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肉制品行業政策基調
從對肉制品行業相關政策的梳理可以看出,在2019年以前,國內政策整體基調以保障肉制品食品安全為主;2019年前后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之后政策以保障肉類供應,特別是豬肉供應為主要目的,同時不斷的加強肉制品市場安全監督,政策轉變為食品安全和保障肉類供應兩大基調。
中國肉制品行業政策基調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國家部委肉制品相關政策
相關報告:智班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肉制品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規模預測報告》
肉制品種類繁多,香腸、火腿、培根、醬鹵肉、燒烤肉等均屬于肉制品。我國肉制品產業鏈中,上游為家禽的養殖及屠宰;中游為肉制品的加工,主要包括粗加工及精細加工;下游為肉制品的販賣,最后到達終端消費者。近年來,我國各部委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保障上游及肉制品行業生產安全,保障肉類的有序供應。值得注意的是,電子信息技術的崛起給肉類等農產品監管提供了有效的手段,2020年1月20日農村農業部發布了《數字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加快應用個體體征智能監測技術,加強動物疫病疫情的精準診斷,預警、防控,推進養殖場(屠宰、飼料、獸藥企業等)數據直連直報,構建“一場(企)一碼,一畜(禽)一碼”動態數據庫,實現畜牧生產、流通、屠宰各環節信息華聯互通,強化了肉及肉制品行業產品溯源。
截止至2021年9月肉制品行業相關政策盤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三、31省市自治區肉制品行業相關政策匯總
早在201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李克強強調,食品安全是關乎人人的重大基本民生問題,要堅持標本兼治,主動出擊,把解決影響人民群眾食品安全的突出問題同構建長效機制更好地結合起來,把綜合整治攻堅戰持久戰引向深入,堅決依法嚴懲重處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肉制品作為食品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肉類食品安全生產一直是我國各省市自治區的政策基調,圍繞保障肉制品安全供應,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肉制品的違法行為,同時優化肉制品產業鏈結構出臺了多項政策。從地區政策特點看,西北地區肉制品行業相關政策保持優勢養殖地區重點扶持及安全生產雙向并行,華東等肉制品重點消費區域政策則以加強肉制品安全監督管理、保障肉制品市場有序供應為主要目的。
截止至2021年9月31省市自治區肉制品行業相關政策匯總(一)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截止至2021年9月31省市自治區肉制品行業相關政策匯總(二)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截止至2021年9月31省市自治區肉制品行業相關政策匯總(三)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三、重點地區肉制品行業發展目標
1、肉制品產業發展發展規劃
為進一步壯大肉及其制品行業,內蒙古自治區為完善肉及其制品物流體系提出,“十四五”時期,內蒙古郵政、快遞擬建設物流園區(樞紐場站)冷庫共16個,總庫容約105.78萬立方米;山西省提出要打造牛肉系列產品、羊肉系列產品、醬肉等拳頭產品;重慶市提出要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協同發展,壯大糧油、肉制品、調味品、菌類、水果、優質白酒、林竹產品等川渝特色食品飲料產業集群;貴州省到 2022 年, 支持建設養殖、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發展的一體化企業 5—10 個,鼓勵引導建設生豬產品直銷店、體驗店 100 個 。
中國重點省市自治區肉制品行業發展規劃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肉制品質量提升目標
肉制品質量安全保障是關乎老百姓生命安全的頭等大事,目前各區域在肉制品監管方面已取得較大的進展,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山東、河南、陜西、甘肅等省份提出了肉制品質量安全保障發展的目標,其中山東省提出肉制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更加完善,大型企業2021年底全部建立并實施HACP、IS022000等管理體系;規模以上企業實施 HACCP、IS022000等管理體系2021年底達到85%2022年底達到90%,2023年底達到95%以上;河南省提出推動小型肉制品生產企業和小作坊2023年底前實施6S管理體系達到100%。肉制品年度總體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其余省份肉制品質量安全保障發展目標如下表所示:
重點省份肉制品質量安全保障發展目標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肉制品行業市場運行態勢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肉制品行業市場運行態勢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共十六章,包含2025-2031年肉制品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防范,肉制品行業發展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發展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