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隨著交通體系日益完善與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入,交通運輸領域數據產生量迅速增長。交通運輸行業的數據除具備其他行業大數據所具備的“數據體量大、數據增長快、數據類型多、數據準備性差、價值密度低”五大特征外,還具備復雜關聯、實時變化、多源異構、流動性強的特點。通運輸業的數據擁有極高價值和廣泛的應用潛力。交通運輸部在2021年12月印發的《“數字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中提出要“研究制定交通運輸公共數據開放和有效流動的制度規范,推動條件成熟的公共數據資源依法依規開放和政企共同開發利用”。作為國家經濟命脈,交通運輸領域生成和儲存的公共數據內容豐富,應用面廣,開放交通運輸領域的公共數據對助推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截至2024年7月,我國已經有243個省級和城市的地方政府上線了數據開放平臺,開放的有效數據集超過了37萬個,為2017年的44倍。其中交通運輸行業有效數據集數量僅次于城市治理、金融服務、綠色低碳,為9734個。隨著我國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數據交易所逐漸成為數據流通的重要平臺。交通運輸數據交易規模增幅明顯,但在整個數據交易規模中占比較小,2023年中國交通運輸領域數據交易規模為64.5億元,僅占比4.2%,2024年交易規模突破80億元。
關鍵詞:數據要素x交通運輸發展背景、數據要素x交通運輸交易規模、數據要素x交通運輸市場現狀、數據要素x交通運輸應用案例
一、發展背景
交通運輸是指人們在空間中進行活動和貨物進行流動時所利用的手段和設施。交通運輸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整個社會機制中起著紐帶作用,是國民經濟結構中的先行和基礎產業,它既是銜接生產和消費的一個重要環節,又是保證人們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聯系交往的溝通手段。現代交通運輸業主要包括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種基本的運輸方式。
目前,我國已形成了完善的交通運輸網絡體系。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全國鐵路營業里程15.9萬公里,鐵路路網密度165.2公里/萬平方公里,擁有鐵路機車2.24萬臺;公路里程543.68萬公里,公路密度56.63公里/百平方公里,擁有公路營運汽車1226.20萬輛;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82萬公里,擁有水上運輸船舶11.83萬艘;頒證民用航空運輸機場259個,運輸飛機在冊架數4270架。完善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不僅為經濟增長提供了堅實保障,也進一步提升了人們生活水平,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發展,交通行業不斷向著智慧化、數字化轉型,智慧交通成為我國由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的必由之路。近年來,我國智慧交通市場規模以兩位數的增幅呈現高速增長態勢,2023年中國城市智慧交通市場規模為679.2億元,同比增長33.4%。預計2024-2025年市場規模增幅分別為29.2%、26.7%,到2025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5年中國數據要素×交通運輸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前景戰略研判報告》
二、發展現狀
隨著交通體系日益完善與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入,交通運輸領域數據產生量迅速增長。交通運輸行業的數據除具備其他行業大數據所具備的“數據體量大、數據增長快、數據類型多、數據準備性差、價值密度低”五大特征外,還具備復雜關聯、實時變化、多源異構、流動性強的特點。具備如下:(1)復雜關聯。交通數據之間存在復雜的關聯關系,如車輛的行駛軌跡與道路狀況、交通信號燈的狀態等密切相關。(2)實時變化。交通行業的數據通常是實時產生的,交通數據隨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變化,如車輛的行駛軌跡、交通信號燈的狀態等。(3)多源異構。交通數據的來源和類型多種多樣,包括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如數字、文本、圖像等。(4)流動性強。交通相關數據的應用通常會涉及到交通規劃方、建設方、運營方、管理方的多個部門。
交通運輸業的數據擁有極高價值和廣泛的應用潛力,因此,在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進程中,實現交通運輸領域內數據要素的有效融合與共享顯得尤為關鍵。通過促進數據的互通與高效利用,不僅能優化交通系統的運作效率,提升服務品質,還能為相關產業開辟新的經濟增長點,加速經濟社會的數字化轉型。近年來,隨著物聯網(IoT)、大數據處理、5G、區塊鏈技術、隱私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的發展,數據的確權、共享、交易以及應用場景正在迅速擴展。特別是對于交通行業而言,這些技術進步使得將數據轉化為可利用的要素、產品乃至資產成為可能,從而進一步推動了交通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交通運輸部在2021年12月印發的《“數字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中提出要“研究制定交通運輸公共數據開放和有效流動的制度規范,推動條件成熟的公共數據資源依法依規開放和政企共同開發利用”。作為國家經濟命脈,交通運輸領域生成和儲存的公共數據內容豐富,應用面廣,開放交通運輸領域的公共數據對助推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數據要素x”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的推進和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深入,擴大公共數據資源供給,有序推進公共數據開放,已成為近幾年來我國公共數據領域的一項重要工作。截至2024年7月,我國已經有243個省級和城市的地方政府上線了數據開放平臺,開放的有效數據集超過了37萬個,為2017年的44倍。其中交通運輸行業有效數據集數量僅次于城市治理、金融服務、綠色低碳,為9734個。
隨著我國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數據交易所逐漸成為數據流通的重要平臺。各省市結合實情積極開展數據流通交易市場建設的探索,數據交易迅速發展,數據交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我國數據交易所的建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截至2024年8月,全國已有26個省(區、市)開展數據交易場所、交易公司組建工作(部分已關閉或停擺,部分仍在建設中),國內主要數據交易場所達到65個。交通運輸數據交易規模增幅明顯,但在整個數據交易規模中占比較小,2023年中國交通運輸領域數據交易規模為64.5億元,僅占比4.2%,2024年交易規模突破80億元。
2024年5月、8月,國家數據局陸續公布首批、第二批“數據要素×”典型案例成果,通過“數據要素×”典型案例的推廣和應用,可以有效地推動數據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進一步提升數據驅動的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率,展示了數據要素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乘數效應,為其他地區和行業提供了可借鑒的成功經驗,共同推動形成以數據為核心的新發展模式。在交通運輸領域,共有6個案例,包括浙江四港聯動發展有限公司——多式聯運數據貫通促進物流降本增效,江蘇滿運軟件科技有限公司——公路貨運智慧物流數據應用 降低物流運輸成本等。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5年中國數據要素×交通運輸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前景戰略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年中國數據要素×交通運輸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前景戰略研判報告
《2025年中國數據要素×交通運輸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前景戰略研判報告》共十章,包括數據要素×交通運輸行業相關概述、數據要素×交通運輸行業運行環境(PEST)分析、全球數據要素×交通運輸行業運營態勢、中國數據要素×交通運輸行業經營情況分析、中國數據要素×交通運輸行業競爭格局分析、中國數據要素×交通運輸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分析、數據要素×交通運輸行業主要優勢企業分析、數據要素×交通運輸行業投資機會、數據要素×交通運輸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