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A股養殖股集體爆發,雞產業指數大漲8%,豬產業指數漲超6%。其中,豬產業指數創出近8個月來最大漲幅。截至當日收盤,行業龍頭老大牧原股份漲逾6%,溫氏股份大漲8%,正邦科技、新五豐、天康生物、金新農等多股漲停。
10月18日晚間,“豬茅”牧原股份在公布三季報的同時,也披露了一份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
三季報顯示,牧原股份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約147.44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8.68%,凈利潤為虧損8.22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02億元。前三季度,該公司累計實現營收562.82億元,同比上升43.71%,凈利潤為87.04億元,同比下降58.53%。
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顯示,牧原股份擬以40.21元/股的價格,向控股股東牧原集團發行不超過1.49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60億元,全部由牧原集團以現金認購,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補充上市公司牧原股份的流動資金。牧原集團此次認購的股份,需要鎖定18個月。
當日,牧原股份召開三季報電話會議,吸引了高瓴資本、睿遠基金、高毅資產、淡馬錫富敦、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淡水泉投資、南方基金、興全基金、廣發基金、平安資產等眾多知名機構參與。
溫氏股份:庫存資金超120億元,已逐步走出了低谷
近日,養豬股溫氏股份的一場電話會議,吸引了170多家機構投資者參與。
10月15日,溫氏股份在公司總部19樓會議室召開電話會議,高毅資產、易方達基金、朱雀基金、淡水泉投資、南方基金、嘉實基金等173位機構投資者參與。
當天,溫氏股份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第三季度凈利潤虧損67.5億元~72.5 億元,前三季度凈利虧損92.5億元~97.5億元,成為豬企“虧損王”。
不過,在電話會議上,溫氏股份表示,雖然公司三季報業績較差,但公司上下現在充滿信心和干勁。公司正在慢慢甩掉歷史包袱,重整旗鼓、重新出發。溫氏股份稱,公司在生產方面已逐步走出了低谷,實現生產上的反轉,目前上市量、種豬情況和部分核心生產指標,已接近非瘟前的水平。待明年公司逐步恢復1800-2000萬頭出欄量時,各項資產和人員效率等都能得到較好的發揮。公司現在有充足的信心恢復生產。
溫氏股份稱,公司肉豬養殖成本呈逐月下降趨勢,第三季度綜合(含自繁苗和外購苗)養殖完全成本約22元/公斤。公司5月份已暫停外購豬苗,自產豬苗可滿足公司后續生產計劃,9月份自繁苗育肥豬完全成本降至約19元/公斤;預計年底肉豬完全成本將降至17.4元/公斤左右,逐步回歸正常狀態,為明年完全成本整體降至15.6元/公斤以下的目標打好基礎。
而針對機構提出的“應對豬周期底部,做了哪些資金準備”這一問題,溫氏股份回復稱:今年4月份公司募集92.97億元可轉債資金;公司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比同行約早半年時間控制資本開支、活化資產,及時處置部分閑置資產收攏資金,現階段基本停止新開工項目,在建項目能停則停、能緩則緩;截至9月底,公司庫存資金超120億元,還有幾十億規模可隨時變現的財務性投資項目。
2015-2021前三季度牧原股份及溫氏股份營業收入及毛利率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豬肉行業競爭現狀及投資決策建議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豬肉行業競爭現狀及投資決策建議報告》共十三章,包含中國豬肉行業營銷策略分析,豬肉行業發展機會及對策建議,豬肉市場預測及項目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