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價連漲,很多人直呼“菜比肉貴”,
近期菜價上漲,多體現在綠葉和茄果類蔬菜上。比如菠菜,本輪上漲,它的漲幅在各地的市場中都是名列前茅。
此輪蔬菜漲價也與特殊的氣候相關。連續降雨造成部分蔬菜產地受災被淹,使蔬菜的根部、枝干部分受損,部分產區出現減產情況。加上10月份我國冷空氣活動頻繁,雨后迅速降溫,減緩了蔬菜的生長進度,延遲了集中上市時間,尤其茄果類蔬菜出現了供應不足的情況。除了蔬菜供應因素之外,受天氣以及汽柴油漲價影響,蔬菜的儲存成本以及運輸成本也相應增加。
近年來,中國蔬菜產量不斷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蔬菜產量由2011年的5.98億噸增加至2020年的7.49億噸,年復合增長率為2.5%。
2011-2020年中國蔬菜產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10月28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上,記者提問,據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近期食用農產品和生產資料價格均有所上漲,請問商務部如何評價這些上漲態勢?在保供穩價方面,近期商務部采取了哪些措施?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表示,商務部積極開展保供穩價工作,每日跟蹤蔬菜、肉類、糧油等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情況,密切關注全國及疫情散發地區的市場供求、價格變化,在強化監測預警基礎上,部署地方做好今冬明春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穩價,適時投放政府儲備,督促商貿流通企業加強產銷銜接,增加重點時段備貨數量,及時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
同時,商務部還指出,將加強信息引導,通過商務部網站、商務預報平臺,及時發布重點生活必需品和生產資料市場數據及分析預測,服務居民消費,引導企業生產,促進供需匹配。


2023-2029年中國蔬菜行業競爭現狀及市場前景趨勢報告
《2023-2029年中國蔬菜行業競爭現狀及市場前景趨勢報告》共十二章,包含2018-2022年中國蔬菜行業貿易情況分析,2018-2022年中國蔬菜主要省份市場發展分析,中國蔬菜產業發展趨勢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