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示青春期前額葉皮層小膠質細胞塑造成年認知功能
前額葉皮層(Prefrontal cortex,PFC)是大腦中調節不同認知功能的重要區域,其在青春期持續發育并影響成年的認知成熟,但在這一過程中小膠質細胞的作用仍不清楚。
科學家發現DNA復制叉移動速度是細胞命運變化的基礎
德國慕尼黑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DNA復制叉移動速度是細胞命運變化的基礎,并促進細胞重編程。該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在《Nature Genetics》上,題為:DNA replication fork speed underlies cell fate changes and promotes reprogramming。
科學家提出一種對大腦注意力的測量方法
注意力是認知的核心,現在仍沒有一種單一的神經測試來衡量一個人在不同任務中的整體注意力情況。耶魯大學的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對大腦注意力的測量方法,于近日發表在《Nature Human Behavior》上,題為:A brain-based general measure of attention。
科學家驗證人類干細胞分化得到的胰島細胞的功能、代謝及轉錄組情況
移植來自人類多能干細胞的胰島細胞是一種潛在的糖尿病治療方法。現階段盡管在誘導干細胞分化的胰島細胞(SC-islets)取得了進展,但對其功能特性尚未進行深入研究。
科學家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確定布魯加達綜合征新的風險位點
布魯加達綜合征(BrS)是一種與年輕人猝死有關的心律失常疾病。除了編碼心臟鈉離子通道相關基因以外,易感基因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的。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等研究人員發現了布魯加達綜合征新的風險位點,并揭示了疾病中相關鈉通道調節的新機制。
我國科學家揭示發育中人腦小膠質細胞區域特化和狀態轉換的時空動力學特征
近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Cell Stem Cell》發表了題為“Decoding the temporal and regional specification of microglia in the developing human brain”的文章。
科研團隊研發新型防霧抗菌塑料鍍膜
目前,防霧鍍膜應用于太陽能板、擋風玻璃、顯示器或在潮濕環境下使用的鏡頭等,但市場上的防霧化劑水洗后無法維持防霧效果,也不具備抗菌能力,須反復、定期涂覆及維護。
意大利和中國合作在超導材料研究中取得新發現
都靈理工大學和東南大學合作研究,揭示了鐵基化合物RbCa2Fe4As4F2(Rb-12442)單晶的間隙結構和各向異性,反映了Rb-12442化合物和銅酸鹽之間的相似性,為研究這兩種類別材料的非常規超導性及其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相關結果發表在《npj Quantum Materials》上。
科研團隊開發出能使晶面平坦度達原子水平的新型研磨技術
東京大學研究人員通過一邊澆水一邊用丙烯酸板研磨硅基板,成功達到了原子水平的平坦度。整個過程不使用藥液和拋光磨粒,硅基板表面粗糙度實現僅0.037納米,加工成本僅水費和電費。相關論文發表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
科研團隊發現新的超導形成機制
東京大學和東京工業大學在合作研究中發現,通過在碳化硅(SiC)晶體基板表面制作單一原子層的石墨烯,然后向其上面蒸鍍鈣(在真空中層積原子)并進行加熱處理,制作出的樣品在冷卻后具備超導特性。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雜志《ACS Nano》上。
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成功舉辦首屆碳衛星應用技術國際培訓班
2022年2月14日至23日,由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主辦的首屆碳衛星應用技術國際培訓班(線上)圓滿落幕。來自土耳其、黑山、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白俄羅斯、馬來西亞、尼泊爾、泰國、孟加拉國等24個國家和地區的160余位學員參加培訓班。
聯合研究團隊開發空間切割和標記新技術繪制組織發育機制圖
瑞典卡羅斯卡醫學院和耶魯大學合作開發了一項新技術,可提供特定組織中活躍和失活基因的精確位置信息,為不同組織如何發育,以及表觀遺傳調控如何促進疾病發展提供重要知識。研究成果在《科學》雜志上發表。
科學家借助計算機建模開發二氧化碳捕集、處理新材料
俄羅斯薩馬拉技術大學與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們利用計算機模擬技術,創建了一個能夠計算材料特性的平臺,開發出捕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轉化為一氧化碳、生產發動機燃料、潤滑油和酒精的技術。
科學家研發出基于人工智能的左心室肥厚檢查方法
左心室肥厚是一種較常見的心血管系統心肌改變,左心室肥厚可以是對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的自然反應,也可能會是對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的病理反應,不過更可能由增加心臟后負荷或心肌疾病引起的。
科學家揭示不同腫瘤類型的免疫特征圖譜
腫瘤由于其組織來源、驅動突變和周圍組織特性的不同而表現出顯著的異質性。不同的腫瘤之間可能會享有共同的免疫原型,事實上,在特定腫瘤類型中已經鑒定到不同的免疫細胞亞群和免疫治療響應性之間強大的原型關系。然而,如何從不同的腫瘤中去找到主要的免疫原型仍不清晰。
研究報道流式細胞分選技術取得新突破
近期,來自美國和歐洲的一項聯合研究報道了流式細胞分選技術的一項創新,它將傳統流式細胞分選和高速成像結合起來,實現了以極高速度對具有復雜表型的細胞進行單個分選。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期刊,標題為“High-speed fluorescence image–enabled cell sor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