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由于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逐步擴展,中國衛星定位服務產業已經展現出了迅猛的增長勢頭。據統計,2022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總產值已經攀升至5007億元,同比增長6.76%;2023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總產值繼續攀升,達到了約5730億元,增長率達到14%。
一、定義及分類
衛星定位是利用衛星系統向地面或空中接收設備發送無線信號,從而確定接收設備的位置的技術。最常見的衛星定位系統是全球定位系統(GPS),由美國國防部維護。GPS系統由一組衛星組成,它們不斷地向地球發送信號,接收設備接收這些信號后通過計算信號的傳播時間和來自不同衛星的信號之間的差異,可以確定接收設備的精確位置,包括經度、緯度和海拔高度。
除了GPS之外,還有其他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如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歐盟的伽利略系統、中國的北斗系統等。這些系統都提供類似的定位功能,但在一些特定地區或特定應用場景下,可能會有性能上的差異。
二、行業政策
1、監管部門及主要職責
中國衛星定位行業主要采用統一監管和行業自律相結合的管理模式。行業的主管部門包括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和自然資源部。行業內自律性組織主要包括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上海衛星導航定位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此外,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行業還需要接受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和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等自律性組織的指導管理。
2、相關政策
1、國家層面相關政策
衛星定位行業是國家重點扶持和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行業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國家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產業發展與創新。相關單位發布的文件中都明確要加大對衛星應用產業的扶持力度,將衛星應用產品列入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促進衛星應用產品成為有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這些產業政策、文件為衛星定位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廣闊的市場前景。
2、地方層面相關政策
全國各省市區域也積極針對自身發展需求,結合已有基礎、優勢和特點,通過大力推進衛星定位服務與地方傳統經濟相結合的深化應用,實現當地衛星定位產業發展水平和規模的全面提升,從而助力地方經濟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三、發展歷程
1、全球發展歷程
全球衛星定位行業經歷了多個階段的發展,從軍事應用到民用應用,從單一系統到多系統融合,已經成為了全球信息化和智能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球衛星定位行業發展發展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具體如下:
2、中國發展歷程
中國衛星定位行業發展經歷了初期階段(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研發與試驗階段(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系統建設階段(2000年代至2010年代初)、全面建設與應用推廣階段(2010年代至今)共四個發展階段。在經歷了多年的努力和發展后,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已經成為世界上五大衛星導航系統之一,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應用和認可。未來,中國衛星定位行業將繼續加強技術創新、推動應用拓展,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全球衛星導航行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四、行業壁壘
高精度位置服務是國內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近年來的發展趨勢,產業已經進入了一個中長期的上升階段,未來還將保持持續快速增長。同時,中國衛星定位行業發展面臨技術、人才、資金、供應商渠道、客戶渠道等一系列壁壘。
五、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供應鏈主要包括上游設備制造商、中游系統集成商和下游服務提供商。上游設備制造商負責生產衛星導航芯片、接收機等核心設備;中游系統集成商則將這些設備集成到系統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下游服務提供商則直接為客戶提供位置服務。
中國衛星定位行業的主要生產商包括北斗星通、中國衛星、海格通信等。這些企業在衛星導航技術研發、終端設備制造等領域具有深厚的積累和優勢。
中國衛星導航產業鏈可以分為:上游包括基礎器件、基礎軟件、基礎數據等。基礎部件是產業自主可控的關鍵環節,基礎部件作為自主可控最關鍵的部分,主要由基帶芯片、射頻芯片、板卡和天線構成。芯片是對導航定位接收電路的小型化和集成化,通過接收由導航衛星發射的特定頻率無線電信號,對無線電信號中信息的解析、計算和處理,獲得當前的位置、時間等數據并向外輸出,實現定位導航授時等功能。產業鏈中游是各類終端集成產品和系統集成產品研制、生產及銷售等;下游為運營服務,主要應用于交通運輸、電力應用、智能手機、車載終端、公安、防災減災等領域。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北京北斗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北斗星通所處行業是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公司所從事的業務涵蓋衛星導航和無線通訊兩個行業領域,歷經20余年發展,公司“因北斗而生,伴北斗而長”,是中國衛星導航產業首家上市公司,也是最早從事導航定位業務的專業化公司之一。北斗星通自主研發的衛星導航定位芯片、模塊、板卡、天線等基礎器件/部件基礎產品全面領跑行業,為全球用戶提供卓越的產品、解決方案及服務,全力打造全球領先的“位置數字底座”。
北斗星通主營業務包括芯片及數據服務、導航產品、陶瓷元器件。芯片業務是公司的核心優勢業務,面向高精度和標準精度的定位應用需求,提供自主研發的芯片、模塊和板卡等基礎器件,處于國內領先、國際一流地位。據企業公告數據顯示,2023年,北斗星通芯片及數據服務營業收入7.22億元,占總營收的15.60%;導航產品營業收入6.37億元,占總營收的17.69%。
2、成都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振芯科技是最早參與中國北斗衛星導航應用研制的企業之一,專業從事衛星導航定位終端產品技術開發、應用、生產和運營服務,全程參與了北斗一代、二代、三代應用終端研制及衛星應用服務,已形成九大系列百余項產品,包括手持、車載、船載、機載等,功能涵蓋定位、導航、授時、測速、指揮及短報文通信,是國內系列全、種類多、應用覆蓋面廣的北斗廠商之一。
振芯科技在北斗板塊具有“元器件—終端—系統應用”的全產業鏈研發和服務能力,基于自主研制的北斗芯片,向客戶提供優質的北斗模塊及終端產品,產品在高動態、抗干擾、安全性和兼容互操作等方面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在北斗二代時期,振芯科技是國內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終端骨干領先型企業,目前正逐步向北斗三代產品更迭,逐步拓展“北斗+”融合市場,積極布局能源、鐵路、水利、應急管理等應用領域。數據顯示,2023年振芯科技集成電路業務營收4.55億元,占總營收的53.41%;北斗導航綜合應用營收2.07億元,占總營收的24.30%。
六、行業現狀
近年來,由于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逐步擴展,中國衛星定位服務產業已經展現出了迅猛的增長勢頭。據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總產值已經攀升至5007億元,同比增長6.76%。2023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總產值繼續攀升,達到了約5730億元,增長率達到14%。
七、發展因素
1、機遇
中國衛星定位產業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一是隨著5G、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對高精度衛星定位服務的需求將不斷增加;二是國家政策的支持也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隨著衛星定位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進步,其精度、穩定性、覆蓋范圍等方面都在不斷提高;四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衛星定位技術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展,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五是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將為行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和動力。
2、挑戰
我們也需要注意到,中國衛星定位行產業的發展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例如,技術瓶頸、高端市場對基礎元器件門檻性要求、市場競爭等問題都需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來應對。
八、競爭格局
由于GPS衛星導航起步早、發展成熟,國際知名跨國公司很早就控制了衛星導航定位的核心技術,國內高精度導航系統產業上游環節長期被國際衛星導航產業巨頭壟斷。由于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領域,尤其是上游芯片、板卡/模塊領域進入門檻高、研發資金需求大,因此,國內競爭者數量不多。
目前,國內衛星定位市場主要企業主要包括北京遙測技術研究所(航天九院704所)、西南電子技術研究所(電子第十所)、西安導航技術研究所(電子第二十所)、石家莊通信測控技術研究所(電子第五十四所)、北斗星通、合眾思壯、振芯科技等。
九、發展趨勢
中國的高精度衛星定位應用產業已經進入了一個中長期的上升階段,行業將迎來由技術融合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共同帶來的升級變革,未來還將保持持續快速增長,行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機遇。中國衛星定位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是多樣化、智能化、融合化、國際化的,將不斷推動行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