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處理
1055
30000
1
2024年中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行業市場規模、產業鏈及發展趨勢分析:各地積極探索建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圖]
盡管當前人口由農村向大城市轉移是不可逆的趨勢,但得益于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我國農村常駐居民仍占總人口的33.84%。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農村生活垃圾產生量每人每天可達0.86公斤以上,全國年農村垃圾產生量達6億噸左右。國內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需求日益提升。
中國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無害化處理能力、無害化處理量分析:無害化處理進程不斷推進,2022年處理量達24012.8萬噸[圖]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不斷推進,生產和消費活動日益頻繁,這不僅導致了商品消費量的迅速增加,還促使了整體垃圾生產量的上升。2022年中國生活垃圾清運量達到24444.7萬噸。在國家政策規范和實際處理需求的推動下,我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進程不斷推進。2022年中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達到24012.8萬噸,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增長至99.9%。目前,我國主要形成三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方式,分別是焚燒、填埋、堆肥。其中,焚燒近幾年發展較快,占據市場較大比重。據統計2022年焚燒無害化處理量占據市場80%的比重。
2023年中國垃圾滲濾液處理行業全景速覽: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成長,新能源助力降本增效[圖]
2022年垃圾滲濾液處理量為5638.2萬噸,同比增長12.57%,2022年垃圾滲濾液處理率為46.74%,2016年到2022年處理率整體呈現上升的態勢。
2023年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展望:垃圾分揀技術朝智能化、無人化方向發展[圖]
建筑垃圾是一種成分復雜的固體廢棄物,是城市建設高速發展的產物,具有數量大、地域性強、可資源化率高等特點,絕大多數建筑垃圾可以作為再生資源重新利用。2022年我國建筑垃圾產量約為34.51億噸,其中建筑拆除垃圾占比約49.61%,建筑施工垃圾占比約30.33%,建筑裝修垃圾占比約20.06%。
行業洞察|2023年中國餐廚垃圾處理行業景氣度越來越高,市場展現欣欣向榮的勢頭[圖]
我國餐廚垃圾產生量逐年以可觀速度增加,催生垃圾處理需求。近年來,我國餐飲業的飛速發展導致相應的餐廚垃圾數量也急劇增加。中國餐廚垃圾產生量由2010年的5800萬噸增長至2019年的10850萬噸,年復合增長率達到7.21%。預計2023年我國餐廚垃圾產生量有望達到13000萬噸。
2021年中國餐廚垃圾產量及主要企業處理分析,旺能環境-餐廚垃圾同比增長170% [圖]
旺能環境已建成投運11期餐廚項目共1720噸;試運營餐廚項目共140噸;在建餐廚項目共860噸。全年處理餐廚垃圾超54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70%;去年共提取泔水油近1.2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63%。
2022年中國生活垃圾處理產業全景速覽:政策助力行業發展,垃圾焚燒發電發展前景廣闊[圖]
預計2021年中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量為27097.2萬噸。城市生活垃圾的增加,與經濟發展和人們的消費習慣改變密不可分。近十年來,快遞、外賣行業發展如火如荼,人們沉浸在快捷時代帶來的巨大便利之中,然而快遞業務總量提升成為了包裝垃圾數量增加的直接原因;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快,也造成了大量電子垃圾。
2022年中國垃圾處理產業發展現狀及企業對比分析:首創環保vs綠色動力vs華光環能[圖]
華光環能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及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一直注重產品研發與技術創新,近年來為應對日趨激烈的競爭市場,不斷投入研發資源助力產品及產業升級。2021年研發人員數量為1018名。首創環保研究人員數量同樣呈上升趨勢,2021年為165名。而綠色動力的研究人員逐年下降,反映出了綠色動力研發能力在逐漸變得薄弱。
2021年中國生活垃圾處理行業產業鏈分析:垃圾焚燒處理成為解決“垃圾圍城”的重要手段[圖]
中國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逐年上升,2021年垃圾焚燒處理高達77.39萬噸/天。然而我國是缺水國家,人均水資源量非常低,垃圾焚燒項目屬于用水大戶,因此垃圾焚燒項目建設需要考慮節約水資源。通過焚燒發電會產生有害物質“二噁英”,以及焚燒過程中產生廢水、垃圾滲瀝液、灰渣和粉塵等,這些還需制定相關環境保護標準控制排放力度。
2022年中國生活垃圾處理產業政策分析:生活垃圾處理產業重視程度日益提升,國家政策處于不斷改進與完善之中[圖]
在綜合治理新探索階段出臺了《關于解決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問題幾點意見的通知》、《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這一系列法規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基本奠定了我國垃圾管理工作的法制基礎。國務院提出加快垃圾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和改善城市環境質量的若干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