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用途分類 | 目的 | 要點 |
發改委/經信委/政府部門立項可行性研究報告 | 政府部門立項、申請補助資金、申請項目用地 | 產業政策、市場分析、節能環保、稅收就業等 |
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可行性研究報告 | 專項債券發行 | 產業政策、市場分析、技術工藝及設備明細、財務評價、項目風險等 |
銀行貸款可行性研究報告 | 銀行貸款 | 產業政策、市場分析、技術工藝及設備明細、財務評價、項目風險等 |
療機構設置可行性研究報告 | 申請設立醫療機構,衛計委/衛健委審批 | 針對的疾病種類以及人群、服務半徑、醫療設備、醫院配備人員、財務評價 |
設立交易中心/交易所可行性研究報告 | 申請設立交易中心,省政府或省金融辦審批申請設立交易所,國務院或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審批 | 管理團隊、交易品種、項目方案、交易場所管理度、財務分析、風險控制 |
井購或合資用可行性研究報告 | 央企國企井購或者合資成立新公司,報集團或國資委審批 | 項目必要性、市場分析、標的企業或者合作企業的基本情況、并購或者合資方案、財務分析、風險控制 |
投資決策可行性研究報告 | 企業投資決策依據 | PEST分析、市場分析、SWOT分析、競爭企業研究、技術工藝、財務評價等 |
一、可行性研究報告類型
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從事一種經濟活動(投資)之前,企業從國家政策、市場形勢、建設方案、生產工藝、設備選型、投資估算、投資風險等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確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判斷項目是否可行,估計成功率大小、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決策者和主管機關審批的上報文件。
可行性研究報告用途分類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各類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側重點差異較大,但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
1、投資必要性。主要根據市場調查及預測的結果,以及有關的產業政策等因素,論證項目投資建設的必要性。
2、技術可行性。主要從事項目實施的技術角度,合理設計技術方案,并進行比選和評價。
3、財務可行性。主要從項目及投資者的角度,設計合理財務方案,從企業理財的角度進行資本預算,評價項目的財務盈利能力,進行投資決策,并從融資主體(企業)的角度評價股東投資收益、現金流量計劃及債務清償能力。
4、組織可行性。制定合理的項目實施進度計劃、設計合理組織機構、選擇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建立良好的協作關系、制定合適的培訓計劃等,保證項目順利執行。
5、經濟可行性。主要是從資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項目的價值,評價項目在實現區域經濟發展目標、有效配置經濟資源、增加供應、創造就業、改善環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
6、社會可行性。主要分析項目對社會的影響,包括政治體制、方針政策、經濟結構、法律道德、宗教民族、婦女兒童及社會穩定性等。
7、風險因素及對策。主要是對項目的市場風險、技術風險、財務風險、組織風險、法律風險、經濟及社會風險等因素進行評價,制定規避風險的對策,為項目全過程的風險管理提供依據。
二、一般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主要內容和要求
1、基本情況: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名稱、法定地址、宗旨、經營范圍和規模;合營各方名稱、注冊國家、法定地址和法定代表人姓名、職務、國籍;企業總投資、注冊資本股本額(自有資金額、合營各方出資比例、出資方式、股本交納期限);合營期限、合營方利潤分配及虧損分擔比例;項目建議書的審批文件;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負責人名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概況、結論、問題和建議。
2、產品生產安排及其依據。要說明國內外市場需求情況和市場預測的情況,以及國內外目前已有的和在建的生產裝備能力。
3、物料供應安排(包括能源和交通運輸)及其依據。
4、項目地址選擇及其依據。
5、技術裝備和工藝過程的選擇及其依據(包括國內外設備分批交貨的安排)。
6、生產組織安排(包括職工總數、構成、來源和經營管理)及其依據。
7、環境污染治理和勞動安全保護、衛生設施及其依據。
8、建設方式、建設進度安排及其依據。
9、資金籌措及其依據(包括廠房、設備入股計算的依據)。
10、外匯收支安排及其依據。
11、綜合分析(包括經濟、技術、財務和法律方面的分析)。要采用動態法和風險法(或敏感度分析法)等方法分析項目效益和外匯收支等情況。
12、必要的附件。如合營各方的營業執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證明書;合營各方的資產、經營情況資料;上級主管部門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