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
155156
0
1
2025年預制菜行業市場規模及主要企業市占率分析報告
我國預制菜產業正處于政策賦能加消費迭代雙輪驅動的高速增長周期,下游需求端正深刻重塑產業鏈價值分配。當前產業呈現規模化擴張與結構性調整并行的特征:在政策端,中央一號文件首次納入預制菜產業后,六部委聯合出臺新規嚴控防腐劑使用并推進標準化體系建設,倒逼作坊式產能出清;技術端依托超低溫速凍與氣調包裝技術突破,產品保質期延長至12個月且營養損耗率低于5%,支撐即烹即食類高端產品滲透率提升;市場端表現為B端餐飲連鎖化率提升驅動中央廚房滲透率達35%,而C端依托直播電商實現客單價30元以上中高端產品銷量年增40%,催生佛跳墻、酸菜魚等地域名菜全國化現象。
預制食品行業研究系列報告三:中美對比篇:百年風云 技術革新與消費習慣變化推動行業發展
從發展歷程看,美國預制食品行業起源于20世紀初期,于二戰后迎來快速發展;早期美國速凍食品以果蔬類為主,后續品類逐漸豐富,進一步發展至覆蓋正餐需求與日常休閑食品需求;渠道也由C端快速拓展至B端。從市場規模看,根據Euromonitor數據,2021年美國預制食品行業市場規模達423億美元,已經步入成熟發展期。從競爭格局看,根據IBIS數據,2021年美國速凍食品行業CR5為41.28%,Conagra、Schwan、Nestle等頭部企業占有較高的市場份額。
2023年中國預制菜行業全景速覽:政策推動下行業向規范化、標準化的高質量發展模式升級[圖]
預制菜,又稱為預制調理食品,是指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配以各種輔料進行預加工(如分切、攪拌、腌制、滾揉、成型、調味)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通常需要在冷鏈條件下貯存或運輸,供消費者或餐飲環節加工者簡單加熱或烹飪后食用。預制菜種類多樣,按照加工程度、生熟程度、保存方式、食用方式等可衍生出眾多細分品類。
預制菜銷售火爆 上市公司全力備戰“年夜飯”
2024年春節將至,年夜飯再度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微博上“年夜飯預制菜消費,七成是年輕人”“年夜飯你會選擇預制菜嗎”兩個話題已經引發了超7000萬閱讀和近4萬條討論。
年夜飯預訂火爆 預制菜銷量走高
春節臨近,餐飲消費勢頭強勁。作為春節餐飲的重頭戲,年夜飯預訂火熱,預制菜市場升溫。1月10日,預制菜板塊走強。截至收盤,惠發食品、全聚德漲停,西安飲食、桂發祥等個股上漲超5%。針對預制年夜飯需求激增,產業鏈上市公司紛紛加碼布局。
預制菜行業深度報告:預制菜競爭穩態尚未形成 B、C端兼顧發展打開市場
作為食品飲料行業的食品加工產業的子產業預加工食品,即為通常意義上的“預制菜”,它是指通過標準化作業將一種或多種農產品為主要原料的產品預加工或預烹調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按照加工程度可分為即配菜、即烹菜、即熱菜和即食菜。
預制菜行業專題:預制菜C端滲透提速 老字號餐企順勢發力
中國預制菜行業擁有萬億級潛力市場,疫后C 端滲透率加速提升。預制菜是餐飲工業化的產物,通過將分散的流程集中前置處理及保鮮運輸以平衡效率及口味。權威機構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預制菜規模達4196 億,19-22 年CAGR 近20%;2030 年有望達到1.2 萬億。
2022年中國預制菜行業政策分析:政策支持助力,預制菜迎來發展東風 [圖]
2022年,在政策方針的大力支持下,預制菜行業快速發展。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4196億元,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目前,我國預制菜行業表現為行業進入門檻低,市場經營者眾多,競爭異常激烈,盈利水平普遍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