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屬行業
汽車零部件行業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隸屬于“汽車制造業”中的“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業代碼為C3670。
二、行業主管部門、行業監管體制、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及政策
行業的主管部門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和地方各級發改部門負責本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規劃、核準審批等行政管理職能。工信部負責本行業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和技術標準的制定、實施等行政管理職能。
行業的自律性組織
自律性組織 | 簡介 | 職責 |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 成立于1987年5月,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準的社團組織,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地址設在北京,是在中國境內從事汽車(摩托車)整車、零部件及汽車相關行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企事業單位和團體在平等自愿基礎上依法組成的自律性、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 | 以貫徹執行國家方針政策、維護行業整體利益、振興中國汽車工業為己任,以反映行業愿望與要求、為政府和行業提供雙向服務為宗旨,以政策研究、信息服務、標準制定、貿易協調、行業自律、會展服務、國際交流、行業培訓等為主要職能,充分發揮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搭建平臺等方面的作用 |
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 | 成立于1991年,是由全國內燃機及零部件制造企業及科研設計單位、大專院校、有關社會團體等自愿組成的全國性行業協會 | 以貫徹執行國家方針政策、維護行業整體利益、振興中國內燃機工業為己任,反映行業愿望與訴求、為政府和行業提供雙向服務為宗旨,以政策研究、信息服務、行業自律、國際交流、會展服務等為主要職能,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為政府、行業和企業三個層面的服務職能作用,以促進中國內燃機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
中國鑄造協會 | 成立于1986年,是全國鑄造企業、地方社團組織及與鑄造有關的企業、研究設計院所、大專院校等自愿結成的,經國家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國家一級鑄造行業組織(社團法人) | 貫徹執行國家方針政策,維護鑄造行業的共同利益,反映會員訴求,通過為政府、會員、企業提供服務,充分發揮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梁與紐帶作用;協助政府完善行業規范;加強行業自律;加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促進鑄造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推動現代鑄造產業集群建設,為把中國建設成為鑄造強國做出貢獻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及產業政策
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及產業政策
序號 | 法規政策 | 制定單位 | 實施時間 | 主要內容 |
1 | 《汽車產業發展政策》 | 工信部、國家發改委 | 2004年5月(2009年修訂) | 要求培育一批有比較優勢的零部件企業實現規模生產并進入國際汽車零部件采購體系,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制定零部件專項發展規劃,對汽車零部件產品進行分類指導和支持,引導社會資金投向汽車零部件生產領域,使有比較優勢的零部件企業形成專業化、大批量生產和模塊化供貨能力 |
2 | 《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 國務院 | 2009年3月 | 該規劃提出關鍵零部件技術實現自主化。發動機、變速器、轉向系統、制動系統、傳動系統、懸掛系統、汽車總線控制系統中的關鍵零部件技術實現自主化,新能源汽車專用零部件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3 | 《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 國務院 | 2009年5月 | 該規劃提出結合實施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高汽車沖壓、裝焊、涂裝、總裝四大工藝裝備水平,實現發動機、變速器、新能源汽車動力模塊等關鍵零部件制造裝備自主化。 |
4 | 《關于促進我國汽車產品出口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 | 商務部、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 | 2009年10月 | 該意見提出2020年實現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額占世界汽車產品貿易總額10%的戰略目標 |
5 | 《中國制造2025》 | 國務院 | 2015年5月 | 提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作為重點發展領域,要求繼續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工業體系和創新體系,推動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
6 | 《汽車銷售管理辦法》 | 商務部 | 2017年7月 | 國家鼓勵發展共享型、節約型、社會化的汽車銷售和售后服務網絡,加快城鄉一體的汽車銷售和售后服務網絡建設 |
7 | 《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 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 | 2017年4月 | 加快發展汽車后市場及服務業,其中包括鼓勵發展汽車金融、二手車、維修保養、汽車租賃等后市場服務,促進第三方物流、電子商務、房車營地等其他相關服務業同步發展 |
8 | 《關于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 | 發改委 | 2017年6月 | 支持社會資本和具有較強技術能力的企業進入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生產領域。引導現有傳統燃油汽車企業加快轉型發展新能源汽車,增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內生動力 |
9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的公告》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 | 2018年7月 | 為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滿足人民群眾消費需求,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 |
10 | 《關于對掛車減征車輛購置稅的公告》 | 財政部、稅務總局、工信部 | 2018年7月 | 為促進甩掛運輸發展,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自2018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對購置掛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 |
11 | 《山東省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8-2025年)》 | 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山東省科技廳 | 2018年7月 | 著力提升零部件配套能力和水平,增強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重點發展達到國Ⅴ、國Ⅵ排放標準的節能型發動機,以及活塞、曲軸、燃油噴射系統、噴油器、渦輪增壓器、電控裝置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發動機零部件。利用新材料、輕量化設計等新技術,提升汽車主體結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12 | 《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 | 發改委 | 2019年1月 | 推動汽車企業開放零部件供應體系,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平臺化、專業化零部件企業集團 |
13 | 《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 | 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 | 2019年1月 | 引導企業順應居民消費升級大趨勢,加快轉型升級提升供給質量和水平,以高質量的供給催生創造新的市場需求,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推動消費平穩增長。第一條即是多措并舉促進汽車消費,更好滿足居民出行需要。一是有序推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二是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三是穩步推進放寬皮卡車進城限制范圍;四是加快繁榮二手車市場;五是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府機動車管理措施 |
14 | 《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 | 國務院 | 2019年8月 | 釋放汽車消費潛力。實施汽車限購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探索推行逐步放寬或取消限購的具體措施。有條件的地方對購置新能源汽車給予積極支持。 |
15 | 《機動車零部件再制造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 | 發改委 | 2019年12月 | 國家鼓勵消費者使用再制造產品。鼓勵政府機關、部隊等公共機構在機動車維修中優先使用再制造產品。 |
16 |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 | 發改委 | 2020年1月 | 鼓勵汽車關鍵零部件、輕量化材料應用、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車載充電機、汽車電子控制系統,以及智能汽車、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高效車用內燃機研發能力建設。 |
17 | 《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 | 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11個部委 | 2020年2月 | 充分發揮市場配置智能汽車發展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智能汽車的積極性。打破行業分割,消除市場壁壘,創新產業體系、生產方式、應用模式,推動智能汽車與信息通信、交通運輸、國防軍工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智能汽車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 |
18 | 《關于有序推動工業通信業企業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 | 工信部 | 2020年2月 | 優先支持汽車、電子、船舶、航空、電力裝備、機床等產業鏈長、帶動能力強的產業……大力提升食品包裝材料、汽車零部件、核心元器件、關鍵電子材料等配套產業的支撐能力 |
19 | 《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 | 發改委等23部門 | 2020年2月 | 促進機動車報廢更新,加快出臺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嚴格執行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技術規范,完善農機報廢更新實施指導意見。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限額 |
20 | 《關于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 | 發改委、科技部等11部門 | 2020年4月 | 調整國六排放標準實施有關要求、完善新能源汽車購置相關財稅支持政策、加快淘汰報廢老舊柴油貨車、暢通二手車流通交易、用好汽車消費金融等 |
21 | 《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 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 | 2020年4月 | 延長補貼期限,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綜合技術進步、規模效應等因素,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 |
22 | 《關于調整輕型汽車國六排放標準實施有關要求的公告》 | 生態環境部、工信部、商務部、海關總署 | 2020年7月 | 自2020年7月1日起,全國范圍實施輕型汽車國六排放標準,禁止生產國五排放標準輕型汽車,進口輕型汽車應符合國六排放標準。對2020年7月1日前生產(機動車合格證上傳日期)、進口(貨物進口證明書簽注運抵日期)的國五排放標準輕型汽車,增加6個月銷售過渡期 |
23 | 《關于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的決定》 | 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督總局 | 2021年1月 | 通過建立積分交易機制,將對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協調發展形成市場化機制。將燃用醇醚燃料的乘用車納入核算范圍;新增低耗油傳統能源乘用車劃分;新增2021-2023年度小規模企業油耗積分核算優惠措施;企業傳統能源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達到一定水平的,其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可按照50%的比例向后結轉 |
24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 國務院 | 2021年1月 | 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20%的目標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上述一系列法規及行業政策對國內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鼓勵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提升配套水平,特別是鼓勵汽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與生產,鼓勵新材料、輕量化等新技術在汽車行業內的應用,推動汽車后市場、再制造產品市場及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
本文采編:CY353


2025-203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前景戰略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前景戰略研判報告》共十一章,包含2020-2024年中國電動汽車輕量化行業發展分析,中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行業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2025-203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等內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請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