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
21
0
3
氫能行業觀點更新:強補貼提速商用氫車推廣 站內制氫拓寬電解槽場景
①自2024 年3 月1 日起,對行駛山東省高速公路安裝ETC 套裝設備的氫能車輛暫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費,政策試行期2 年。②2024 年2 月26 日,內蒙古自治區發文允許在化工園區外建設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項目和制氫加氫站,且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項目不需取得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
氫能設備行業點評:多地政策陸續出臺 關注氫能產業鏈投資機會
全國多地政府出臺氫能相關產業支持政策,搶先布局氫能產業,促進能源結構轉型。安徽、吉林、海南、廣州、青海等地出臺短期或中長期行動計劃,力爭實現氫能產業總產值、燃料汽車、加氫站、先進制造企業數量等方面目標。成都市出臺系列補貼政策,對綠電制氫項目、加氫站建設運營給予補助。
2023年中國氫能行業現狀分析:氫能源未來需求旺盛,我國氫氣產能充沛[圖]
在2060年碳中和愿景下,我國氫氣的年需求量將增至1.3億噸左右,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約為20%。其中,工業領域用氫占比仍然最大,約7,794萬噸,占氫總需求量60%;交通運輸領域用氫4,051萬噸,建筑領域用氫585萬噸,發電與電網平衡用氫600萬噸。
氫能行業9月月報:政策持續疊加 FCEV8月產銷環比下降
2023 年8 月份FCEV 產銷量環比有所下降,但各級政府部門氫能相關政策持續推出,綠氫項目也蓄勢待發,行業自身仍在蓬勃發展。我們認為未來FCEV銷量有望回升,同時氫能其他環節也有望取得進展,看好行業高速發展的趨勢。
氫能重大事件點評:歐盟碳關稅關切航運業減排氫能船舶發展揚帆在即
歐洲議會在周二(4 月18 日)批準了“Fit for 55”2030 計劃包的數項關鍵立法,包括改革碳排放交易體系(ETS)、修正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相關規則等,主要內容包括將海運納入碳排放交易體系、逐步削減免費碳排放額度、碳關稅調整機制以及建立社會環境基金。
氫能行業跟蹤報告之二:歐盟AFIR達成臨時政治協議 關注氫氣制備與壓儲環節
事件:據歐盟官網信息,3 月28 日,歐盟議會和理事會代表就《替代燃料基礎設施法規》(以下簡稱“AFIR”)達成臨時政治協議,為替代燃料基礎設施建設設定最低強制性目標:到2031 年,沿著TEN-T 核心交通網絡,每200 公里至少部署一個加氫站(歐盟委員會2021 年7 月份提出議案為150 公里至少部署一個加氫站)
氫能系列報告之一:認識氫能
2022 年3 月,國家發改委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 年)》,將氫能確定為國家能源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氫能產業被確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我們認為,氫能產業具備高質量投資價值。
2022年我國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相關政策匯總分析:推廣氫燃料電池車的應用,建設氫能全產業鏈[圖]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氫國,氫氣產能約為4000萬噸/年,產量約為3300萬噸/年。其中,達到工業氫氣質量標準的約1200萬噸。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全球第一,在清潔低碳的氫能供給上具有巨大潛力。但總體看,我國氫能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相較于國際先進水平,仍存在產業創新能力不強、技術裝備水平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