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為,擴內需、促消費,就不能走增量時代的老路,要真正聚焦群眾的痛點,改善人民生活的品質。對物業管理公司而言,就是要提升服務質量,走智慧物業的道路,培育增值服務體系。優秀物業管理公司可能成為存量時代的創新驅動示范,高質量供給引領創造新需求的典型。
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指出要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搭建智慧物業平臺,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對接各類商業服務,構建線上線下生活服務圈,滿足居民多樣化生活服務需求。”這是國家層面第一次把物業管理納入擴內需的核心領域,也是政策層面第一次明確鼓勵物業管理公司依托科技賦能,開展社區增值服務。
政策東風助推物業管理智慧化。物業管理行業科技投入不足,百強年均科技投入不到千萬元,行業效率明顯偏低。從業者工資待遇低,用戶滿意度低,企業市占率低。隨著社會進步,科技系統大規模升級和普及的條件已成熟。大型物業管理公司在很多區域密度已經超過25%,有利于依托科技孵化新服務內容。社區智慧化改造的硬件成本已大幅下降。我們認為,此次政策會進一步助推了科技賦能物業管理行業,企業加大科技投入能得到政策實惠。
政策鼓勵物業管理公司多種經營,社區增值業務有望加速。和海外物業管理公司聚焦樓宇運維不同,中國的物業管理行業近幾年來切入社區生活,開展多種經營,明顯抬高了行業天花板。《方案》再次明確,物業管理公司的業務圈不應只限于四保一服,而應該滿足居民多樣化生活服務需求。《方案》肯定物業服務企業構建生活服務圈的努力,或在輿論上和政策實效上助推社區增值服務迅猛發展。
打破品質、規模和盈利的三元悖論,推動行業質變。物業管理公司面臨三元悖論,即很難推動品質、利潤和規模的同時提升。我們認為,只有創新服務流程,走供給側改革的道路,才有可能破解這一難題。《方案》是對過去物業管理公司發展道路的肯定,也是對未來行業進一步躍升的期許。
風險提示:政策落地存在不確定性。中小物業管理公司無法跟上科技創新和增值服務發展的腳步,逐漸被市場淘汰的風險。
優秀物業管理公司可能成為存量時代的創新驅動示范,高質量供給引領創造新需求的標桿。我們認為,擴內需、促消費,就不能走增量時代的老路,要真正聚焦群眾的痛點,改善人民生活的品質——對物業管理公司而言就是提升服務質量,走智慧物業的道路,發展增值服務體系。我們看好板塊的優秀企業,推薦綠城服務、保利物業、招商積余、碧桂園服務、永升生活服務、新大正和新城悅服務等。


2025-2031年中國物業管理行業市場發展調研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物業管理行業市場發展調研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共十二章,包含2025-2031年行業發展策略探討,2025-2031年企業經營策略探討,2025-2031年物業管理行業發展趨勢預測等內容。



