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支持、運營商對基礎設施的大力建設與部署以及終端應用生態的蓬勃發展,近年來我國電信業務收入收穩步增長,2023年我國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68萬億元,同比增長6.29%,與此同時,算力等新型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和千兆用戶規模保持快速增長,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2023年全球虛擬主機市場規模增長至48.01億美元,中國虛擬主機市場規模增長至7.72億美元,中國虛擬主機市場規模占全球16.08%的市場份額。
據統計,2022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總產值已經攀升至5007億元,同比增長6.76%;2023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總產值繼續攀升,達到了約5730億元,增長率達到14%。
據統計,2019年我國虛擬數字人行業市場規模為20.5億元,到2022年,我國虛擬數字人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120.8億元,市場規模快速增長。預計2025年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80.6億元。
數據顯示,近年來水利信息化行業發展持續向好,市場規模在2022年達到473.4億元左右,較2021年增長35.5%。
盡管國產高端機床數控系統與國外相比在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但近年來在多軸聯動控制、功能復合化、網絡化、智能化和開放性等領域也取得了一定成績,市場規模持續上漲。2023年我國機床數控系統市場規模達144.83億元,同比增長4.66%。
目前,地理遙感信息服務已經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社會各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發揮重要作用。2022年我國地理遙感信息服務行業總產值約為7787億元,同比增長3.5%。
從產業規模角度看,系統仿真市場呈現了高速增長性、廣泛擴展性等特征,尤其是在軍工、交通、教育、通信、醫學、能源等行業改革發展的強勁需求拉動下,系統仿真行業規模呈現了大幅擴張態勢,2022年,中國軍用計算機仿真(軟件)市場規模增至153.46億元。
2022年中國數字孿生市場規模為104億元,同比增長35.0%,2020-2022年CAGR為65.4%。隨著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推進,數字孿生滲透率也將上升,推動國內未來數字孿生市場規模增長,預計2025年國內市場規模將達375億元,2022-2025年CAGR為54.3%。
截止到2019年底,已有7904家企業入局呼叫中心行業。但2020年受疫情影響,我國經營呼叫中心業務的企業數量下降6.59%到7383家,2023年上半年,企業數量仍保持下降趨勢,同比下降17.77%至5114家。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同比增長16.2%;其中,5G、數據中心等信息類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3.1%,工業互聯網、智慧交通等融合類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4.1%。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稅務信息化行業市場規模約為404億元,同比增長6.9%。
據統計,截至2022年中國AR眼鏡產量約為57萬臺,需求量約為20.13萬臺。截至2022年我國AR眼鏡市場規模約為16.68億元,其中消費級規模約為1.34億元,企業級規模約為15.34億元。
2022年我國智能交通行業市場規模接近2035.8億元,同比增長8.54%,2015年到2022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4.1%,保持著較為高速的發展。
截至2022年我國ERP軟件行業市場規模約為408.5億元。
當前看,軟件市場規模仍有提升空間,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智能教育市場規模達712.1億元,2017-2021年復合增長率為15.93%,2023年中國智能教育市場規模為934.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