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咖啡行業界定及分類
咖啡(英語:coffee),是用經過烘焙磨粉的咖啡豆制作出來的飲料。作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其與可可、茶同為流行于世界的主要飲品。日常飲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配合各種不同的烹煮器具制作出來的,而咖啡豆就是指咖啡樹果實里面的果仁,再用適當的方法烘焙而成。
咖啡豆的化學成份相當復雜,主要是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和水分。而脂肪、丹寧酸、蛋白質等物質在對咖啡的特殊風味影響最大。一般而言,成熟度越高,咖啡的含糖量越高,咖啡能夠呈現出一種酸甜均衡的高級質感,同時碳水化合物不僅本身經過焙炒之后,會散發咖啡香氣,同時也會吸附揮發性香氣,使咖啡呈現特殊的風味(主要指香氣與口感)。總體而言,單一豆種的風味由于產區、處理方式與烘焙深度的差異,都可能存在不同,種植環節提供基礎的風味要素;烘焙環節以最大程度固定和表現某種或幾種特殊風味為目標,通過控制烘焙溫度曲線,含水率等要素,而一般的處理方式主要目的為獲得或強化特殊風味特質,去除雜味。
咖啡豆的品種主要分為三大類:阿拉比卡種、羅布斯塔種、利比里卡種。其實咖啡屬的植物約有40種,但能夠生產出具有商品價值咖啡豆的僅有阿拉比卡種、羅布斯塔種、利比里卡種。
按咖啡豆種類分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按咖啡豆的烘焙程度分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中國咖啡行業政策環境
目前,咖啡行業由食品藥品監管局承擔行業宏觀管理職能,主要負責制訂產業政策,指導技術改造。從我國咖啡行業管理的情況來看,政府職能部門按照產業政策進行宏觀調控,各企業面向市場自主經營,已充分實現了市場化競爭。
咖啡行業相關現行標準
資料來源:工標網
目前我國對咖啡行業實施差異進口關稅政策,進口普通稅率與最惠國稅率差異較大,咖啡進口政策主要向發展中國家傾斜,同時針對生豆、烘焙豆與加工品制定了不同的稅率以保護國內咖啡加工產業的發展。
咖啡行業相關進出口稅率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
為了促進食品飲料行業發展,我國陸續發布了許多政策,如2019年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了食品生產經營者委托生產食品的,應當委托取得食品生產許可的生產者生產,并對其生產行為進行監督,對委托生產的食品的安全負責。
國家層面食品飲料行業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咖啡行業法規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保障食品安全是建設健康中國、增進人民福祉的重要內容,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國務院發布了《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十四五”規劃》,強調要立足國情民情、跟蹤國際前沿,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強化底線思維,聚焦安全導向,突出重點,提升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服務政府食品安全管理、公眾健康和食品行業健康發展。,指明了食品行業改革的方向。
新制定或修訂的法律法規及行業政策,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9 修訂)《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2020年修訂)等,對食品企業的生產經營、產品質量、食品安全提出了規范化的要求,同時對食品行業的發展表示支持。高標準行業法律法規及行業政策的提出將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對生產經營、產品質量及安全均有高要求的優質食品企業將獲得更多擴大經營及整合資源的機會。
本文內容摘自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咖啡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決策建議報告》
三、中國咖啡產業鏈分析
就我國咖啡整體產業鏈而言,可以劃分為上游種植、中游深加工和下游流通三個環節,其中上游咖啡豆整體議價能力極低,加之國內咖啡豆國際競爭力較低,整體利潤水平非常有限;中游主要為咖啡豆的深加工(烘焙、浸提等),企業較為分散,利潤略高于上游;下游流通環節包括零售和批發,需求量大,集中度較高,咖啡館屬于零售端,整體利潤較高,尤其是品牌效應下附加值提升,議價能力最強。
咖啡產業鏈全景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四、咖啡行業供給分析
2013-2016年國內咖啡豆產量呈現增長態勢,2017-2021年國內咖啡豆產量呈現下滑態勢。2021年我國咖啡豆產量10.91萬噸,同比2020年的13.55萬噸下降了19.48%,近幾年我國咖啡豆產量情況如下圖所示:
資料來源:中國農業部
五、中國咖啡需求分析
一)我國咖啡豆供需情況
2021年我國咖啡豆產量10.91萬噸,進口量9.16萬噸,出口量2.16萬噸,國內咖啡豆需求量17.91萬噸。
2013-2021年中國咖啡豆行業供需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農業部 中國海關
二)我國咖啡豆銷售平衡情況
2021年國內咖啡行業產值24.02億元,進口金額18.66億元,出口金額4.98億元,國內咖啡豆市場規模約37.7億元。
2013-2021年中國咖啡豆行業銷售平衡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農業部 中國海關
三)我國咖啡市場規模及細分情況
2021年我國咖啡市場規模1507.25億元,同比2020年的1376.5億元增長了9.5%,近幾年我國咖啡市場規模情況如下圖所示:
2016-2021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其中,現磨咖啡規模519.4億元;速溶咖啡700.2億元;即飲咖啡規模171.1億元。主要細分產品規模情況如下圖所示:
2016-2021年中國咖啡細分市場規模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六、我國咖啡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咖啡產品逐漸豐富,咖啡液成行業新發展方向
隨著消費者需求多樣化,咖啡企業開始研發新的產品。在線下,已有一批咖啡、茶飲品牌開始使用咖啡液進行茶飲制作。咖啡液產品,在線下的茶飲店、咖啡店具備巨大B端運用市場;在C端由于其口味創新/便攜場景,能夠給包裝類咖啡帶來巨大場景創新。咖啡+茶飲的新型品類深受消費者歡迎。此外,咖啡液的使用能降低咖啡館的門檻,幫助企業降低咖啡制作成本。
2、布局線上和線下,助推咖啡行業可持續發展
受疫情多變的影響,咖啡企業面臨著短暫沖擊,在咖啡店經營上遇到挑戰。為促進咖啡產品的正常銷售,咖啡企業應采取“線上+線下”的運營模式,滿足各場景使用的需求。在疫情反復持續的背景下,店鋪租金紅利潮退去,加上國家政策輔助支持,咖啡企業應布局門店位置,如布局社區店等小型業態,實現企業降本增效。
3、青年人成咖啡主要消費群體,具備顏值及社交屬性咖啡深受消費者喜愛
在Z世代成為消費主體之后,生活的標簽就被打上了享樂主義、休閑主義、體驗感、潮玩、創新等標簽。從“0糖0卡”到“生椰拿鐵”,聯名、跨界、新品成快咖啡品牌破圈營銷的核心方式,快咖啡已不再是普通飲料,逐步開始向顏值、社交及功能性方向拓展。具備社交屬性的咖啡企業更容易搶占咖啡市場份額。
4、平價咖啡涌現,下沉市場成咖啡企業的新戰場
目前,一二線城市咖啡市場競爭激烈,知名品牌如瑞幸咖啡、星巴克等開始下沉三四線城市,開始推出平價咖啡,吸引更多潛在消費者。三四線城市成為咖啡企業競爭的重要市場,下沉市場讓品牌有機會打造全新的品牌矩陣。為提高市場份額,咖啡企業應為客群定制新品類,建立與下沉市場消費者的深度鏈接;拓展新場景,豐富下沉用戶的生活片段。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咖啡行業投資機會分析及市場前景趨勢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咖啡行業投資機會分析及市場前景趨勢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咖啡行業投資機會分析及市場前景趨勢報告》共九章,包含咖啡行業重點區域市場需求分析,中國咖啡領先企業經營分析,中國咖啡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