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行業周刊:綠氫產業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積極推動氫能項目建設
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2022年我國氫氣產量達3781萬噸,同比增長32%,占2021年全球氫氣產量的28%。此外,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全球第一,在清潔低碳的氫氣供給上具有巨大潛力。估計2023年我國氫氣產量達到4291萬噸。
太陽能行業周報:3月規上工業太陽能發電增長15.8% 硅料持續大幅跌價
工信部:1-2 月全國光伏產業繼續保持高位運行:4 月15 日,工信部發布《2024 年1-2 月全國光伏制造行業運行情況》。2024 年1-2 月,我國光伏產業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銀行業周報:貸款投放結構優化 加強銀行持續發展能力
市場回顧:4/15-4/21,主要指數滬深300 上漲1.89%,上證綜指上漲1.52%,創業板指數下跌0.39%。4/15-4/21 滬深兩市A 股日均成交額6762.6 億元,較上周上漲12.19 %;4/15-4/21 兩融余額15,333.88 億元,較上周下降0.22%。
白酒行業周刊:國內企業積極尋求跨界合作,打造一體化產業鏈
目前,我國白酒行業正經歷品牌、產區和品類的集中度提高,導致大量弱勢企業和品牌被淘汰,原酒供應體系改寫,減少了投糧生產數量,導致產量下降。2023年,中國白酒產量為629萬千升,同比下降5.1%。
煤炭行業周刊:“煤炭產能儲備制度實施意見”落地,提升市場韌性
到2027年,初步建立煤炭產能儲備制度,有序核準建設一批產能儲備煤礦項目,形成一定規模的可調度產能儲備。到2030年,產能儲備制度更加健全,產能管理體系更加完善,力爭形成3億噸/年左右的可調度產能儲備,全國煤炭供應保障能力顯著增強,供給彈性和韌性持續提升。
高端裝備制造行業周刊:七部門聯合發布“方案”,力推設備更新與技術改造
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工業投資增速持續保持在8%以上的高位,顯示出我國工業發展的強勁勢頭。其中,全國工業領域設備投資規模達到4.4萬億元,同比增長8.7%,占全社會設備投資的比重超過70%,凸顯出設備更新在推動工業發展中的核心作用。
紡織服裝行業周刊:優質科技成果加速落地,多個國產品牌布局出海
2019-2023年,我國服裝跨境電商出口額由1455億元增長至4870億元,實現跨越式發展,服裝品類在我國跨境電商出口總額的占比也從18.23%提高到26.61%,服裝品類影響力明顯提升。
儲能行業周刊:政策體系持續優化,引領儲能深度融入電力市場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下,我國正加速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3139萬千瓦/6687萬千瓦時,較2022年底增長超過260%,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2024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研究報告
驅動因素:近年來,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持續增長,龐大的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和接入流量為共享充電寶行業奠定了穩定的規?;A。隨著移動互聯網應用生態的持續迭代和豐富,預計未來手機使用時長仍將呈現增長態勢。
新型儲能行業需回歸技術創新主航道
當前,我國新型儲能行業在進入發展快車道的同時,也出現了產能過剩、項目實際利用率不高、安全監管亟待升級等問題。業界呼吁,行業應堅守安全底線,盡快回歸以技術創新推動降本增效的主航道。
芯片行業周刊:行業政策體系不斷完善,企業持續關注技術研發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2022年,我國發明專利產業化率達36.7%,較上年提升1.3個百分點。但與美國超過50%的專利轉化率相比,國內各產業知識產權市場化率仍有待進一步提升。
資本市場行業周刊:國務院發布新“國九條”,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2023年期間,受制于國內經濟復蘇節奏不及預期、人民幣匯率震蕩下跌、海外貨幣政策持續緊縮等不利因素,中國資本市場整體表現低迷,重要股指悉數下跌。全年來看,滬指累計跌3.7%,深成指累計跌13.54%,創業板指累計跌19.41%,北證50指數一枝獨秀,上漲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