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起源:先有蛋白質還是先有氨基酸?
近日,科學家們試圖解答了這一問題。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Dan Tawfik教授和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Norman Metanis教授重建了蛋白質序列,它們很可能與現代蛋白質的祖先非常相似。研究結果提出了這些原始蛋白質進化成活體細胞的一種可能性。該研究已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科學家發現口服小劑量代謝化合物可恢復小鼠生育能力
近日,發表在發表在Cell Reports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小劑量能逆轉卵子衰老過程的代謝化合物,成功提升了老年雌性小鼠的生育率,這為一些受孕困難的婦女帶來了希望。
我國科學家在肺腺癌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肺癌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在我國,每年肺癌發病人數超過70萬例,死亡人數超過60萬例。在美國,每年因肺癌而死亡的人數,甚至高于另外三種最高發腫瘤(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直腸癌)死亡人數的總和。肺腺癌是肺癌中最主要的一種病理類型,約占所有肺癌的一半,其發病率在我國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日本正加緊建設覆蓋國土全境的5G基礎設施網絡 修訂IT基本法推進社會數字化
據報道,日本政府以新冠疫情防控為契機,加快完善數字化社會的法律環境,面向物聯網時代,擬建設覆蓋國土全境的新一代通訊標準5G的基礎設施網,并考慮在全國推廣為老年群體講授智能手機操作方法的志愿者服務。
科學家利用虛擬胚胎進行單個細胞層面的研究
近日,發表在Cell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MBL)和意大利帕多瓦大學的研究團隊首次對早期胚胎發育進行了完整的描述,包括胚胎中的每一個細胞。這種“虛擬胚胎”有助于解答生物體內的不同類型細胞是如何從單個卵細胞起源的。
首次發現眼睛中也存在清除細胞廢物和碎片的類淋巴系統
就像大腦一樣,眼睛也是是一種特殊的器官。雖然眼睛通常被詩意地稱為靈魂之窗,但是一組獨特的研究開始以另一種方式看待眼睛。沒錯!像大腦一樣,眼睛中也沒有負責體液循環并清除廢物的經典淋巴管,而這些淋巴管在外圍器官中很常見。
日本研究團隊確認納武單抗對原發部位不明癌癥具有療效
據報道,近畿大學醫學部林秀敏講師團隊在世界上首次通過由醫生主導下進行的臨床試驗確認,癌癥免疫治療藥納武單抗(nivolumab)對無法確定原發部位的癌癥具有療效。在對有過抗癌藥治療經歷的患者使用納武單抗后,有22.2%患者的癌癥部位面積縮小一半以上。治療效果持續時間為12.4個月,比現有療法的4—7個月明顯延長。因此這有望成為一種標準治療方法。
德國研究聯合會資助量子材料領域特別研究項目
德國研究聯合會(DFG)計劃將在4年內資助跨區域合作研究中心(SFB-TRR)特別領域研究(SFB)項目——“物質的電子量子態彈性調整和彈性反應”約1000萬歐元。項目所研究的量子材料通過彈性變形其性質可以發生根本性改變,牽頭單位為法蘭克福大學。
HIV治療迎來全新長效候選藥物
近日,Nature雜志在線發表了一篇最新論文,介紹了生物醫藥公司吉利德科學研發的一種針對HIV治療的全新小分子藥物。文章題目為“Clinical targeting of HIV capsid protein with a long-acting small molecule”。
改造IL-18增強癌癥免疫治療效果
由于出色的免疫增強效果,細胞因子IL-18在癌癥免疫治療上被寄予厚望,但多個相關的臨床研究均未得到理想結果。近日,發表在Nature的一篇論文給出了最新的解釋。文章題目為“IL-18BP is a secreted immune checkpoint and barrier to IL-18 immunotherapy”。
全腦尺度上測量大腦的長距離連接組繪制
近日,Cell雜志在線發表了一篇最新論文,利用DNA條形碼(DNA barcodes)和高通量測序技術來解決全腦尺度長距離連接組繪制問題。文章題目為“BRICseq bridges brain-wide interregional connectivity to neural activity and gene expression in single animals”。
首次在突觸水平觀察大腦一生的變化
近日,國際著名期刊Science雜志刊登了一篇題為“A brain-wide atlas of synapses across the mouse”的論文。來自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轉基因小鼠通過組織切片熒光顯像和基因測序技術在單突觸層面全景展現了小鼠一生中整個大腦突觸結構和功能的變化。
最新有關飲食和運動的癌癥預防指南
近日,國際頂級癌癥期刊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雜志刊登有關癌癥預防方面的飲食和運動指南“American Cancer Society Guideline for Diet and Physical Activity for cancer prevention”。這是該指南至2012年來首次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