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導讀:
人形機器人產業中美共振,特斯拉引領產業技術前沿、商業化進程;國內互聯網大廠和車企加大投入,重塑國內產業格局。建議聚焦兩條投資主線:技術引領、商業化驅動。
投資要點:
2025年,中美人形機器人產業實現共振,建議聚焦兩條投資主線:
1)技術引領:特斯拉Optimus 引領產業技術前沿、商業化進程,從“多傳感器融合”到“本體智能”,提升在真實場景的泛化性,產生的新需求:關節硬件的抗沖擊性能要求提升,靈巧手力/觸覺傳感器部署增加,邊緣測計算將增加對低功耗芯片的需求,模擬訓練模型架構和高質量物理世界數據采集的需求。2)商業化驅動:2024 年Optimus 實現了人形機器技術瓶頸的突破:運動控制→精細操作→任務泛化。2025 年,Optimus 進入“技術爆發→商業驗證”過渡期,供應鏈將逐步收斂,確定性高,彈性大,是高賠率和高勝率兼具的賽道;國內互聯網大廠和車企加大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投入,重塑國內產業格局;領先廠商積極探索場景落地,新進入者積極研發硬件方案,零部件需求百花齊放(對標2023 年特斯拉鏈),優選卡位好的供應商。推薦:三花智控、拓普集團、恒立液壓、兆威機電、貝斯特、雙環傳動,產業鏈受益公司:鳴志電器、北特科技、藍黛科技、豪能股份、中大力德、步科股份、奧比中光、安培龍。
關注抗沖擊執行器、靈巧手、觸覺傳感器和模仿學習。1)抗沖擊是商業化落地的“底線”,減速器作為關鍵硬件,抗沖擊性排序為:行星滾柱絲杠(抗沖擊性能強)>新型RV 減速器(抗沖擊性能優異)>行星減速器(抗沖擊性能較好)>諧波減速器(抗沖擊性能相對較弱)。2)靈巧手是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的“功能觸角”,其性能直接確定了人形機器人可以涉足的行業,未來靈巧手的方案可能多種多樣,取決于應用場景,空心杯、無刷有齒槽、微型絲杠、齒輪傳動等方案均有可能被采用。本體廠商傾向于靈巧手方案自研,市場也會有第三方手商的生存空間。3)觸覺傳感器技術商業化優先級靠后,是未來場景泛化的關鍵支撐:初期場景聚焦:包括Optimus 在內的首批人形機器人應用以結構化任務為主(如工廠搬運、簡單家務),觸覺需求較低,或采用壓阻式傳感器即可; 漸進式升級路徑:未來通過模塊化插件按需擴展功能,傳感器的技術可能升級到更高性能的電容式觸覺傳感器、電磁式觸覺傳感器、視觸覺傳感器等。4)模仿學習是商業化落地的“關鍵杠桿”,特斯拉復用了自動駕駛的底層能力,通過人類示范與仿真增強解決了復雜操作的泛化難題;英偉達用仿真平臺生成合成數據,提供了成本效益高的實驗手段。
人形機器人產業進入“1 到100”階段,本體廠商考驗場景落地能力,整機硬件代工模式萌芽:汽車供應鏈廠商、3C 供應鏈廠商、工業自動化控制廠商百舸爭流:規模化生產、快速迭代、成本控制、全球化供應支持能力是重要考量。
風險提示:技術進步速度低于預期,商業化落地速度低于預期。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轉自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肖群稀


2025-2031年中國人形機器人(仿生人)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人形機器人(仿生人)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環境洞察及SWOT,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市場前景及發展趨勢分析,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投資戰略規劃策略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