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龍頭地位穩固,多品類策略平抑周期波動。公司以原有優勢產品文化紙為出發點,逐步完善林漿紙一體化產業鏈布局。截至2019 年末,公司漿紙產能為662 萬噸,其中造紙產能392 萬噸(主要包括雙膠紙120 萬噸、銅版紙80 萬噸以及箱板紙160 萬噸),漿產能270 萬噸。隨著公司老撾、兗州、廣西北海三大基地相關項目的逐步投產,預計2022 年底漿紙總產能將突破1000 萬噸。公司品類橫跨包裝紙和文化紙,且產能均位居行業前列,同時上游延伸至原生漿和廢紙漿,周期平滑效果明顯。
文化紙:盈利能力穩中向上,新產能投放助力業績增長。文化紙需求端較為穩定,2021 年黨建新增需求或可消化新增產能(75 萬噸),價格有望穩中上行;成本端仍低位維持,由于木漿需求尚未顯現明確拐點,預計將至少低位持續至20Q1,且公司木漿自給率不斷提升,預計2022 年可達61%,文化紙盈利能力有望增強。隨著2020 年底45 萬噸及2021 年底55 萬噸雙膠紙產能投放,業績增長確定性較高。
箱板紙:高檔產品占比提升,成本端優勢凸顯。受外廢禁止進口政策沖擊,預計國廢價格將繼續上行,同時受疫情影響20Q2 箱板紙價格下跌明顯,全年箱板紙毛利率同比或略有下滑,但考慮到公司毛利較高的高檔牛皮箱板紙占比不斷提升(已接近70%),且目前箱板紙原材料自給率已接近70%,老撾80 萬噸箱板紙將以當地進口美廢為主,成本端優勢有望進一步增強。
溶解漿:棉價上行因素催化,價格已觸底回升。溶解漿與棉花互為替代品,近期棉價上行明顯,帶動粘膠短纖和溶解漿價格上漲,有望增厚公司利潤。


2025-2031年中國造紙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造紙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共十一章,包含我國造紙市場主要參與者經營分析,造紙工業風險分析及前景展望,造紙工業研究結論及投資戰略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