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入侵人類基因組導致融合蛋白產生
近日,頂尖學術期刊Cell發表了一篇題為“Hybrid Gene Origination Creates Human-Virus Chimeric Protein during Infection”的研究報道。顯示了病毒在感染人體時會將自己的基因與人類基因進行拼接,并且產生同時攜帶病毒和人類遺傳信息的融合蛋白。
我國科學家將自旋量子比特壽命提高兩個數量級以上
中國科技大學研究團隊與其合作者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了硅基自旋量子比特弛豫的強各向異性:通過改變外加磁場與硅片晶向的相對方向,可以將自旋量子比特壽命提高兩個數量級以上。
塞爾維亞和中國簽署空間技術合作諒解備忘錄
塞政府網站、國家電視臺RTS和南通社6月5日報道,負責創新和技術發展事務的政府內閣部長奈納德·波波維奇和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分別在貝爾格萊德和北京通過視頻連線會議簽署了一份關于探索與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創新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意大利政府通過《復興法令》設立技術轉移基金促進其科技成果轉化
5月20日,意大利政府為支持民眾生活和就業,并助力企業、交通運輸和旅游業等領域復興發展,通過了一項總額為550億歐元的《復興法令》(Decreto Rilancio),并提出了設立技術轉移基金以保護和支持創新的緊急措施。
墨西哥政府科技指數居拉美第三
拉美開發銀行(CAF)近日與牛津洞察力(Oxford Insights)共同發布的首個“伊比利亞美洲科技政府指數”(índice GovTech de Iberoamérica)的數據顯示,墨西哥排在第5位,為拉美第三。
科學家嘗試利用DNA技術拼圖復原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于20世紀四五十年代被發現在耶路撒冷以東死海附近的洞穴中。這些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籍如今已破損為2.5萬多個碎片,部分小到被研究人員稱為“經卷微塵”,因此復原殘破不堪的死海古卷一直是考古學界難以破譯的謎題之一。
我國首次實現了1250對原子高保真度糾纏態的同步制備
大規模糾纏態的制備、測量和相干操控是量子計算領域的核心問題之一,高品質糾纏粒子對的同步制備是實現大規模糾纏態的首要條件。但受限于糾纏對的品質和量子邏輯門的操控精度,目前人們所能制備的最大糾纏態距離實用化的量子計算和模擬所需的糾纏比特數和保真度還有很大差距。
我國科學家發現新型廣譜抗菌增效劑
抗生素耐藥是國際廣泛關注的重大問題,新型抗生素替代是當前生物科學研究的一個熱點。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畜禽重大疫病防控與高效安全養殖綜合技術研發”重點專項支持下,中國農業大學朱奎教授和沈建忠院士研究團隊發現一種新型線性短肽SLAP-S25,對多種革蘭氏陰性菌均具有抗菌效果。日前,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微生物學》上。
我國科學家在二氧化碳電催化還原制乙烯和乙醇方面取得突破
CO2活化和可控C-C偶聯合成兩個或多個碳原子(C2+)化合物(如乙烯和乙醇)是化學領域極具挑戰性的科學難題。相對熱催化,電催化經過不同的C-C偶聯機理實現CO2的還原偶聯,能更好地調控C-C偶聯過程。因此,創制高效催化劑,實現高電流密度、高C2+選擇性、高穩定性的“三高”性能,是推進電催化還原CO2走向實際應用的關鍵。
日本實施世界首例使用ES細胞的肝細胞移植試驗
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近日宣布其實施了世界首例用胚胎干細胞(ES細胞)制作的肝細胞移植臨床試驗。移植給患有先天肝病的嬰兒,據悉術后狀況良好。這項療法如能進一步積累安全性,有望應用于其他肝臟疾病的治療。
俄羅斯否定葉綠體起源于細菌的假說
據俄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網站報道,該分院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科學中心的科研團隊通過比較植物葉綠體與藍細菌的DNA全基因組發現,葉綠體DNA內部結構與細菌存在實質性差異,這是科學界首次驗證兩者基因組存在原則性結構差異,就此推翻了植物葉綠體細胞起源于藍細胞的假說。相關成果發布在“BMC Bioinformatics”科學期刊上。
第三屆中國哈薩克斯坦經濟社會研究論壇成功在線舉辦
2020年5月30日,第三屆中哈經濟社會研究在線論壇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以“全球疫情背景下的中哈經濟社會合作:同心抗疫,推進發展”為主題,采用在線直播的方式進行,主會場設在浙江財經大學。
以色列科學家確定黑色素瘤的轉移特征
皮膚癌是較常見的癌癥之一,而黑色素瘤是皮膚癌中惡性程度最高的一種,約占所有皮膚癌病例的2%,幾乎所有皮膚癌死亡病例都源于黑色素瘤。黑色素瘤發病隱蔽不易察覺,且發展極快,尋常基因測試、病史分析和組織切片研究都不能很好的幫助醫生判斷黑色素瘤的轉移特征和發展階段。
緬甸央行將推出二維碼支付迎接移動支付時代
據緬甸中央銀行6月1日消息,為方便民眾支付,緬甸將在今年內研發出二維碼(QR Code)支付系統。該系統將支持緬境內全部移動支付方式,上市后不會存在兩個不同移動支付之間不能支付的問題。
歐盟加強對歐洲電池聯盟的支持以增強戰略自主
5月19日,歐盟委員會副主席謝夫喬維奇、歐洲投資銀行副行長安德魯·麥克道爾與行業高層代表舉行會議。會上,歐盟重申支持歐洲建立強大的電池生態系統,以便在促進綠色和數字轉型的同時,加強歐洲在關鍵工業生態系統領域的戰略自主權。
前鋒工業園區:打造“西部輕工城”
廣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前鋒園區(簡稱前鋒工業園區)于2006年4月啟動建設,2010年6月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前鋒區體制創新試驗區、開放合作展示區、新型工業集聚區,先后被評為全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中國紡織服裝十大園區、全省紡織專業出口示范基地。園區堅持全產業鏈發展,高標準規劃建設輕紡服裝產業園、智能家居產業園、制鞋產業園,打造“西部輕工城”,現已形成以輕工服裝為主導產業、裝備制造和能源建材為優勢產業的“1+2”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