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美用關稅極限施壓 與整個世界作對
中國外交部星期四(4月10日)痛批美國將關稅作為實施極限施壓的武器,是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韙,與整個世界作對。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美國對華125%關稅措施時批評美國出于一己之私,將關稅作為實施極限施壓、謀取私利的武器,嚴重侵犯各國的正當權益,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嚴重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嚴重沖擊全球經濟秩序穩定,這是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韙,與整個世界作對。
林劍強調,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反對美國的霸凌行徑,既是為了維護自身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也是為了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國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終將以失敗告終。
他也說,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國不愿打,但也不怕打。中國絕不會坐視中國人民的正當權益被剝奪,絕不會坐視國際經貿規則和多邊貿易體制被破壞。如果美國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中國必將奉陪到底。美國將自身利益凌駕于國際社會公利,以犧牲全世界各國的正當利益服務美國的霸權利益,必然遭到國際社會更強烈的反對。
中國星期三(9日)針對美國關稅措施宣布,再加50%關稅作為回擊,落實官方之前所說的“奉陪到底”。
白宮:正考慮15國家關稅協議 部分已接近達成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說,美國正在考慮來自15個國家的關稅協議提議,并與一些國家已接近達成協議。
路透社報道,哈塞特(Kevin Hassett)星期四(4月10日)在白宮對記者說:“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告訴我們,現在約有15個國家提出明確的提議,我們正在研究和考慮,并決定這些提議是否足夠好,能夠提交給總統(特朗普)。”
哈塞特說,政府貿易政策的主要負責人將于當天晚些時候在白宮開會,“確保那些對最終達成協議至關重要的國家是我們首先考慮的國家”。
他也說,預計未來三到四周內貿易協議將取得很大進展。“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快速的進程,不是今天或昨天才開始的。它很久以前就開始了。”
美國總統特朗普星期三(9日)突然宣布暫停高額對等關稅,所有國家只需承擔10%的基準關稅,除了中國。
越南與美國開啟關稅談判 東南亞其他國家料陸續赴美磋商
越南和美國已同意就對等貿易協定展開談判。越南是首個與美國開啟關稅談判的亞細安國家,接下來預計有更多東南亞國家陸續赴美磋商。
越南政府星期四(4月10日)發聲明說,越南副總理胡德福在美東時間周三下午(新加坡時間周四凌晨),與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在華盛頓會晤。雙方同意最大限度減少兩國商品的非關稅壁壘,為美企加強對越投資創造便利條件。
美國原定星期三(9日)起對越南進口商品征收46%的關稅,但總統特朗普當天宣布暫停對數十個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90天。胡德福建議,美越兩國應盡快就雙邊貿易協定展開談判,以促進穩定互利的經貿關系。
胡德福訪美期間,率代表團和美國參議員及多個企業高管會面,并見證兩家越南航空公司與美國金融公司簽署協議。
越捷航空(VietJet)發聲明說,與商業航空貸款公司AV AirFinance簽署價值3億美元(約4億新元)的協議,以擴充機隊規模。越捷航空還同意購買200架波音737 MAX客機。這份采購協議早在2016年簽署,但至今未交付任何飛機。
聲明說,越捷航空期待今年接收首批飛機,并磋商增加訂單。
世貿組織紀念成立30周年 各方呼吁堅持多邊主義
世界貿易組織(WTO)星期四(4月10日)舉行成立30周年紀念活動。與會成員回顧多邊貿易體制的歷史成就,探討當下世貿組織面臨的生存挑戰,并展望未來改革方向。活動期間,由瑞士、新加坡等41個中小規模經濟體共同發布“多邊貿易體制之友”倡議。
新華社報道,“多邊貿易體制之友”倡議充分肯定世貿組織在過去30年中對全球貿易自由化及發展中國家融入世界經濟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指出當前多邊貿易體制面臨嚴峻挑戰,包括全球供應鏈中斷和保護主義抬頭。
倡議呼吁各方重申對世貿規則的承諾,維護貿易開放,以創新方式共同推進世貿組織改革,使其更好應對當前挑戰,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的基礎性作用。
非加太集團代表巴巴多斯、非洲集團代表莫桑比克、歐盟、英國、印度尼西亞、韓國、秘魯、巴西、尼泊爾、日本、中國、俄羅斯等成員發言。發言指出世界貿易面臨單邊關稅挑戰和不確定性加劇的風險,強調遵守世貿組織非歧視等基本原則的重要性,呼吁堅定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并承諾采取切實行動推進世貿組織改革,推動世貿組織第十四屆部長級會議取得成功。
中方代表在發言中指出,當前國際局勢動蕩更突顯世貿組織的核心價值。美方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成員加征單邊關稅,嚴重沖擊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嚴重沖擊世界經濟,特別是對弱小經濟體和最不發達國家。中方采取堅定的反制措施,不僅是為了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也是為了捍衛國際貿易規則和國際公平正義。歷史已反復證明,保護主義沒有出路,開放合作才是正道。中國愿與各方一道,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堅定維護世貿組織規則體系,為全球經濟注入更多穩定性與可預期性。
世貿組織總干事伊維拉在總結中鼓勵成員珍惜世貿組織平臺,通過貿易促進發展和安全,以創新思路推進世貿組織改革。
蘋果公司從印度緊急空運600噸iPhone手機,以“規避”特朗普(時期的)關稅
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科技巨頭蘋果公司在加大了其在印度的生產力度以規避唐納德?特朗普總統時期的關稅后,包租了貨運航班,將 600 噸(數量多達 150 萬部)的 iPhone 手機從印度運往美國。
這一舉措的細節讓人們得以了解這家美國智能手機公司為繞開特朗普時期的關稅所采取的私下策略,以及它在美國這一最大市場之一增加其廣受歡迎的 iPhone 手機庫存的情況。
受關稅影響 高盛下調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
美國投行高盛星期四(4月10日)在一份報告中以關稅影響為由,將中國2025年和2026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預期,從之前的4.5%和4.0%分別下調至4%和3.5%。
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將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關稅從104%提高到125%后,高盛對中國的預測進行了修正。
高盛稱,盡管額外增加關稅的邊際影響可能遞減,但美國大幅提高對華關稅預計將對中國經濟和勞動力市場造成重大壓力。“我們預計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加大政策寬松力度,預計政策利率將下調60個基點(此前預期為40個基點)。”
不過報告也補充道:“即使這些重大的寬松措施,也不太可能完全抵消關稅的負面影響。”
在此之前,評級機構惠譽上周下調中國的主權信用評級,將中國長期外幣發行人主體評級自A+下調至A。惠譽說:“本次評級下調反映出惠譽預期,在中國經濟轉型期間,中國公共財政持續削弱,且公共債務呈快速上升態勢。
谷歌部署人工智能技術以加快美國最大電網 —— 賓夕法尼亞 - 新澤西 - 馬里蘭互聯電網(PJM)的電力連接速度
字母表公司(Alphabet Inc.,股票代碼:GOOGL.O)旗下的谷歌部門周四表示,該部門正與北美最大的電網運營商 —— 賓夕法尼亞 - 新澤西 - 馬里蘭互聯電網(PJM Interconnection)展開合作,以推出旨在加快新電源接入速度的人工智能技術。
此次合作是人工智能首次被用于全面管理電網互聯排隊接入的情況。隨著大型科技公司建設更多數據中心來訓練和部署人工智能,電力需求一直在不斷增長。
谷歌推出新型 “鐵木” 芯片以加速人工智能應用
字母表公司(Alphabet,股票代碼:GOOGL.O)于周三推出了其第七代人工智能芯片,名為 “鐵木”(Ironwood)。該公司表示,這款芯片旨在提升人工智能應用的運行速度。
“鐵木” 處理器適用于用戶查詢諸如 OpenAI 的 ChatGPT 這類軟件時所需的數據處理任務。在科技行業中,這種芯片所進行的計算被稱為 “推理” 計算,它們能夠快速運算,從而在聊天機器人中給出答案,或生成其他類型的回復。
人工智能網絡芯片初創企業奈眼系統公司(nEye Systems)在谷歌母公司字母表(Alphabet)旗下的資本 G 基金(CapitalG)領投下,籌集到了5800萬美元
致力于為人工智能數據中心開發新型網絡芯片的初創公司奈眼系統公司(NEye Systems)周四獲得了 5800 萬美元的風險投資,本輪融資由字母表公司(Alphabet)旗下專注于成長期投資的資本 G 基金(CapitalG)領投。
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埃默里維爾的奈眼公司正在研發一種利用光學技術的芯片,該芯片能夠以光的形式而非電信號在人工智能芯片之間傳輸信息。英偉達(Nvidia)等芯片巨頭以及一些初創公司都在角逐這一領域,因為這項技術有望降低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的能耗。
人工智能晶片需求旺盛 臺積電首季營收或優于預期
由于人工智能晶片需求旺盛,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TSMC)透露,今年首季營收將同比增長逾40%,表現優于市場預期。
據法新社報道,臺積電在星期四(4月10日)說,今年首季營收將同比走高42%,至大約8392億新臺幣(約342億新元),超越市場預期的8305億新臺幣。臺積電將在下周,發布完整首季財報。
臺積電總裁魏哲家也說,2025年將是“又一個強勁增長的年份”,因人工智能相關晶片的需求,持續激增。他估計,全年營收將增長約20%。
盡管如此,由于美中兩國的貿易戰不斷升溫,加上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對半導體進口加征關稅,臺灣半導體業可能會遭受負面沖擊。
為降低特朗普的關稅威脅,臺灣曾承諾加強在美國的投資、加碼購買美國能源,以及提高防務開支。臺積電也在上個月表示,計劃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擴充廠房。
臺積電是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市占率逾60%。它的客戶包括蘋果、英偉達、高通和博通等科技與晶片設計巨頭。
消息人士稱,新加坡的盛裕資本(SC Capital)正就收購英國數據中心集團環球開關(Global Switch)展開談判
兩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總部位于新加坡的房地產投資管理公司盛裕資本伙伴(SC Capital Partners)已成為英國數據中心集團環球開關(Global Switch)的潛在競標者。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稱,這家由全球不動產資產管理公司凱德投資(CapitaLand Investment,股票代碼:CAPN.SI)支持的公司,正與顧問團隊合作,籌劃收購這家總部位于倫敦的公司。目前,環球開關由中國鋼鐵制造商江蘇沙鋼集團控股。
中國發射新型通信技術試驗衛星
中國于周五凌晨從位于中國西南部四川省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一顆新型通信技術試驗衛星。
發射中心稱,這顆衛星于北京時間凌晨 12 時 47 分搭乘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并已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該衛星主要用于開展多頻段、高速通信技術驗證試驗。
據發射中心消息,此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 569 次飛行任務。
美國亞馬遜將發射首批互聯網衛星
美國亞馬遜公司的衛星互聯網部門——柯伊伯,即將于近日發射27顆衛星入軌。該公司希望全面部署衛星互聯網網絡,并與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鏈抗衡。
柯伊伯將打造一個由數千顆衛星組成的網絡,把互聯網信息傳送到世界各地,讓偏遠地區的人在缺乏本地基礎設施的情況下上網。這個概念和星鏈如出一轍。
亞馬遜此前表示,其衛星將以每小時2.7萬公里的速度運行,大約每90分鐘繞地球一圈。為了連接互聯網,用戶需要購買一個小型終端設備,并將其安裝在屋頂上。
第一次發射任務被命名為KA-01,即柯伊伯阿特拉斯1號,原計劃于4月9日發射,后因天氣原因推遲,并將于近日擇機發射。這些衛星將由聯合發射聯盟的阿特拉斯5號火箭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基地送入軌道。亞馬遜表示,這將是該火箭有史以來發射的最重載荷。
柯伊伯曾于2023年10月將兩顆原型衛星送入軌道,但這是終版衛星的首次發射。該公司稱這是“一次重大升級”。它配備了更好的太陽能電池板、推進系統和通信設備,另一處創新是介電反射膜涂層,旨在散射反射的太陽光,使其不影響成像。
柯伊伯已獲得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許可,可以運營3236顆衛星。該公司表示,只有在發射578顆衛星后,才會向用戶提供互聯網連接服務。為此,它與其他公司達成了80多次發射協議,以部署更多衛星,其中有些發射將由SpaceX負責。
全球數億人缺乏可靠的互聯網連接,因此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星鏈的領先優勢很大,不過亞馬遜擁有數億用戶,他們經常在其網站上購物、觀看流媒體,可能會被各種優惠活動吸引而加入柯伊伯衛星互聯網。
SpaceX 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執行的下一次“龍”貨運飛船發射任務將于4月21日升空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下一次向國際空間站的特別運送任務已經確定了發射日期,但這將是一次需要早起觀看的發射。
SpaceX 公司的一枚“獵鷹9號”火箭將于4月21日(周一)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肯尼迪航天中心歷史悠久的 39A 發射臺發射一艘無人駕駛的 “龍” 貨運飛船,飛船內裝滿了數噸物資。發射時間定在美國東部時間凌晨 4 點 15 分(格林尼治標準時間 08:15),這意味著它將在黎明前發射。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官員在關于這項被稱為 “商業補給服務第 32 次任務(CRS-32)” 的公告中寫道:“除了為宇航員運送的食物和必要設備外,‘龍’飛船還搭載了各種各樣的實驗項目,其中包括對自由漂浮機器人精細操作的演示實驗。‘龍’飛船還攜帶了一種先進的空氣質量監測系統,該系統可以保護執行月球和火星探索任務的宇航員,此外還有兩臺原子鐘,用于研究諸如相對論等基礎物理學概念,并測試精密時鐘在全球范圍內的同步性。”
雖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沒有詳細說明將有多少貨物搭載 “龍” 飛船發射升空,但 SpaceX 公司執行的向國際空間站(ISS)的補給任務中,通常會運載超過 2 噸的物資。這些物資包括實驗設備、工具和零部件,以及食物、水和其他重要補給品。
SpaceX 公司可重復使用的 “龍” 飛船和 “獵鷹 9 號” 火箭經常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執行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和進行宇航員輪換的任務。“龍” 太空艙會與空間站對接數月,然后返回地球并濺落在海洋中,之后會被回收以便未來再次飛行。
SpaceX 公司并非唯一一家執行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任務的美國公司。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 “天鵝座” 飛船也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向國際空間站運送物資,但該公司在 “天鵝座” 飛船運往佛羅里達發射場的過程中飛船受損后,不得不取消了下一次計劃中的發射任務。下一次 “天鵝座” 飛船的發射定于今年晚些時候的秋季進行。俄羅斯的無人 “進步號” 飛船也會定期執行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的任務。
龐巴迪環球 8000 型飛機按計劃將于2025年首飛
龐巴迪公司周二宣布,首架量產型環球8000飛機正在多倫多附近的飛機裝配中心進行總裝,并且正 “按計劃推進”,將于2025年投入使用。這架超遠程噴氣式飛機預計航程可達8000海里,在同級別飛機中表現最佳,最高速度為0.94馬赫(627節)。據該公司稱,這將使其成為自超音速協和式飛機以來速度最快的民用飛機。
在2021年一次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SAF)驅動的試飛中,龐巴迪的第五架環球7500飛行測試機 ——FTV5,呼號為 “杰作”—— 成為了首架突破音障的公務機。上個月,龐巴迪發布了那次壯舉的首批畫面,這些畫面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架F-18伴飛飛機拍攝,是在動力下降過程中實現的。不過,環球 8000預計將以略低于音速的速度巡航,而不是像Boom超音速公司的 “序曲” 飛機那樣以超音速巡航。
最近,龐巴迪公司表示,一架環球 8000 型飛機的測試機從堪薩斯州威奇托市的飛行測試中心起飛,執行了飛往歐洲的任務,讓這架飛機經受了實際飛行的考驗,并得到了飛行員們 “高度贊揚”。該公司稱,其各個工廠的主要零部件都已按計劃交付。但它仍需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對該機型的認證。
龐巴迪公司工程與產品開發高級副總裁斯蒂芬?麥科洛(Stephen McCollough)在周二發布的聲明中表示:“這架令人贊嘆的飛機將成為有史以來速度最快、航程最遠的專用公務機,其創新、性能和舒適性的罕見結合,將使我們的客戶在公務航空體驗方面達到新的高度。”
株洲首顆本土制造衛星下線 計劃5月在酒泉發射
4月10日,湖南賽德雷特衛星智能制造工廠首星下線儀式在株洲經開區舉行。株洲造首顆衛星——“XR-11”的誕生標志著株洲市在航天裝備制造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成為湖南省首個具備衛星全鏈條研制能力的城市,為我國中部地區航天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XR-11”衛星是首顆株洲制造的遙感衛星,由湖南賽德雷特衛星科技有限公司設計、研發、制造,在賽德雷特衛星智能制造工廠完成總裝、集成、測試(AIT),儀式后將出征前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計劃5月擇期發射。
該衛星整星設計壽命≥5年,以0.5m分辨率全色多光譜相機為主載荷,具有星下點推掃、側擺推掃以及視頻成像模式,具備強大的在軌對地觀測能力,在多領域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應用價值。
未來將與其他在軌星座形成“光學+雷達”遙感協同網絡,衛星數據將深度融入“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城市治理場景,共同構建空天信息服務體系,大幅提升中國高分辨率遙感衛星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湖南賽德雷特衛星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落戶株洲經開區,投資建設賽德雷特衛星智能制造工廠,并于2024年10月正式投產。落戶后,株洲經開區以一流的品質服務為企業營造更舒心的環境,以精準的幫扶舉措為企業注入更強勁的動力,以豐富的場景空間為企業打造更廣闊天地。“株洲星、株洲造、惠全球”這一愿景正加快實現。
近年來,株洲經開區聚焦以北斗為引領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先進裝備制造產業。2024年,成功簽約引進千尋位置、熱數科技、華鎂鈦、北斗天匯等9個北斗時空信息項目;北斗湖時空信息科技園開工建設,全省首個商業衛星工廠——賽德雷特衛星智能制造工廠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產;太空星際成功發射8顆衛星,加快打造國內第一個商業化混合式雷達遙感衛星星座;成功舉辦第二屆、第三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株洲“北斗名片”越擦越亮,北斗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彰顯。
中國宣布發現石英礦,該發現對芯片產業至關重要,可與美國的(石英)礦源相媲美
中國宣布已發現新的高純石英礦儲量,這種礦物在半導體和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中用量雖少,但卻起著關鍵作用。
高純石英是少數幾種由美國占主導地位的關鍵礦物之一,全球的大部分產量僅集中在北卡羅來納州的一個小鎮周邊地區。周四,中國自然資源部宣布了幾年前就已發現的這些(高純石英礦)。
這一消息發布的時機凸顯出中國政府希望盡量減少美國在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迅速升級的貿易戰中可能掌握的籌碼。官方媒體新華社對這一發現表示贊賞,稱其有望為中國高科技產業保障供應鏈安全。
自然資源部表示,這些礦儲量于 2020 年 12 月在中國中部的河南省被發現,2021 年 10 月又在中國西部的新疆被發現。但該部門沒有公布這些礦儲量的規模,也沒有提及將其開發成可投產礦山所需的時間和資金。
高純石英對太陽能和半導體產業都至關重要,因為它被用于制造坩堝的內層,而這些坩堝是用來生產超高純度多晶硅晶圓的。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去年在一份報告中稱,位于北卡羅來納州斯普魯斯派恩鎮附近的兩座礦山,供應了全球 80% 以上的商業高純石英。
烏茲別克斯坦與美國公司簽署礦產協議
美國通過簽署一項推動美國在烏茲別克斯坦進行礦業投資的協議,加大了其在全球范圍內對戰略礦產的追逐力度。
據這個中亞國家稱,在該消息公布之前,一個烏茲別克斯坦代表團本周前往華盛頓,與美國企業高管會面,不過該國并未列出有意參與的公司名稱或投資金額。
位于首都塔什干的烏茲別克斯坦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些協議涵蓋了對礦產勘探和開采的投資,包括建造研磨機械以及對烏茲別克斯坦專業人員的培訓。”
這項協議是在美國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此處有誤,截至 2024 年 ,美國國務卿是安東尼?布林肯,馬爾科?盧比奧是美國參議員)與烏茲別克斯坦外長巴赫季約爾?賽義多夫周三舉行會晤之后達成的。兩國在 9 月份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加強在關鍵礦產領域的合作。
盧比奧在會晤后在他的 X(原推特)賬號上寫道:“我們兩國之間在關鍵礦產及其他領域的投資與合作前景廣闊。”
烏茲別克斯坦一直希望開發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其中包括許多美國正在尋求的關鍵礦產。今年早些時候,這個中亞國家啟動了一項價值 26 億美元的計劃,以支持涵蓋 28 種不同元素的 76 個礦業項目的開發。
烏茲別克斯坦總統沙夫卡特?米爾濟約耶夫當時表示:“主要任務是利用現代技術直接從礦石中提取有價值的原材料,提高礦物純度,并生產出高附加值的產品。”
智利國家銅業公司(Codelco)2月份的銅產量下降了6%
智利銅業委員會(Cochilco)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智利國有礦業公司智利國家銅業公司(Codelco)2 月份的銅產量同比下降 6%,降至 98100 公噸。
智利國家銅業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銅生產商,但近年來一直難以扭轉產量下滑的局面。
阿爾法礦業公司重啟比西錫礦生產
據MiningWeekly援引彭博新聞社報道,美國一名高官透露,“M23運動”撤離剛果(金)東部一地區后,阿爾法礦業公司(Alphamin Resources)將恢復該地區一座錫礦生產。
“我們希望這家公司盡快恢復或宣布復產”特朗普非洲高級顧問馬薩德·布洛斯(Massad Boulos)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表示。“我們肯定鼓勵他們恢復生產”。
上個月,由于M23運動逼近該地區,為保護職工安全,多倫多上市的阿爾法公司停產比西(Bisie)錫礦。
“我們已經看到近日的進展,這非常好”,布洛斯稱。
布洛斯是特朗普女兒蒂凡尼的丈夫,長期以來一直游走中部和東部非洲,目的是通過美國幫助促進剛果(金)、盧旺達和其他鄰國等長期沖突國家實現和平。
德納姆資本(Denham Capital)是阿爾法公司的大股東,也是美國在該國為數不多的相關項目之一。
“非常遺憾該項目停產,因為該礦雇傭了數千工人,為社區和這個國家以及鄰國帶來了財富”,布洛斯稱。
周二,阿爾法公司沒有立刻對彭博新聞社的電話或電子郵件采訪進行回應。
2024年,比西錫礦產量為1.73萬噸,占全球供應量的6%。
比利時Solvay啟動磁材用稀土的生產
4月8日,比利時化工公司索爾維(Solvay)在其位于法國的La Rochelle分離廠啟動了一條新的生產線,使其能夠開始生產用于永磁體制造的氧化鐠釹。
La Rochelle工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48年,自2011年以來一直歸索爾維所有,多年來一直在提煉稀土材料,但到目前為止,它一直專注于鈰等產品,并服務于催化劑和醫療等終端用途行業。索爾維的一位發言人告訴阿格斯,新的生產線將釹和鐠添加到其名單中,未來可能會分離出鏑和鋱。
西方國家正在推動發展地區稀土生產和精煉能力,以削弱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上的主導地位。4月4日,作為對美國“解放日”關稅的回應,中國對某些重稀土和磁性材料實施了出口管制,這讓西方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得到了極大凸顯。這些措施在中國稀土市場引發了動蕩,貿易公司和買家試圖評估出口管制將如何實施,這給市場帶來了廣泛的不確定性。最近中國對鎵、銻和鎢的出口管制導致了嚴重的出口瓶頸和價格飆升。
索爾維的目標是到2030年滿足歐洲30%的磁性稀土氧化物需求,其稱這條生產線是“集團實現歐洲戰略目標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索爾維還采取了一些措施,使該工廠的原料供應多樣化。去年6月,索爾維與加拿大金屬回收公司Cyclic Materials for Cyclic簽署了一項協議,向索爾維供應可回收的混合稀土氧化物。早些時候,索爾維簽署了一項協議,與稀土服務公司Carester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后者正在法國拉克開發Caremag精煉廠。
研究發現,特朗普提出的25%的汽車關稅可能會讓美國汽車制造商損失1080億美元
美國汽車研究中心的一項新分析發現,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在 4 月初實施的 25% 的汽車關稅,將使美國汽車制造商在 2025 年的成本增加約 1080 億美元。
這家總部位于密歇根州安娜堡的機構周四發布的這項研究發現,底特律的汽車制造商福特汽車公司(股票代碼:F.N)、通用汽車公司(股票代碼:GM.N)以及生產吉普和公羊皮卡的斯特蘭蒂斯汽車公司(股票代碼:STLAM.MI),其成本將具體增加 420 億美元。該研究發現,這三家底特律汽車巨頭平均為其在美國生產的每輛汽車所進口的零部件可能面臨近 5000 美元的關稅,而他們進口的每輛汽車平均可能面臨約 8600 美元的關稅。
歐盟方面稱,歐盟和中國將研究為電動汽車設定最低價格的事宜
歐盟委員會的一位發言人周四表示,歐盟與中國已達成一致,將研究為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設定最低價格,而非采用歐盟去年實施的關稅措施。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周四早些時候報道稱,相關談判已經開啟。
歐盟發言人表示,歐盟貿易專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在過去 24 小時內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進行了交談,雙方同意研究設定最低價格的問題。
日產預計2027年將推出下一代自動駕駛系統
4月10日消息,日產當地時間今日宣布,其將于2027財年起為量產車型配備下一代ProPILOT智駕技術。
日產的新一代ProPILOT智駕將結合英國自動駕駛AI初創企業Wayve提供的Wayve AI Driver軟件和日產自有的“道路實況感知”技術,并由激光雷達提供精確數據支持。
Wayve AI Driver 建立在 Wayve 的具身智能基礎模型之上,能夠利用先進的端到端 AI 技術在高速公路和城區道路中自動行駛。其擁有同人類駕駛員相同的復雜交通狀況處理能力,且能駕馭從未有過的難題。
日產表示 Wayve AI Driver 能高效、快速地從大量數據中學習,這確保日產汽車在未來的競爭力;而新一代 ProPILOT 將為智駕技術樹立新的標準,提供前所未有的防碰撞表現。
IQE 公司和 X-FAB 公司合作推出面向汽車和數據中心市場的歐洲氮化鎵功率平臺
IQE plc 公司,作為全球知名的化合物半導體晶圓產品及先進材料解決方案供應商,與頂尖的模擬 / 混合信號及特種晶圓代工廠 X-FAB Silicon Foundries SE 公司,共同宣布達成一項聯合開發協議(JDA),旨在建立一個基于歐洲的氮化鎵功率器件平臺解決方案。
IQE 公司與 X-FAB 公司的合作初期為期兩年,將專注于開發一款 650 伏的氮化鎵器件。這一舉措將把 IQE 公司在氮化鎵外延設計和工藝創新方面的專業知識,與 X-FAB 公司在技術開發和器件制造方面已確立的優勢相結合,從而提供一種經過優化的技術 - 襯底解決方案,專門適用于汽車、數據中心和消費電子產品領域的應用。
雙方的共同努力將為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提供一個先進的、可直接使用的氮化鎵平臺,加快他們的創新進程并縮短產品上市時間。此外,這項技術將成為未來產品創新的基石,突破 650 伏的限制,以滿足全球對功率電子器件日益增長的需求。
東芝推出新型鈦酸鋰電池(SCiB?)模塊,其散熱能力達到此前的兩倍,適用于電動公交車、船舶以及固定設施應用場景
東芝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型鈦酸鋰電池(SCiB?)模塊,這是一種先進的鋰離子電池解決方案,專門為電動公交車、船舶以及固定設施系統設計。這款最新產品采用了鋁制基板,其散熱能力大約是現有模塊的兩倍。該產品計劃于 2025 年 4 月中旬起在日本國內和海外市場同步推出。
隨著鋰離子電池在各個領域的應用不斷擴大,對于能夠承受頻繁快速充放電循環的電池的需求日益增長,尤其是在電動公交車以及固定設施的負荷調峰系統等嚴苛應用場景中。然而,這種高功率、短時間的運行會產生大量熱量,這可能會縮短電池的使用壽命。電池制造商面臨著一項關鍵任務,即在緊湊的時間范圍內確保高功率功能的同時,有效管理電池的熱性能。
東芝的鈦酸鋰(SCiB?)可充電電池采用鈦酸鋰負極,這使其能夠實現安全運行、卓越的循環壽命、出色的低溫性能、快速充電、高功率輸入和輸出,以及寬泛的可用荷電狀態。這些電池已經廣泛應用于各種混合動力和工業領域,包括電動公交車、起重機、鐵路系統以及物流中心使用的自動導引車。除了單體電池和電池組之外,東芝還提供模塊化電池系統,這些系統可以通過串聯或并聯配置相互連接,以滿足不同的電壓和容量需求。
使用模塊化電池系統的客戶通常希望找到一種能夠在短時間內平衡高功率輸出和輸入,同時具備長期耐用性的解決方案。為了滿足這一日益增長的需求,東芝開發了一款新型模塊,這是同類產品中首款采用鋁制基板的模塊。鋁以其出色的導熱性著稱,這使得該模塊的散熱速度大約是傳統電池模塊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