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是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京郊進入收獲季節。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2021年京郊秋糧收獲面積將超過70萬畝,比上年明顯增加。全市蔬菜播種面積38.6萬畝,同比增長28.4%;產量84.3萬噸,同比增長27.3%。
近日,來到位于房山區石樓鎮的澤普農場,綠油油的生菜、菠菜、香菜陸續成熟進入采收期,工作人員在田間采收,空氣中彌漫著蔬菜的清新味道。2021年園區添了新幫手,工人們推著葉菜收獲機收割蔬菜,幾分鐘就可以采收完一壟。
長期以來,葉菜一直以人工收獲為主,勞動強度大、人力成本高、生產效率低,延時采收還容易造成菜變“老”,降低葉菜品質。
為此,市農業機械試驗鑒定推廣站葉類蔬菜創新團隊對京郊葉菜種植園區進行調研,根據葉類蔬菜收獲方式,將油菜、菠菜、香菜、菜心、雞毛菜等葉類蔬菜分為帶根、不帶根收獲兩種模式。試驗篩選了與農藝收獲要求相匹配的葉菜收獲機械,分別為菠菜收獲機、電動蔬菜收獲機、葉菜收獲機、手扶式電動葉菜收獲機等。
“以香菜為例,過去人工采收一人一天最多200斤,現在有了葉菜收獲機,一人一天能收8000斤。”澤普農場負責人王煒介紹。
為確保蔬菜穩定供應,北京市正積極增加蔬菜種植面積,提高自給率,同時推進農業機械化生產,讓機器作業代替人工作業,促進葉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目前,北京葉類蔬菜創新團隊已初步形成生菜全程機械化生產體系,涉及設備32臺套,2018年以來示范面積2000多畝;以及菠菜全程機械化技術共8套設備,示范面積1000畝。
在密云區河南寨鎮泰民同豐農業園,400余畝甘薯、玉米、小米等糧食作物也陸續成熟迎來豐收。“通過引進各類設施設備,我們實現了糧食作物的全程機械化生產。比如甘薯配備了移栽機、無人駕駛起壟機、中耕除草機、殺秧機、收獲機等,通過全程機械化,一年一畝地成本可以減少80%以上。”泰民同豐總經理安立輝說。
得益于優勢品種選育、優化種植技術、機械化種植采收節本增效,2021年全市夏糧喜獲豐收,收獲面積19.6萬畝,比上年增加54%,產量6.9萬噸,比上年增加47%。全市秋糧豐收基礎良好,收獲面積將超過70萬畝,比上年明顯增加,預計全年糧食收獲面積達90余萬畝,比上年增長22%以上。


2025-2031年中國糧食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糧食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糧食行業著名企業分析,中國糧食行業未來發展預測及投資前景分析,中國糧食行業投資的建議及觀點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