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元旦假期,北京市外賣交易量同比增幅超過17%,珠海市重點監測餐飲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銀聯商務監測全國重點餐飲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走進身邊的餐飲店,人還不少,一些餐館還要排隊等位。餐飲服務企業繼續嚴格落實佩戴口罩、測溫驗碼、通風消毒、保持社交距離等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安全有序開展經營活動。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1月餐飲消費規模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餐飲消費整體保持穩定復蘇態勢。
新舉措
減輕企業負擔,多措并舉促進餐飲消費
“受益于餐飲企業增值稅免稅優惠政策,減免稅負約1500萬元;享受國家社保減免政策合計約2700萬元;獲得國企單位政策性減租達百萬元以上。政府與企業、平臺合作發放的消費券,激發了市民的消費熱情,僅北京市的真功夫餐廳就獲得消費券補貼超過30萬元。”功夫集團公關負責人李佳細數2020年以來公司獲得的政策禮包,“新冠肺炎疫情給餐飲業帶來不小沖擊,但各項扶持政策也通過真金白銀的支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2020年10月份餐飲收入4372億元,同比增長0.8%,是當年內首次實現正增長。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傅龍成說:“連鎖品牌企業、頭部企業在復工復產及促進餐飲消費方面繼續發揮重要引領作用。”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分析:“餐飲消費信心逐步恢復,表明各項疫情防控措施成效顯著,從中央到地方,消費促進政策都在持續發力,帶動作用明顯。”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餐飲收入下降44.3%。各部門及時出臺扶持政策,促進餐飲業恢復發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出臺政策,對疫情防控期間住宿餐飲企業等生活服務收入免征增值稅。商務部舉辦“千品萬店美食薈”等餐飲促消費活動。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鼓勵有序恢復餐飲店等經營。
各地也紛紛推出舉措,持續釋放餐飲消費潛力。有的地方對住宿餐飲企業減免房租、進行資金扶持,有的地方向市民發放餐飲消費券,有的地方給予餐飲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補貼。江蘇無錫市對住宿餐飲等受疫情影響較重、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服務業企業,給予3個月應急穩崗返還補貼。


2025-2031年中國餐飲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餐飲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共十五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餐飲業的發展動態與趨勢,2025-2031年中國餐飲業發展預測,中國餐飲業投資風險因素及機會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