業進行項目投資決策時,通過系統的調研、分析與評估,全面考察項目在技術、經濟、市場、環境、社會等多維度的可行性和潛在風險,為最終的投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的過程。
國企投資項目可研的核心要點解析
國企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不僅僅是對項目技術可行性的單純評估,更是涵蓋了經濟效益、環境影響、社會接受度、法律合規性等多方面的綜合考量,是確保投資決策科學性、有效性的基石,其規范內容和核心要點的深入理解與準確把握,對于推動國企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發改委發文,9月1日起,這11類重大項目實施“項目后評價”!
為健全重大項目后評價制度,規范項目后評價工作,提高投資決策水平和投資效益,建立政府投資支持基礎性、公益性、長遠性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加強政府和企業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2024年7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重大項目后評價管理辦法》的通知。
發改委:重點民間投資項目,按照規定,予以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
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增強促進民間投資政策制定的針對性,持續加大對民間投資項目的支持力度,抓好抓緊抓實促進民間投資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金融監管總局于2024年8月發布關于建立促進民間投資資金和要素保障工作機制的通知,共同決定建立以統計數據為基礎,以重點項目為抓手,以政策為支撐的促進民間投資資金和要素保障工作機制。
2025年中央預算內民政領域項目儲備及申報介紹
中央預算內投資對項目原則上按照東、中、西部地區(含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分別享受中、西部政策地區)分別不超過平均總投資或床位平均建設投資(簡稱“平均投資”)的 30%、60%和 80%的比例進行支持(定額支持項目除外)。對低于平均投資的項目按照實際投資,原則上給予上述相應比例支持。對高于平均投資的項目,超出部分請各地自行解決。對兒童福利院、未成年人保護中心、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站、精神衛生福利設施、優撫醫院、光榮院的改擴建項目,支持額度按照上述支持標準的 50%申請。
2025年生態保護修復領域國債資金及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編報工作開始
據悉,國家相關部委組織開展2025年生態保護修復領域國債資金及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編報工作,為2025年的中央預算內資金和超長期國債項目申報做準備,于10月底前提交投資計劃申報表及擬申報的新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具體以當地通知為準)。
2025年超長期國債項目申報
據悉,2025年超長期國債項目近日將開始申報。我國發行的國債按照國債發行對象和資金用途,可分為普通國債、定向國債、專項國債和特別國債。其中,特別國債其專款專用、用途靈活、不列入財政赤字等特點,可為財政有效開源增支,是助力經濟增長的“增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