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市場高歌猛進。8月19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復蘇,居民消費觀念逐步轉變,新能源汽車使用條件與環境持續改善,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力將持續釋放,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將進一步提高,銷量有望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高峰透露,商務部會同工信部等有關部門積極推進相關的工作,一是組織開展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推廣活動。二是推動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政策舉措。鼓勵引導各地通過增加號牌指標、放寬號牌申請條件等措施,減少新能源汽車購買環節的限制,在充電、通行、停車等使用環節為新能源汽車創造更多便利。三是持續引導重點領域車輛電動化。各地通過多種措施加大在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使用的力度。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1年1-7月,我國汽車生產企業新能源汽車銷量147.8萬輛,同比增長2倍,超過2020年全年136.7萬輛的水平,創歷史新高。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生產企業新車銷量的比重達到10%,較去年同期提高6.1個百分點。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個人購買的比例超過七成,市場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
2015-2021年1-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8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也顯示,2021年前7個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已超國內歷年銷量,滲透率也升至10%。此前,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的數據亦顯示,2021年前7個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滲透率達10.9%,較去年的5.8%明顯提升。
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從0升至5%,用時長達十年。2009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不足300輛;2010年,我國開始提供新能源汽車補貼,到2015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突破30萬輛。隨著銷量逐漸提升,新能源汽車由“政策扶持”向“市場驅動”的切換被提上日程。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開始退坡,但隨即新能源汽車銷量開始下滑,2020年底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勉強維持在5.8%。不過,經歷短暫“陣痛期”,2021年新能源汽車恢復高速增長,滲透率從5.8%增至10%僅用時半年。
此外,財政部也于近期公開了一批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部分建議的答復,透露了下一步財政對市場關注的熱點領域的支持方向。例如《財政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1807號建議的答復》中提到,下一步中央財政將繼續大力支持科研院所開展新能源汽車領域科技創新。
一是通過基本科研業務費等,支持新能源汽車領域相關中央級科研院所開展自主選題研究。相關科研院所可根據國家戰略部署和行業發展需要等,自主開展新能源汽車領域科技創新。二是通過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支持相關領域科研工作。符合條件的科研院所可按程序申請獲得支持。
關于支持企業開展科技研發活動,中央財政創新支持方式,采用“先實施、后撥款”的資助模式,由企業先行投入并開展各類科技活動,通過驗收后再給予補助,引導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


2025-203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PACK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PACK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新能源汽車PACK成本和價格分析,中國新能源汽車PACK行業趨勢分析,中國新能源汽車PACK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