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雙減”決策部署,2022年4月至6月,教育部組織全國開展一次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回頭看”工作。
教育部稱,各地依法依規對問題機構予以處置,目前各類問題整改完成率均達100%,確保以整改實效推動校外培訓治理走深走實。各地圍繞機構壓減、“營轉非”、培訓收費、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材料和人員管理、監管信息化、風險防范等七個方面進行全面排查整改,取得積極成效。
教育部公布,此次“回頭看”累計排查培訓機構17.2萬個(含已關停的機構復查及非學科類機構涉嫌開展學科類培訓排查)、培訓材料24.3萬份、從業人員40.5萬人,其中發現問題機構4614個,占比2.7%。
在機構壓減方面,累計排查發現“假注銷、真運營”的機構537個,已全部關停取締。在“營轉非”方面,累計發現以非營利外殼違規開展營利性行為的機構34個,有關地方第一時間約談機構負責人,當場下達整改通知書,已全部完成整改。
在培訓收費監管方面,累計排查發現未執行政府指導價的機構206個,超政府指導價收費82萬元,已全部完成整改并全額退回超收培訓費。在隱形變異治理方面,累計排查發現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的機構3598個,“一對一”等個人違規開展培訓1572人次,其中涉及中小學在職教師15人,已全部完成整改或處理。
在培訓材料和人員管理方面,累計排查發現不合規培訓材料1162份,已全部停止使用并清理銷毀;不具備相應資質的教學、教研人員1145人,已全部停用或轉為非教學崗。在監管信息化方面,累計發現598個機構未按要求使用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登記運營信息,已督促機構完成了信息登記等相關工作。在風險防范方面,通過持續跟蹤督導,各地強化風險防控措施,普遍建立了重點核查解決退費難問題、校外培訓監管執法、防范化解勞動用工風險等工作機制。
問題機構情況
資料來源:教育部、智研咨詢整理
教育部表示,通過“回頭看”,推動形成了校外培訓治理上下聯動、一體貫通的工作體系,日常監管更加嚴密規范。下一步,將認真總結經驗,進一步完善校外培訓監管長效機制,緊盯寒暑假等關鍵節點,壓緊壓實責任鏈條,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堅決防止違法違規培訓出現反彈。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2023-2029年中國高等教育機構招生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2023-2029年中國高等教育機構招生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共九章,包含民辦高校招生形勢及策略分析,高校留學生招生形勢與策略創新,典型高校招生情況及策略借鑒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