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與阿根廷加強空間數據交換領域合作
近期,歐委會與阿根廷國家空間活動委員會(CONAE)簽署了關于強化哥白尼數據合作的行政協議,加強衛星數據合作,共同應對社會挑戰。根據協議安排,雙方將在互惠基礎上共享彼此的衛星對地觀測數據。
捷克與美國合作開展μ子研究
捷克超強激光光束線中心(ELI Beamlines)將與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等合作開展ICMuS2計劃,研究用于科學和安全用途的μ子源。
愛爾蘭科學基金會與研究委員會合并成立科研署
2023年11月,愛爾蘭繼續教育、高等教育、研究、創新和科學部部長西蒙·哈里斯宣布,愛爾蘭研究委員會(IRC)與愛爾蘭科學基金會(SFI)合并成立新的研究和創新資助機構——愛爾蘭科研署。
巴西、印度尼西亞和剛果成立保護雨林聯盟
巴西、印度尼西亞和剛果商定成立保護雨林聯盟,在生物經濟、熱帶雨林和關鍵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管理、保護和恢復方面進行合作。三個國家遵循各自氣候承諾,并致力于建立公平的碳生態系統。該聯盟將依據《生物多樣性公約》等國際性文件,圍繞新的可持續融資機制進行談判,產生新的可預測、充足和易于獲得的多邊融資資源,以支持發展中國家。
英國成立功能基因組學實驗室
近日,英國科研與創新署(UKRI)宣布,醫學研究理事會(MRC)、劍橋大學米爾納治療研究所(MTI)等聯合成立功能基因組學實驗室,作為英國卓越研究中心和國家資源中心,匯集英國生命健康領域學術界、產業界優勢和專業知識,加速新藥物和診斷方法的研究發現,鞏固英國在全球基因組學方面的領先地位。
俄羅斯西伯利亞環形光子源將于2025年投入使用
據塔斯社消息,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西伯利亞環形光子源(SKIF)共享中心的設備將于12月底準備就緒,并計劃于2025年投入運行。
英國研發微流控分子通信系統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分子通信系統,是首個微流控分子通信(MIMIC)平臺。該系統利用化學分子進行信息交換,具有生物相容性,可用于實時發送信號至生物環境。
英國研究實現二維材料多層原子精確組裝
由英國國家石墨烯研究所領導的團隊,利用無機印模在超高真空環境中精確地將二維晶體“拾取并放置”到多達8個單層的范德華異質結構中,創建最干凈、最均勻的二維材料堆棧。
英國高校聯合開發下一代引力波探測器
由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牽頭的七所英國大學聯盟將開發下一代引力波探測器。該項目獲得了英國研究與創新基礎設施基金700萬英鎊的支持。
美國高溫超導體研究取得新進展
美國哈佛大學高溫超導體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科研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策略來創造和操縱高溫超導體,特別是銅酸鹽超導體,為設計新型超導材料提供了新方向。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雜志上。
美國新計算模型可捕捉化學反應過渡態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研團隊開發出一種基于機器學習的方法,可以更快的計算化學反應過程中的過渡態,幫助化學家設計新的化學反應和催化劑。
美國實驗室發布超大規模有機分子數據集
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科研人員生成并發布了兩個超大規模的有機分子數據集,提供了超1000萬個有機分子的紫外可見光譜特性。科研人員開發了一款可擴展的工作流程軟件,確保量子力學代碼生成的文件得到正確處理,并使用該軟件生成GDB-9-Ex數據集,再進一步擴展生成ORNL_AISD-Ex數據集。
瑞典開發出繪制免疫圖譜新方法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皇家理工學院、國家生命科學實驗室(SciLifeLab)聯合開發了一種識別免疫細胞受體并定位其組織位置的新方法,為識別和預測免疫細胞在病理過程中的作用機制,開發新免疫治療方法提供了新工具和思路,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期刊。
國外研究發現銅酸鹽“量子臨界點”
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羅馬大學和瑞典哥德堡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科研人員在《自然通訊》上發表的研究成果顯示,銅酸鹽在高于臨界溫度時,其電阻隨溫度的變化與普通金屬不同,表現出“奇怪”的特性。同時,存在與銅酸鹽相關的“量子臨界點”,即載流子密度最小時的精確值,此時材料僅由于量子效應而性質突然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