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設備7456 上漲1.61%,表現強于大盤。核電漲2.3%,風電漲2.02%,發電設備漲1.66%,電氣設備漲1.61%,新能源汽車漲1.43%,光伏漲1.32%,鋰電池漲1%。漲幅前五為方正電機、ST 聆達、麥格米特、科泰電源、禾望電氣;跌幅前五為億華通、信質集團、新時達、華西能源、邁為股份。
行業層面:人形機器人:智元接連發布了首個「機器人通用基座大模型」GO-1,以及第二代的靈犀機器人X2;優必選攜手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發布科研人形機器人天工行者;FigureAI 將發布重大更新;Musk計劃明年底前用星艦搭載人形機器人上火星;松延動力推出人形機器人N2 可連續后空翻,售價3.99 萬起。
儲能:首航新能將在創業板上市;全球電池巨頭LG 子公司斬獲波蘭最大儲能項目262MW、981MWh,預計27年Q2 完工;四川省發改委:工商儲免收2 年容需量電費,初期投資省30%-50%;國家能源局:將開展2025年度電力安全和質量專項監管。電動車:中汽協:2 月電動車89 萬輛,同環比+87%/-6%,出口13 萬輛,同環比+60%/-13%;3 月17 號比亞迪超級e 平臺技術發布會,快充平權;理想25Q1 預計交付 8.8 - 9.3 萬輛,同增 10% ~16%;零跑24Q4 首次實現季度盈利,25 年推B 系列3 款車型;騰勢N9 將于3 月21 日上市,定位全新大型SUV,預售價45 萬元起;25 款小鵬g6/g9 上市,售價17.68/24.88 萬起;LG 確認2026年美國工廠量產46 大圓柱,主要客戶特斯拉Rivian;市場價格及周環比:鈷:SMM 電解鈷24.75 萬/噸,+17.9%;百川金屬鈷26.15 萬/噸,+17.5%;鎳:上海金屬網13.51 萬/噸,+3.3%;碳酸鋰:SMM 工業級7.29萬/噸,-0.3%;SMM 電池級7.49 萬/噸,-0.3%;氫氧化鋰:SMM 國產7.0 萬/噸,-0.2%;電解液:SMM 磷酸鐵鋰2.05 萬/噸,-3.2%;SMM 三元動力2.45 萬/噸,-3.3%;前驅體:SMM 四氧化三鈷20.25 萬/噸,+26.6%;三元523 型7.90 萬/噸,+8.2%;正極:SMM 磷酸鐵鋰-動力3.38 萬/噸,-0.01%;三元811 型14.95 萬/噸,+2.0%;三元622 型13.30 萬/噸,+3.9%;負極:百川石油焦0.31 萬/噸,-4.5%;DMC 碳酸二甲酯:電池級DMC0.59 萬/噸,-4.5%;EC 碳酸乙烯脂0.47 萬/噸,-1.1%;六氟磷酸鋰:SMM6.09 萬/噸,-3.3%;百川5.80萬/噸,-0.9%;電池:SMM 方形-鐵鋰523 0.338 元/wh,-1.5%,圓柱18650-2500mAh 4.06 元/支,+0.2%。
新能源:光伏企業再度召開會議,對硅料到組件上半年配額進行重新調整,上半年每個季度出現1-3%的上調;近期組件價格連續上漲,進入搶裝潮,硅片價格再度報漲;愛旭N 型ABC 中標大唐組件集采1GW;WoodMackenzie:未來十年,美國光伏年均新增45GW 裝機;國內節點搶裝,光伏供應鏈價格橫盤上行;權威三方實證出爐,隆基BC 二代在三大場景實現全維度領先。根據Solarzoom,本周硅料43.00 元/kg,環比持平;N 型210 硅片1.55 元/片,環比持平;N 型210R 硅片1.40 元/片,環比漲3.70%;雙面Topcon182 電池片0.29 元/W,環比持平;PERC182/雙面TOPCon182 組件0.70/0.72 元/W,環比持平/漲2.86%;玻璃3.2mm/2.0mm 22.5/13.75 元/平,環比持平/持平。風電:三一重能中標揭陽石碑山海風項目機組訂單。本周招標 3.00GW:陸上 2.00 GW/海上1.00GW;本周開/中標 1.07 GW:陸上 1.07 GW/海上暫無;本月招標3.75GW:陸上 2.75 GW/海上1.00GW;25 年招標15.11 GW:陸上 13.26 GW/海上 1.85 GW;本月開/中標0.17 GW:陸上 0.17 GW/海上暫無;25 年開/中標 9.02 GW:陸上 8.52 GW/海上 0.5 GW;本月開標均價:
陸風1710 元/kW,陸風(含塔筒)2081 元/kW。
公司層面:寧德時代:24 年營收3620 億,同比-9.7%,歸母凈利507.4 億,同增15.01%, 24Q4 收入1030億,同環比-3%/+12%,歸母凈利147 億,同環比+14%/+12%,24 年度及特別分紅合計200 億,疊加前三季度54 億分紅,合計分紅率50%、股息率2.2%。當升科技:與LG EnergySolution,Ltd.簽訂長期供貨協議,LGES 預計在2025 年至2027 年向當升科技采購110,000 噸高鎳及中鎳等多型號鋰電正極材料。比亞迪:公司向H 股承配人配售公司1.3 億股新H 股導致公司總股本增加,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呂向陽及其一致行動人融捷投資合計持股比例由13.56%被動稀釋至12.98%,觸及1%整數倍。三花智控:3 月11 日首次通過股票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約19 萬股,占總股本0.0051%,最高成交價31 元/股,最低成交價30.13 元/股,成交總金額約為581 萬元。橫店東磁:24 年營收185.59 億,同比-5.95%;歸母凈利18.27 億,同增0.46%,派發現金紅利總額為7.2 億元,每10 股派發現金紅利4.52 元(含稅)。禾望電氣:24 年營收37.33 億,同比-0.5%;歸母凈利4.41 億,同比-12.3%,24Q4 營收14.22 億元,同環比+25.0%/+52.9%;歸母凈利1.87 億元,同環比+85.9%/+90.0%。雷賽智能:將2023 年員工持股計劃存續期延長24 個月,即延長至2027 年3 月13 日。華明裝備:24 年營收23.24 億元,同增18.51%。歸母凈利6.14 億,同增 13.17%;擬以不超過 24.60 元/股回購不低于1.5 億元且不超過2 億元A 股股票。德業股份:
公司與寧波曦晨私募基金共同出資設立寧波德潤泰和創業投資合伙企業,總出資額1 億元,公司占比88%,主要用于投資機器人產業鏈、人工智能、半導體、新材料、新能源等智能技產業領域的項目。三一重能:
發布2025 年員工持股計劃管理辦法,擬授予份額9144 萬元,合計不超過306 萬股,回購價格29.91 元/股。尚太科技:24 年營收52.3 億元,同增19%,歸母凈利8.4 億元,同增16%,24Q4 營收16.1 億元,同環比+32%/+5%,歸母凈利2.6 億元,同環比+68%/+18%。湖南裕能:24 年營收226 億元,同比-45%,歸母凈利5.9 億元,同比-62%,24Q4 營收67.2 億元,同環比-4%/-32%,歸母凈利潤1 億元,同環比+165%/+2%。
投資策略:機器人:科技公司紛紛入局人形,初創公司密集發布產品更新,25 年國內外量產元年共振,近期催化劑眾多,包括3 月英偉達GTC 大會、各大廠商新品發布會,行情從T 鏈放大至1+N,當前位置核心公司僅為100 萬臺機器人銷量情況下機器人業務15-20x 的估值,我們繼續全面看好T 鏈確定性供應商和壁壘較高的絲杠、減速器、傳感器、運控等環節,也全面看好國內人形配套企業。儲能:美國大儲需求持續旺盛,歐洲、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大儲需求大爆發,大儲龍頭訂單充足,有望連續翻倍以上增長,國內6 月后新能源入市將極大提高儲能質量;亞非拉、南亞及烏克蘭等新興市場光儲平價拉動戶儲和工商儲增長;歐美降息,有望帶動戶儲和光商儲好轉;我們預計全球儲能裝機23-25 年的CAGR 為40-50%,看好儲能逆變器/PCS 龍頭、美國大儲集成和儲能電池龍頭。電動車:2 月電動車89 萬輛,同環比+87%/-6%,預計3 月銷量恢復,全年維持25%增長預期。歐洲2 月9 國合計銷量17 萬輛,同環比18%/2%,符合預期,雖碳排考核周期放寬至3 年,但市場此前已下修預期,預計歐洲28 年銷量提速;短期看,3 月排產環比增長10-15%,已明顯恢復,預計25 年Q2 基本可達24Q4 平均水平。且供需關系持續好轉,B 價格談判已落地,C 價格談判近期落地,盈利看鐵鋰和6f 盈利將改善。當前鋰電核心標的已跌至15x 的低估位置,強烈看好,首推寧德、比亞迪、科達利、裕能、億緯、富臨、尚太、天賜、天奈、璞泰來等鋰電龍頭公司。工控:工控25 年需求弱復蘇,3C 需求向好,新能源影響減少,傳統行業需求好,同時布局機器人第二增長曲線,全面看好工控龍頭。光伏:①協會制定0.69 元/W 成本線,出口退稅下降至9%,組件招投標價格持續回升;②行業自律已基本落地,限產有望使得企業走出內卷困境,后續能耗雙控等供給側改革政策可期!需求端,25 年全球裝機預計10-15%增長,國內531 搶裝開始,硅料、硅片、電池價格持續上漲,組件價格亦開始修復,Q2 是較好的時間窗口,依次看好逆變器、受益供給側改革的硅料、玻璃、一體化組件龍頭、格局好的輔材和電池新技術。風電:24 年10 月下旬江蘇2.6GW 外部獲批是確立海風的大拐點,預計25 年海風13GW+,同比翻倍,陸風24 年招標120GW,同比翻倍,預計25 年陸風100GW+,同增25%,國電投修改招標規則風機價格上漲,鑄件價格談漲5-15%落地,葉片等仍在談判中,繼續看好風電,推薦海纜、鑄件、海塔、葉片和整機龍頭等。電網:25 年電網投資確定增長,海外AI 數據中心旺盛需求持續,國內AI 數據中心新一輪基建開始,繼續推薦AI 電氣、特高壓、出海、柔直等方向龍頭公司。
重點推薦標的:寧德時代(動力&儲能電池全球龍頭、盈利能力和排產均超預期)、三花智控(熱管理全球龍頭、特斯拉機器人總成空間巨大)、比亞迪(電動車銷量持續向好且結構升級、全民智駕超預期)、陽光電源(逆變器全球龍頭、海外大儲優勢顯著)、科達利(結構件全球龍頭優勢突出穩健增長、大力布局機器人)、雷賽智能(伺服控制器龍頭企業、機器人關節批量優勢明顯)、匯川技術(通用自動化弱復蘇龍頭Alpha 明顯、聯合動力持續超預期)、億緯鋰能(動力&儲能鋰電上量盈利向好并走出特色之路、消費類電池穩健)、富臨精工(高壓實鐵鋰領先、機器人布局深厚)、浙江榮泰(云母龍頭增長確定、微型絲杠優勢明顯)、偉創電氣(變頻伺服傳統行業為主持續增長、大力布局人形機器人)、鳴志電器(步進電機全球龍頭、機器人空心杯電機潛力大)、湖南裕能(鐵鋰正極龍頭強阿爾法、新品放量和價格見底盈利反轉)、宏發股份(繼電器恢復穩增長、高壓直流持續穩增長)、天奈科技(碳納米管龍頭、快充&硅碳&固態持續受益)、尚太科技(負極龍頭份額提升超預期、成本優勢大盈利能力強)、天賜材料(電解液&六氟龍頭、新型鋰鹽領先)、金盤科技(干變全球龍頭、海外訂單超預期)、麥格米特(多產品穩健增長、AI 電源未來潛力大)、科華數據(全面受益國內AI 資本開支新周期、數據和數能雙星驅動)、德業股份(新興市場開拓先鋒、戶儲爆發工商儲蓄勢)、上能電氣(逆變器地面地位穩固、大儲PCS 放量在即)、璞泰來(負極龍頭業績拐點臨近、隔膜涂覆持續高增長)、容百科技(高鎳正極龍頭、海外進展超預期)、阿特斯(一體化組件頭部企業、深耕海外大儲進入收獲期)、三星醫療(海外配網和電表需求強勁、國內增長穩健)、東方電纜(海纜壁壘高格局好,海風項目開始啟動)、日月股份(大鑄件緊缺提價可期,盈利彈性大)、科士達(受益國內AI 資本開支新周期、UPS 龍頭)、盛弘股份(受益海外和國內AI 資本開支、海外儲能新客戶拓展)、思源電氣(電力設備國內出海雙龍頭、訂單和盈利超預期)、平高電氣(特高壓交直流龍頭、估值低業績持續超預期)、許繼電氣(一二次電力設備龍頭、柔直彈性可期)、通威股份(硅料龍頭受益供給側改革、電池和組件有望改善)、福萊特(光伏玻璃龍頭成本優勢顯著、價格底部有望企穩反彈)、晶澳科技(一體化組件龍頭、盈利率先恢復)、禾望電氣(大傳動優勢明顯、內部變革激發活力)、中偉股份(三元前聚體龍頭、鎳鋰金屬布局可觀)、華友鈷業(鎳鈷龍頭、前聚體龍頭)、明陽智能(海上風機龍頭、風機毛利率修復彈性大)、中國西電(一次設備綜合龍頭、受益特高壓和管理改善)、晶科能源(一體化組件龍頭、Topcon 明顯領先)、隆基綠能(單晶硅片和組件全球龍頭、BC 技術值期待)、天合光能(210 一體化組件龍頭、戶用分布式和渠道占比高)、聚和材料(銀漿龍頭、銅漿率先布局)、鈞達股份(Topcon 電池龍頭、擴產上量)、愛旭股份(ABC 電池組件龍頭、25年大幅放量)、三一重能(成本優勢明顯、雙海戰略見成效)、禾邁股份(微逆去庫尾聲重回高增長、儲能產品開始導入)、錦浪科技(組串式逆變器龍頭、儲能逆變器開始放量)、福斯特(EVA 和POE 膠膜龍頭、感光干膜上量)、曼恩斯特(磨頭龍頭持續高增、多品類擴張布局固態)、金風科技(風機毛利率恢復、風電運營穩健)、新宙邦(電解液&氟化工齊頭并進)、艾羅能源(深耕歐洲戶儲、新興市場和新產品起量明顯)、國電南瑞(二次設備龍頭、穩健增長可期)、海興電力(海外渠道深厚、電表及AMI 模式高增)、固德威(組串逆變器持續增長,儲能電池和集成逐步恢復)、星源材質(干法和濕法隔膜龍頭、LG 等海外客戶進展順利)、當升科技(三元正極龍頭、布局固態電池技術)、恩捷股份(濕法隔膜龍頭)、天順風能(海工裝備開始放量、風電運營穩步釋放)、泰勝風能、德方納米、昱能科技、永興材料、中礦資源、贛鋒鋰業、威邁斯、儒競科技、派能科技、元力股份、大金重工、科士達、安科瑞、中熔電氣、天齊鋰業、日月股份、TCL 中環、振華新材、三一重能、弘元綠能、欣旺達、金風科技。建議關注:良信股份、北特科技、峰岹科技、斯菱股份、廈鎢新能、英維克、明陽電氣、多氟多、天際股份、東方電氣、中信博、東威科技、宇邦新材、海力風電、新強聯、通靈股份、快可電子、中科電氣、美暢股份、璉升科技、信捷電氣、大全能源、通合科技、帕瓦股份、金雷股份、禾川科技、嘉元科技、東方日升等。
風險 提示:投資增速下滑,政策不及市場預期,價格競爭超市場預期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轉自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曾朵紅/阮巧燕/許鈞赫


2025-2031年中國人形機器人(仿生人)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人形機器人(仿生人)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環境洞察及SWOT,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市場前景及發展趨勢分析,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投資戰略規劃策略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