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羅馬大學和瑞典哥德堡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科研人員在《自然通訊》上發表的研究成果顯示,銅酸鹽在高于臨界溫度時,其電阻隨溫度的變化與普通金屬不同,表現出“奇怪”的特性。同時,存在與銅酸鹽相關的“量子臨界點”,即載流子密度最小時的精確值,此時材料僅由于量子效應而性質突然變化。如冰在零攝氏度下由于溫度影響而融化成液體一樣,銅酸鹽由于電荷的量子漲落電阻值開始發生變化。
科研團隊在歐洲同步加速器(ESRF)和英國同步加速器鉆石光源進行的X射線散射實驗,證實了電荷密度波動的存在,能夠影響銅氧化物的電阻,從而使它們變得“奇怪”。同時,使用米蘭理工大學開發的RIXS技術,通過大量的測量和數據分析,證實了量子臨界點的存在。科研人員表示,該發現是超導研究的重要進展,為未來可持續技術開發鋪平了道路。
本文摘自國外相關研究報道,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和立場,僅供參考。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