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
153934
20000
1
碳中和領域動態追蹤(一百二十四):圍繞電力體制改革 持續推薦電網板塊
我國電力體制改革持續推進,在此過程中電網建設亦不斷加速。國家能源局《關于做好新能源消納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提出加快電網建設、推進系統調節能力提升和源網協調發展、電網平臺及電力市場推進優化配置、強化新能源消納目標及監管。
碳中和領域動態追蹤(九十九):國網24年第一批計量設備招標量同比高增
2024 年2 月23 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在其電子商務平臺上發布“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24 年第十五批采購(營銷項目第一次計量設備招標采購)”招標公告,對各類智能電能表、集中器及采集器、專變采集終端進行招標,所有設備招標總數量同比(即相較于國網2023 年第一批電能表(含用電信息采集)招標,下同)實現高增。
碳中和領域動態追蹤(九十四):IRA細則提出非FEOC要求 鋰電出海路徑愈加清晰
2023 年12 月1 日,美國能源部(DOE)發布了關于FEOC 的解釋指南,并計劃于12 月4 日正式發布,指南的目的是為了明確IRA 相關要求:
碳中和政策系列點評:重點行業碳排放報告核查啟動 源網荷儲模式優勢顯現
事件:10 月18 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做好2023—2025 年部分重點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與核查工作的通知》。
國內外碳市場發展總結:“雙碳”目標驅動碳市場穩步發展
我國會投入大量人 力物力全力實現“雙碳”目標。習近平主席在第75 屆聯合國大會提出“雙碳”目標,力爭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 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與此同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今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
實現“雙碳”目標應加強綠色金融與電力市場之間的協同
根據中國2020年分部門二氧化碳排放情況統計顯示,我國電力行業碳排放量居各行業之首,達到40.6億噸,占比超過40%,因此,電力行業脫碳是“雙碳”目標實現的關鍵。
碳中和產業:美國能源部發布“工業脫碳路線圖”四個關鍵途徑減少碳排放
一周碳交易概述。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總成交量共492913 噸,環比上周上漲16.12%。廣東碳市場交易量最高379273 噸。市場碳排放配額總成交額共33042501.84 元,比上周上漲15.16%。
平臺中心組織召開國家生物種質與實驗材料資源庫服務碳達峰碳中和專項行動啟動會
近日,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以視頻會議方式組織召開國家生物種質與實驗材料資源庫(以下簡稱國家資源庫)服務碳達峰碳中和專項行動啟動會。31個國家資源庫負責人和相關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議,平臺中心蘇靖主任出席了會議,王瑞丹副主任主持了會議。
碳中和:全球首臺大功率高性能堿性電解槽能夠與可再生能源完美耦合
酒泉市發布《酒泉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方案指出到2025 年的發展目標為:1.氫能產業發展的制度體系建立健全;2.可再生能源制氫與氫能裝備制造業規模化發展;3.各類示范應用項目建成,多元化應用場景全面發展。
碳中和:低碳轉型雙控先行 深度梳理政策脈絡與影響
能耗雙控政策持續強化,2021 年降耗態勢嚴峻。“能耗雙控” 始于十一五期間,全稱為實行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十四五期間要求單位GDP 能耗降低13.5%,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近觀2020 年至今,多個省區降耗進度緩慢甚至在惡化,《上半年的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中,有9 個省(區)能耗強度不降反升,為一級預警,有10 個省(區)處于二級預警,整體節能降耗的形勢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