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會投入大量人 力物力全力實現“雙碳”目標。習近平主席在第75 屆聯合國大會提出“雙碳”目標,力爭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 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與此同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今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雖然中國相比于歐盟等其他國家指定碳中和計劃較晚,但是近二十年來其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比例是GDP 全量TOP10 國家之最,預計自2020 年到2060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仍然排名第一,這也預示著我國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全力實現“雙碳”目標,也彰顯出中國的大國責任心。
我國的碳抵消機制發展共經歷了三個階段,目前已步入第三階段。截至目前為止,我國的碳抵消機制發展總共經歷了三個階段,分別是2005 年至2012 年我國與海外其他國家進行的CDM 項目階段,2013 年至2020年碳交易試點階段,以及2021 年之后的全國碳市場交易階段。2021 年7 月16 日,全國碳市場在北京、上海、武漢開啟。目前全國碳排放交易所和試點碳排放交易所同時保持開放,兩類市場呈互補狀態。
CCER 交易有望重啟。2022 年12 月,國際金融論壇(IFF)2022 年全球年會上,中國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在中美綠色金融工作組會議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去年中國啟動了全國碳交易市場,這是一個重大的進展,下一步中國還要不斷完善全國碳交易市場,同時爭取盡早重啟中國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市場。在2017 年被叫停的CCER 交易有望在最近重新啟動。
電力與熱力生產、工業和交通行業的綠色轉型是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推動碳市場發展的關鍵領域。根據IEA 數據顯示,2020 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最大的行業為電力和熱力生產部門,占比高達53.3%,其次為工業(28.6%)、交通(8.9%)等。這三部分的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2020 年全國二氧化碳排放量超90%。電力和熱力生產部門可以通過發展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代替傳統能源。工業可以通過能源替代、電氣化和工藝提升的方式減少碳排放量。交通行業中大力推動新能源車的應用和發展替代原有傳統汽車。
風險提示:因疫情減少的碳排放量需求恢復不及預期;全國碳市場新增控排行業的進展不及預期;CCER 重啟不及預期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轉自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廖浩祥


2025-2031年中國碳中和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碳中和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共七章,包含中國碳中和產業鏈梳理及全景深度解析,中國碳中和產業代表性企業案例研究,中國碳中和產業市場前瞻及投資策略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