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述: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以來,廣州市建筑垃圾年排放量就一直保持在1000萬立方米的高位水平,近年來更是突破了4000萬立方米/年的排放量,建筑垃圾產生量的快速增長成為困擾廣州城市發展的一大難題。近年來廣州市建筑垃圾產生總量逐年增多,2022年廣州市各類建筑垃圾產量達到4117.8萬立方米。
關鍵詞:建筑垃圾處理行業政策、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產業鏈、建筑垃圾產量、建筑垃圾處理市場規模、建筑垃圾處理競爭格局
一、建筑垃圾處理行業概述
建筑垃圾在資源化處理的過程中,分選是最為重要而又最為復雜的一環,其分揀難度大,種類冗雜,且互相堆疊干涉。按產生源包括了工程泥漿及沙土、工程垃圾、拆除垃圾、裝修垃圾,沙土與泥漿需要進行固化處理,其他需要分揀后才能有效利用。其具體內容復雜多樣,現在常用的分揀方法大多為三分法,即上表所示的一級分類,大部分物料都沒能很好地分離,加大實際生產中的利用難度。部分較為先進的處理線采用了五分法,把木材類、塑料類從其他類中分離出來,但總體來看仍然管理粗放,難以滿足資源高值化利用的需求。若要實現資源的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將建筑垃圾各組分進行精細分揀勢在必行。
二、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相關政策
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基建大國,我國新建的項目不計其數,但同時舊房改造、道路改建等項目也逐漸增加,因此也面臨著嚴峻的建筑垃圾問題。與歐美、日本等國家相比,我國在建筑垃圾資源化起步較晚,在進入21世紀后逐漸開展建筑垃圾處置工作,相關政策規范和管理模式等仍有待提高和完善。
三、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產業鏈
建筑垃圾處理的建設及運營以及資源化利用項目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建筑垃圾輸出公司及處理設備/設施制造商;中游建筑垃圾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可提供建筑垃圾處理整體解決方案,包括技術及解決方案設計、設備供應及整合、設備安裝及調試、售后服務等。彼等具備全面服務實力,能夠按照客戶要求提供一站式定制服務;下游政府及項目投資者及運營商,彼等通常負責投資于項目建設,于項目完成后通過項目運營及維護向用戶收取相應處理費,并從銷售再生產品獲取收入。
得益于整體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建筑業一直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據統計,2022年我國建筑業總產值達到31.2萬億元,同比增長6.47%,2015-2022年復合增長率為8.11%;另一方面,我國建筑業增加值在2011年僅為3.29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為6.70%,經過十年的快速發展,2022年我國建筑業增加值已達到8.34萬億元,占GDP的比重上升到了6.9%,十年間的年度復合增長率為9.67%。隨著我國基礎建設和城鎮化進程加速,建設產生的建筑垃圾也日益增多。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
四、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近幾年來,我國城鎮化建設迅猛發展,城鄉建設步入快車道,人民生活的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隨之而來的是在建設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產生量急劇增長,根據住建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建筑垃圾已占據城市垃圾總量的40%左右,是生活垃圾產生量的8倍左右,成為城市第一大垃圾生產源。建筑垃圾是一種成分復雜的固體廢棄物,是城市建設高速發展的產物,具有數量大、地域性強、可資源化率高等特點,絕大多數建筑垃圾可以作為再生資源重新利用。近年來我國建筑垃圾產量快速增長,截至2022年我國建筑垃圾產量約為34.51億噸,其中建筑拆除垃圾占比約49.61%,建筑施工垃圾占比約30.33%,建筑裝修垃圾占比約20.06%。
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以來,廣州市建筑垃圾年排放量就一直保持在1000萬立方米的高位水平,近年來更是突破了4000萬立方米/年的排放量,建筑垃圾產生量的快速增長成為困擾廣州城市發展的一大難題。近年來廣州市建筑垃圾產生總量逐年增多,2022年廣州市各類建筑垃圾產量達到4117.8萬立方米,建筑垃圾處理壓力巨大。廣州市4類建筑垃圾中工程垃圾產生量最大,占建筑垃圾總量的64.34%,其中又以基坑土數量最多,基坑土和軌道棄土2類渣土產生量超過建筑垃圾總量的50%。品質較好的拆除垃圾、道路垃圾和新建建筑物建設施工垃圾僅占建筑垃圾總量的40%,由此可見廣州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難度較大。
傳統的建筑垃圾處理方法是直接將建筑垃圾送入垃圾填埋場,這不僅浪費了寶貴的可再生資源,縮短了垃圾填埋場使用壽命,占用了大量土地,同時還會引起嚴重的土壤、水質等環境污染問題。根據我國建筑垃圾的特點,利用專業的破碎生產線,建筑垃圾經過分揀、剔除或粉碎后,大多可以作為再生資源重新利用,加工出多種一級再生產品,比如石磚粉、粗骨料、細骨料以及混凝土再生材料等。近年來我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市場規模不斷增長,據統計,截至2022年我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市場規模約為868.7億元。
五、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重點企業
目前參與到建筑垃圾資源化生產的企業數量本就少,其中還有一些企業不具有深加工技術,僅能將較為潔凈的建筑垃圾利用礦山破碎線破碎成骨料。僅采用簡單破碎方法制成的再生骨料顆粒棱角多,表面粗糙,且附著有硬化的水泥砂漿,而混凝土塊在破碎過程中會由于損傷導致內部產生大量微裂紋,這就導致了再生骨料的孔隙率大、吸水率大、堆積密度小、壓碎指標高等性能劣性,并且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通過簡單破碎和篩分制備出的再生骨料性能差異極大,產品的質量離散性大,這部分的產品性能遠不如普通水泥混凝土,這導致了再生材料的市場接受度低,不利于展開市場推廣。使得企業無法獲取利益、資金難以回收。進一步導致了企業無法進行技術更新,而產品質量無法提升,陷入了死循環之中。
六、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在目前的“雙碳”目標和社會對于資源循環利用的迫切需求下,建筑固廢的分揀處理技術越發重要,提升分揀技術對處理產量、效率的提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謂“建筑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絕不應成為一句空話和口號,將傳統分揀方式與新興智能分揀方式相結合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完善相關技術對各大企業滿足降本增效、節能減排至關重要,推進相關研究將產生顯著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通過以上傳統分揀方式和智能分揀方式的比較來看,建筑垃圾通過精細化處置工藝,可將各種雜質按照物料性質進行篩分、分類,最大限度實現垃圾的減量化和資源化,而在分揀過程中,智能分揀方式在分揀效率和分揀精度上都要優于傳統分揀方式,所以建筑垃圾分揀一定要朝著智能化、無人化發展。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國建筑垃圾處理典型企業運行分析,2025-2031年中國建筑垃圾處理產業發展趨勢預測分析,2025-2031年中國建筑垃圾處理產業投資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