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可研是圍繞這三個方面展開研究認證的。具體講,必要性指的是項目投資,可行性指的是項目方案,可控性指的是項目風險。
1.項目建設的必要性:主要考量的是需求端,從是否有需求以及需求的可靠性方面進行研究;
2.項目方案的可行性:主要考量的是要素、資金、建設等,具體從要素保障、工程建設、項目運營、財務合理性及經濟可行性等角度進行可行性的認證。
3.項目風險可控性:主要強調風險管控的能力及應急保障措施。
預見性:可行性研究不僅應對歷史、現狀資料進行研究和分析,更重要的是應對未來的市場需求、投資效益或效果進行預測和估算。
客觀公正性:可行性研究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按照客觀情況進行論證和評價。
可靠性:可行性研究應認真研究確定項目的技術經濟措施,以保證項目的可靠性,同時也應否定不可行的項目或方案,以避免投資損失。
科學性:可行性研究必須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進行市場預測、方案比選與優化等,運用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和方法來分析評價項目的財務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等,為項目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合規性:可行性研究必須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必須重視生態文明保護和安全生產。充分考慮與建設和諧社會和美麗生活相適應。
1.可研內容方面,要內容齊全、數據準確、充分論證,有明確的結論,目的是為了讓決策者能夠明確項目、定下方案,知道自己應當承擔多大的風險與責任。
2.可研里面涉及到工程重大技術、設計施工方案以及財務資金籌資融資方案時,不能只就一個方案進行好與壞的分析,一定要對兩個方案以上進行比較分析,同時還應對研究過程中的重大分歧及最終沒有采納的理由。
3.可研報告應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投資人的相關要求。
4.項目投資,畢竟是一個經濟行為,無論是政府投資還是企業投資,都要講究經濟合理性。因此,可研要以經濟效益或投資效果為中心進行分析研究。
5.項目建設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參與的人、事、物、資金非常多。因此,可研里面采用的主要設備規格、參數應當滿足預訂貨的要求;如果需要引進有關技術設備,應當滿足談判及草簽合同的需求;可研里面確定的主要工程技術指標與數據,要滿足初步設計的要求。
6.可研關于項目投資及成本費用的估算,應當是分項進行、詳細估算,估算準確度應滿足決策需求,且經濟分析結果應當可信、不能出現顛覆性結果。
7.可研中的融資方案,應明確投資數額、時間及幣種,以滿足項目建設方資金籌措及使用計劃的需求,同時也應滿足金融機構決策的需求。
8.可研的影響分析需求客觀、公正、全面,對項目的持續性給出明確結論,對存在的風險提出足夠的提示與分析,并給出應對的措施及建議。
最后,可研根據每個項目的不同與復雜程度,在內容及重點方向上也是不同的,上面只是給出了基本的深度要求,還是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