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CRO市場規模僅290億人民幣,至2022年我國CRO市場規模已達806億人民幣,復合年增長率約為22.68%,其中臨床研究階段CRO市場規模約為418億元;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CRO行業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截止2024年2月底我國認證機構累計頒發有效認證證書數量382.40萬張,較2023年底增加了6.45萬張;其中累計頒發管理體系認證證書209.02萬張,產品認證證書165.97萬張,服務認證證書74047張。
2011年到2021,我國建設工程監理企業營業收入中工程監理業務收入保持增長,營業收入從2011年的666億元增長至2022年1720.33億元。由于我國經濟增長趨緩、房地產市場下行等因素影響,2022年我國工程監理收入1677.5億元,同比減少2.5%。
2016年我國氣象服務行業的市場規模已突破400億元,隨著行業的穩健發展,收入規模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據中國氣象協會預計,到2025年,我國氣象服務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
近年來,各級政府紛紛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重點發展領域,通過優化產業布局、加大政策支持、引導企業創新等方式,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生物醫藥市場規模約19755億元,同比增長5.75%,行業發展態勢良好。
2023年上半年,全國電力輔助服務費用達278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加147.69億元;占上網電費比重提升至1.9%,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0.43個百分點,電力輔助服務費用總量顯著增長。
截止2022年我國檢測檢驗機構數量達52769家,較2021年增加820家,2022年各類儀器設備數量約957.54萬臺(套),較2021年增長6.4%,儀器設備固定資產規模約4744.75億元,較2021年增長4.8%。2022年我國檢測行業營業收入為4275.8億元,較2021年增長4.5%左右,近年來增速有所下降
我國地理信息產業方興未艾的優勢和特點,為產業的進一步繁榮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22年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總產值繼續提升,達到7787億元,同比增長3.5%,增速有所放緩,2015-2022年CAGR為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