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普惠健康保保障范圍提升,消費者投保熱情較高2021 年7 月26 日北京普惠健康保上線,截至7 月30 日11 時,參保人數已突破60 萬人,消費者認可度及投保熱情較高。北京普惠健康保由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共同指導,由中國銀保監會北京經管局負責監督,最高保額可達300 萬元,其中醫保內醫療費用保額100 萬元、醫保外醫療費用保額100 萬元、特定藥品醫療費用保額100 萬元,較京惠保新增醫保外醫療費用責任、特定既往癥人群可保可賠。產品價格為195 元/年,保障期間為2022 年1 月1 日-2022 年12 月31 日。
保障范圍對標商業醫療險,保障程度與價格低于商業醫療險北京普惠健康保保障范圍包括醫保內、醫保外及特藥醫療費用責任,與當前主流的百萬醫療險保障范圍基本相同,對比眾安在線百萬醫療險2021 版僅缺少惡性腫瘤質子重離子醫療費用責任,保障范圍全面。價格方面,北京普惠健康保統一售價195 元/年,而商業醫療險價格隨年齡變化,青少年時期價格低于北京普惠健康保,而其余階段均高于北京普惠健康保。
旨在分擔長尾高額費用,高齡、健康狀態不佳者適合投保北京普惠健康保投保無需體檢,特定既往癥患者可申請投保并理賠(賠付比例降低),高齡或投保商業醫療險因健康告知無法通過的客戶也可進行投保并理賠,雖然起付標準相對較高,且賠付比例稍低,但仍能夠為參保人群提供大病風險保障。起付標準高于同類及商業醫療險,在北京普惠健康保官方披露中,起付標準較高的原因之一便為降低賠付成本,維持產品價格親民。
城市定制商業醫療險或對保險市場產生積極影響對政府: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醫療保障需求,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對高額醫療費用的負擔能力;對渠道:豐富自身產品體系,借助流量優勢觸達更多居民,實現保險普惠;對險企:參與險企可提升政商關系,優化企業形象,獲取客戶資源,或承擔一定經營風險;對居民:低價低門檻獲得風險保障。隨著城市定制商業醫療險定位逐漸清晰,商業醫療險或未來受益。自深圳2015 年試點推出第一款惠民保后,城市定制商業醫療險經過5 年發展,定位逐漸清晰:投保門檻寬松、補充基本醫療、防范大病風險、價格親民實惠。而這一思路也將引領城市定制商業醫療險發展,并在未來的產品設計中逐步取得保障與價格的平衡:保障范圍擴大、起付標準提升、件均價格提升,這將促使居民保險意識不斷提升,并意識到不同產品其功用有所區隔,在價格與保障的權衡中尋找適合自己的產品,中青年且健康狀態良好的居民或逐步轉向投保商業醫療險,高齡、健康狀態不佳的居民或繼續投保城市定制商業醫療險(惠民保),惠民保長期對于險企的商業醫療險影響或逐漸減弱。推薦積極參與各地城市定制商業醫療險供給且轉型領先的中國平安、中國太保。
風險提示:經濟復蘇不及預期;城市定制商業醫療險賠付支出超預期。


2025-2031年中國個人代理保險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個人代理保險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共六章,包含中國個人代理保險行業市場需求分析,中國個人代理保險行業標桿企業分析,中國個人代理保險行業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