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CES 2025:英偉達發布Cosmos 世界基礎模型平臺NVIDIA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以90 分鐘的主題演講拉開了CES 2025 的序幕。他在演講中介紹了一系列新產品,旨在推動游戲、自動駕駛、機器人和代理式AI 領域的技術發展。黃仁勛宣布推出NVIDIA Cosmos 世界基礎模型平臺,并將其描述為機器人和工業AI 領域的游戲規則改變者。在他看來,“通用機器人領域的ChatGPT 時刻即將到來?!?黃仁勛表示,與大語言模型一樣,世界基礎模型對于推動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開發至關重要,但并非所有開發者都擁有自主訓練模型所需的專業知識和資源。Cosmos 集成了生成式模型、tokenizer 和視頻處理管線,為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等物理AI 系統提供支持。
Cosmos 旨在將預見能力和多元宇宙模擬的能力引入AI 模型,使其能夠模擬每一種可能的未來情況,并選擇最佳的行動方案。黃仁勛解釋說,Cosmos 模型會提取文本、圖像或視頻提示,并以視頻形式生成虛擬世界狀態?!癈osmos生成優先考慮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用例的獨特需求,例如真實世界環境、照明和物體持久性?!?Cosmos 的首批用戶包括1X、Agile Robots、Agility、FigureAI、Foretellix、Fourier、Galbot、Hillbot、IntBot、Neura Robotics、Skild AI、Virtual Incision、Waabi 和小鵬汽車等領先機器人和汽車公司以及共享出行巨頭Uber。此外,現代汽車集團正在采用NVIDIA AI 和Omniverse 來打造更安全、更智能的汽車,提升制造能力,并部署最前沿的機器人技術。
事件2:Optimus 即將更新,26 年計劃生產5-10 萬臺馬斯克日前在連線采訪中表示,特斯拉計劃在2025 年生產數千臺人形機器人Optimus(擎天柱),初期這些機器人將在特斯拉工廠內測試。如果一切進展順利,2026 年擎天柱人形機器人產量將增加10 倍,因此其目標是2026 年生產50000到100000個人形機器人,然后在第二年再增加10倍。馬斯克還透露,“ 未來幾周內,我們就可能會更新Optimus,它的進展非常順利,團隊做得很棒?!笔录?:比亞迪大模型研發提速,零一萬物前首席技術專家聶鵬程加入
2024 年11 月,零一萬物前首席技術專家聶鵬程加入比亞迪先進技術研發中心, 將主要負責AI 超算,也可能涉及AI 應用。先進技術研發中心是比亞迪研發重地新技術研究院的一級部門,成立于2024 年9 月底。這一中心將為比亞迪集團內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雙模技術等部門提供算力、算法、大模型等支持,相當于 “技術中臺”,目的是加快智能化相關技術研發和業務落地。團隊超過500人,正向外招募研發人員,未來會擴充到千人規模。先進技術研發中心主要包括AI 超算開發部、AI 實驗室、大數據平臺部及仿真、測試等部門。其中,AI超算部門相關職能包括統籌、規劃超級計算機和算力資源,它們是AI 、大模型的基礎設施。AI 實驗室主要做AI 大模型、AI 應用。
事件4:智平方宣布完成數億元Pre-A 輪戰略融資1 月7 日,智平方宣布完成數億元Pre-A 輪戰略融資,本輪融資由達晨財智與敦鴻資產聯合領投,基石資本跟投,華興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智平方的歷史投資人還包括SEE Fund、清智資本及國投創盈等知名機構。智平方創始人兼CEO 郭彥東為美國普渡大學博士,師從兩位AI 領域的美國工程院院士,擁有超過15 年的AI 學術研究與產業實踐經驗,曾在微軟美國總部核心AI 團隊任職,也曾任小鵬汽車和OPPO 的首席科學家與研發高管,主導數億臺智能終端的AI研發工作。從2023 年初開始,智平方便基于多年積累,發力空間感知基礎模型的研發,率先突破行業瓶頸。
事件5:奇瑞汽車1 億元成立機器人科技公司“墨甲智創”,含多項AI 業務安徽墨甲智創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于1 月7 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張貴兵,注冊資本1 億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含智能機器人銷售、智能機器人的研發、工業機器人銷售、智能基礎制造裝備制造、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人工智能基礎軟件開發、信息系統集成服務、智能控制系統集成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奇瑞控股董事長尹同躍則在 2025 年新年獻詞中提到,把AI 定義為改變奇瑞未來命運的重要機遇和突破口。尹同躍還稱,要通過AI 大模型的管理工具,應對企業快速成長帶來的管理復雜性,通過錘煉提升TQCD(時間、質量、成本、交付)四維能力,實現量、價、利的兩位數增長。
事件6:傅利葉近日完成E 輪融資金額合計達到近8 億元傅利葉宣布已于近日完成新一輪融資,E 系列融資金額合計達到近8 億元。本輪融資由國鑫投資、浦東創投、張江科投、張科垚坤基金、Prosperity7、鈞山資本等機構共同參與,為傅利葉在機器人領域的持續創新注入強勁動力。這也標志著傅利葉戰略布局的再度升級,進一步展現資本市場對傅利葉持續增長的信心與支持。
事件7:鴻海攜手英偉達,開造人形機器人
中國臺灣制造業巨頭鴻海正在與英偉達合作開發人形機器人。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公開表示,其公司正在與英偉達進行合作,通過采用英偉達的軟件技術及硬件平臺,在臺灣南部城市——高雄開發人形機器人,還計劃將人形機器人引入包括醫療保健行業在內的其他服務領域。
事件8:OpenAI 正式進軍機器人領域,啟動硬件人才招聘,劍指通 用機器人和AGI
OpenAI 正式進軍機器人領域,并首次開放了硬件相關的職位招聘。這次招聘由前Meta AR 眼鏡硬件負責人、現OpenAI 技術人員Caitlin Kalinowski 在社交媒體上公布。據他透露,OpenAI 的機器人團隊正致力于“解鎖通用機器人,并在動態的現實世界環境中推動AGI 級別的智能”。這意味著,他們不僅僅是在開發能執行特定任務的機器人,而是要創造出像人類一樣具有學習、適應和解決各種問題能力的機器人。正如Caitlin 所說,OpenAI 的機器人團隊致力于 “將高級人工智能能力與物理約束無縫融合” 。他們相信,只有將強大的AI 算法與能夠感知和行動的物理身體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實現AGI。
事件9:德馬攜手源絡科技,推動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及應用德馬科技與源絡科技近日正式簽署戰略合作,雙方將憑借各自優勢,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探索這一前沿科技的無限可能。此次合作聚焦于研發、應用與產業生態,德馬集團首席技術官王凱及源絡科技創始人連文昭共同簽署了合作協議。源絡科技創始人連文昭博士曾任硅谷人形機器人公司Figure 技術總監和Google X 資深研究科學家,在人工智能機器人領域深耕十余年,目前任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教授。聯合創始人謝錚博士是前優必選Walker 產品線負責人,具有十多年人形機器人行業經驗,擅長復雜機器人系統產品定義、技術分解和工程實現。德馬科技,作為智能物流裝備及關鍵零部件制造領域的領導者,擁有深厚的物流技術積累和強大的研發能力。源絡科技則在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技術等方面獨具優勢。德馬科技充分發揮其強大的機電軟研發能力,全面布局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以及大模型在機器人上的應用,為源絡科技提供關鍵零部件的研發支持。同時,源絡科技依托其算法優勢,專注于研發更先進的具身智能機器人運動控制算法,打造具備通用能力的機器人策略模型,通過大規模數據學習,使得機器人能夠深入理解物理世界的復雜性,像人類一樣靈活適應多樣化場景,并精準識別和高效執行各類任務。
評論:
1、英偉達Cosmos 世界模型將提升機器人訓練效率本屆CES 上,多家機器人廠商參展,并成為本屆CES 的焦點。英偉達發布Cosmos 世界模型,并與多家機器人廠商合作,提供機器人模擬仿真訓練平臺。
先進的模擬仿真技術將極大地提升機器人訓練的效率,同時降低機器人訓練的成本。目前機器人廠商的主要研發精力都放在機器人訓練上,高效的訓練工具將是具身智能產業化的關鍵2、Optimus 量產指引明確,樂觀的同時保持謹慎馬斯克在電話連線中給出了2026 年5-10 萬臺產量的預期,并可以推導出2025年將會5000 至10000 臺產量,同時可以推導出2027 年50-100 萬的產量。這一指引無疑較為樂觀,但考慮到特斯拉在Cybertruck、4680 等產品上的延期,仍需對此量產指引保持謹慎態度。但從長期來看,我們認為具身智能時代終將到來。
3、相關標的
重視T 鏈定點機會。關注(1)關節總成三花智控(家電組)、拓普集團(汽車組);(2)諧波減速器供應商哈默納科(6324.T)、綠的諧波;(3)絲杠相關供應商北特科技(汽車組)、五洲新春、恒立液壓;(4)靈巧手零部件供應 商兆威機電(電子組)、鳴志電器(電新組);(5)結構件供應商旭升集團(汽車組)、肇民科技(汽車組)。
重視其他相關環節核心供應商,關注(1)六維力傳感器供應商柯力傳感;(2)絲杠供應商震??萍迹娦陆M);(3)工業機器人切入具身智能賽道的凱爾達;(4)空心杯電機與執行關節廠商偉創電氣(電新組);(5)行星減速器頭部廠商中大力德;(6)諧波減速器后起之秀豐立智能;(7)川渝鏈:豪能股份(汽車組)、藍黛科技(汽車組)、瑞迪智驅。(8)與具身智能頂級專家合作的德馬科技。
風險提示:人形機器人產業化不及預期。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轉自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胡小禹/葛小川


2025-2031年中國人形機器人(仿生人)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人形機器人(仿生人)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環境洞察及SWOT,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市場前景及發展趨勢分析,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投資戰略規劃策略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