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PPP市場規模穩中有增,簽約落地項目投資大幅增長,開工建設項目投資顯著增長。2021年,中國PPP項目累計在庫13784個,投資額20.2萬億元。2021年中國PPP項目數量排名前五位分別是:城市基礎設施3039個、總投資45564億元,農林水利1058個、總投資9685億元,社會事業899個、總投資6671億元,交通運輸875個、總投資29329億元,環保808個、總投資4348億元。
2018-2021年中國PPP項目累計在庫及投資額
資料來源: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智研咨詢整理
基礎設施建設是國民經濟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引領性產業,是穩增長的重要抓手之一。一直以來,基礎設施建設也是PPP的重要發力方向。目前PPP管理庫內投資額前五位的基建領域投資合計占總投資額的84.7%。未來,增強PPP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拉動力”,不僅要繼續“提量”,還要進一步突出“提質”的要求。
加快完善頂層設計,促進PPP模式規范發展。當前PPP項目在運行管理中,仍然存在政出多門、銜接不暢等問題,制度性交易成本偏高。稅收、土地、資產管理、產權交易等配套政策仍不健全。應加快相關立法工作,構建和完善基礎設施項目價格形成機制、市場回報機制、投資平衡機制,解決基礎設施行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健全基礎設施項目長期資金籌措、財政投入和項目融資的配套政策。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確保PPP模式陽光運行。作為創新政府投融資的一種方式,PPP旨在提升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必須杜絕假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舉借政府債務等違法違規行為。要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提高績效評價約束力,將項目運行全過程置于“陽光”之下,既遵循市場競爭規律優勝劣汰,也要秉持“提升公共服務效率”的目標導向,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安全效益等統一的綜合效益最大化,實現政府有為、市場有效,推動PPP事業可持續發展。
進一步為地方提供智力、技術支持。由于PPP項目履約周期長,復雜性較高,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專業管理經驗,影響項目潛在參與方的穩定預期。對此,財政部門在強化監管、守好安全“紅線”的同時,應強化對地方的工作指導和智力、技術支持。比如,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增強國內人才培養和行業智庫建設,鼓勵金融機構拓寬PPP項目融資渠道,規范對咨詢機構、專家等第三方管理。各地政府也應簡化審批流程、提供支持服務、做好信息公開等優化服務,推動PPP項目各參與方形成聯動、共贏、可持續發展的PPP生態圈。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應努力用好PPP這一成熟融資模式,通過發揮政府資金的杠桿作用,撬動社會資本加大投入,促進公共服務領域供給提質增效,更好發揮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